却有老臣颤巍巍拱手道:“圣上,萧凤羽并非北胤王妃所生,且又废了双腿,圣上虽宅心仁厚,但此时册封他为世子似乎不妥……”
“北胤王除凤羽外已无其他子嗣,朕这样做有何不妥?!”隆庆帝提高了声音,众臣察言观色,见皇帝有意如此决定,立即接二连三上前,或是力证此举完全合情合理,或是颂扬君王体恤臣子。那老臣被身边的大臣偷偷拉得后退,自知失言,只得隐忍不语。
北胤王虽知皇帝是要以这一决定来平息此事,但却不知如何回绝,更不知如果自己再三抗旨,会给凤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痛苦之际,不禁望向始终沉默的太子。却见耶律臻静立不语,难以看出他对此事到底是何态度。
此时隆庆帝亦侧过脸问道:“臻儿,你觉得如何?”
耶律臻这才行礼道:“父皇这样决定,是对北胤王和凤羽最好的补偿了。”
靖王顺势作揖:“陛下,小王愿意今后每年再献上朔方名贵人参,以表对于凤羽受伤之歉意。口说无凭,可写进和约作为依据。”
隆庆帝点头,袍袖一扬,内侍随即送上笔墨纸砚与白玉国玺。靖王踏上几步,叩拜行礼,伸手接过狼毫之笔,素白宣纸舒然在眼前展开,落笔之前,他眼角余光一扫,望向北胤王。
北胤王绷紧了双拳,身子挺直如柱,竟不再发一言。
隆庆帝蹙眉道:“北胤王,朕刚才说的话,你可曾听到?为何还僵立不语?莫非不愿意?”
北胤王牙关紧咬,缓缓弯下腰,重重叩头,撞得一声闷响。
“臣领旨,谢圣上隆恩。”
******
狼毫笔尖一勾一划,白玉印玺端正落下,两国和约便成了定局。
鼓乐齐鸣,群臣恭贺,崇光殿内和煦如春。北胤王站立一侧,与周围人格格不入,熬了许久,终于待得隆庆帝退朝,靖王等人则被邀请共赴宴席。北胤王本也在出席之列,但他却以凤羽在家还需要人照看为由,推辞了赴宴机会。
隆庆帝知他心中还是不快,便也没有强行要求,于是众臣赴宴的赴宴回衙的回衙,不多时便各自离开。北胤王跨出大殿时,凡是走过他身边的文武官员们或真或假地都来道喜。
他却依旧脸色铁青,装不出丝毫愉悦。
眼见耶律臻与太傅一前一后步下长阶,他疾走追至两人身后,道:“太子殿下。”
耶律臻停步回头,眼神还是平静。“北胤王有何事?”
他心中有许多话堵着,挣了半天,才道:“殿下昨天说的事,就这样算了?”
耶律臻微微一怔,朝太傅瞥了一眼,太傅悄无声息地远离了此地。空旷的长阶上只剩下他们两人。
“昨日之事?”耶律臻竟好似忘记了,过了片刻道,“而今父皇与靖王已签下和约,再说之前的事情又有何用?”
“殿下分明也不想就这样放过朔方,怎就一声不吭地隐忍了下来?”
“昨夜我与你在父皇面前说定了,只要凤羽开口指认,一切还可改变。但后来你传信于我,说凤羽还是固执已见,事已至此,难道叫我今日还去当面顶撞父皇?”
“……”北胤王无法反驳,但觉窒闷无比,忍不住骂道,“可恨那太医也满口胡言!”
耶律臻瞥他一眼,冷冷道:“王爷难道还看不出,父皇心意已决?”
北胤王愣了愣,耶律臻以眼角余光扫视四周,微微侧过脸,似是看着远处,装作不经意地道:“昨夜你我离去后,胡太医便被急宣觐见。”
北胤王心一凉,耶律臻喟然:“如果凤羽能说出些什么来,兴许还能有挽回的机会,可惜……”他意味深长地望了望北胤王,随即又拱手道,“本宫还要赶赴宴席,失陪。”
******
北胤王回到王府时已是临近中午,进得大门一路不停,途中凡有侍女家仆行礼问候他都无暇回应,直如疾风般来到凤羽所住院落中,挥手斥退所有下人后,径直大步进了房间。
凤羽已倚坐在床,听得他进来,也未曾抬头,默不作声地看着摆在被上的一册书籍。
北胤王站定在屏风边,此时才算是第一次在日光下看清了这个久别十年的儿子。虽在昨夜已发生争执,但望着那看似陌生,却犹带着几分熟稔的眉目,心中还是异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