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不管这两口子到底有没有问题,胡正勋都有情绪了,太不配合工作了。
可是……
深吸几口气,平复了一下情绪,然后让记录员合上了记录本。
“章南同志,你应该知道这次问题的严重性。”
举报徐文良的材料很杂,很多。什么勾结商人,专断独行、利用职务之便为爱人的工作开绿灯,等等等等。
胡正勋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举报材料里提到的问题,有些确实容易犯错误,但有些就是拼凑上来的,甚至可以说是胡说八道。
但是,再怎么拼凑这也是举报,他都要去查。
而且,他查不查得出问题,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爱人因为经济问题被革职,尚北的舆论对徐文良又有诸多不满,这显然是有人故意为之。
这样的情况下,除非胡正勋能把徐文良的所有问题都澄清、解决,否则上面多半是会顺应大势,把徐文良调走,或者更严重的处罚。
胡正勋倒是想查清楚,想让清者清。
可是,怎么查清楚呢?
章南不配合,徐文良在出差,按照规定,他只是核实取证,没有权力让徐文良马上回来,等于是他两眼一摸黑的开展工作。
而且,那些举报问题,大多都是模棱两可,可有可无的东西。
比如说,专断独行,搞一言堂。
有吗?可以有,也可能没有。
可能徐文良的出发点不是,但是尚北的舆论说是,这怎么判断?
再比如,给章南的工作开绿灯。
按说,章南从哈三中的领导位置上回到尚北,属于屈尊。
可是,她也确实是当上了二中的校长,而且,这里面很难说没有徐文良的原因。
再再比如,勾结地本商人,排挤外地企业。
说的就是尚北大米的事儿。
这里面可能没有交易,可是说的清楚吗?
材料里明确指出,两家孩子是情侣关系。
那你说,这事儿怎么定性?
所以说,有的时候,不需要什么大错误,更不需要什么实质性的罪名,众口铄金。
“说一点我个人的看法吧!”胡正勋又开始语重心长了,“这是有人在造势,想把徐书记请出尚北。”
“即便最后都查清楚了,还你们一个清白,上面多半也会考虑尚北本地的形势,进行平调。毕竟这样一个有争议的一把手,是很难开展工作的。”
“章南同志,我个人是很同情你们的,更不愿意让别有用心的人得逞!”
“所以,我恳求你配合我们的工作。可以吗?”
造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