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本侯有疾晋江 > 第71章 安排(第1页)

第71章 安排(第1页)

河东水灾的情况是瞒不住的,一旦大河决堤,灾民涌进周边郡县,甚至入京,第一个掉的就是河东太守的脑袋。河东太守也还算聪明,快马加鞭地把消息送到京城了,就是不知道其赈灾手段如何。

早朝因此事匆匆结束了。

长公主皱着眉头,将左相、右相、工部尚书等几位重臣召进了御书房。燕赵歌也理所当然地跟进去了。

“长公主,壶口堤坝乃是臣五年前奉仁宗皇帝旨意督建的,怎会因为一场暴雨便有决堤的迹象呢?”工部尚书急急忙忙道,一脸难以置信。

仁宗皇帝时只有元兴初的几年有战事,仁宗皇帝又不好广建宫殿大兴土木,国库因此累积了不少钱,为了修壶口堤坝用了大半,他当时任工部侍郎,奉仁宗皇帝旨意前往河东督建堤坝,他虽然不是特别精通水利,但每一样的账目都是亲眼过目了的,就算底下有中饱私囊的,那么多的钱砸出去建成的东西,也不至于被一场暴雨冲垮。

长公主明白他的意思,工部尚书的父祖辈都是清廉的官员,名望养得极好,他妻子又是曾经江南富商的嫡女,陪嫁了好大一笔嫁妆,不至于为了从捞这么一点小钱搭上几代人养出的名声,能到工部尚书这个位置,也不是那种容不得眼睛里沙子的人,懂得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不然底下的人捞不到点好处早就闹起来了。

是意外吗?还是别的?

“长公主,到底是堤坝出了差池,还是今年的雨水太大,我们在京里都不好说,要派人过去才能知道。”右相道:“况且就算堤坝稳固,如今河东已成了水患,赈灾也得提上日程,还要防止疫情。”

燕赵歌拧着眉头,没有说话。

目前没她说话的份儿。

“那便如此吧,诸位以为派遣何人合适?”

工部尚书立即道:“长公主,治水一事臣愿前往!”

他是因为有督建壶口堤坝的功绩才顺利地被提拔到工部尚书的,不然还要再熬上几年。眼看着堤坝可能出了问题,他的官帽也跟着不稳了,官位还是小事,若是有流言说他中饱私囊不顾百姓,世世代代的名望可就砸他手里了。

“尚书若前往,工部事宜恐怕不太妥当。”

“殿下!”工部尚书急得额头冒汗,道:“工部事宜两位侍郎皆能自断,皇陵与长公主府的修建已经安排妥当了。河东水患或许为臣之过错,请殿下允臣前往!”

长公主沉吟了一下,道:“那便由卿前去。”

“谢长公主恩准!”工部尚书得了差事就请辞出宫,事态紧急刻不容缓,他也只能治水,赈灾和疫情都不是他能做的事儿,留下来听也毫无意义,不如回衙门把该安排的都安排了。

疫情只能由太医府派人去,得由太医令挑几个身子骨不错的太医跟着去就是了。

至于赈灾人选倒是令人犯难。单河东一郡就有二十四县,近一百万的人口,赈灾难度不小,得找一个做起事来举轻若重的。但只要灾情不严重的话,赈灾也不算是太难的事,河东有根仓、湿仓,负责供给大半个关中地区的粮食,只要及时开仓放粮,料想不会有太多的流民。

“长公主,臣以为,当遣一宗亲大臣,持节镇抚河东。”左相道:“如果河东太守赈灾得当,便是去安抚百姓的,如果不得当,甚至有灾祸之象,便当当机立断,惩治河东官吏,安抚受灾百姓。”

右相道:“臣以为左相所言甚是,臣愚以为,燕侯是最合适的人选。”

不仅燕赵歌没想到,连长公主也怔了一下。

左相也十分诧异。

右相继续道:“古来每逢天灾人祸,粮价必涨,受灾百姓为了活命,贱卖田产者比比皆是,由此门阀世家兼并田产,收人为奴,放任其做大,国将不国。如今壶口决堤一事尚未明确,河东一地有根仓、湿仓,为关中中心,领县二十四,百姓二十三万户,若河东有乱,关中不稳,事关重大,当早做准备。倘若河东局势糜烂,当以雷霆手段震慑之,燕候如今为宗室贵胄,又领锦衣卫指挥使,率天子亲兵走此一遭再合适不过。”

左相脸皮子禁不住抽了抽。

燕赵歌险些笑出来,这位右相前世可是敢在诸位朝臣皆脱帽跪地恭请蜀国公登基的情况下怒骂蜀国公的,当着门阀世家出身的左相说这种话可一点不叫人意外。

长公主皱着眉看向燕赵歌,道:“燕候以为如何?”

燕赵歌稍微考虑了一下,无论赈灾还是杀人,她都还挺有经验的,于是道:“长公主,臣愿往。”

长公主没有立刻答话,她在权衡利弊。

遣宗室大臣是最明确的想法,甚至应该遣一位皇子去的,但当今皇帝和其兄弟都在襁褓里,就不用考虑了。河东如今局势,为了以防万一,的确需要一位能以雷霆手段控制河东的大臣,宗室里有领兵经历的只有蜀王系和秦王系,蜀王系都封出去镇守了,秦王系屁股还没坐到长安这边,不考虑。外戚里陈太后娘家都是废物,合适的人选就只剩下赵国侯和燕赵歌了。

派赵国侯去也不是不行,私信里长公主更希望派赵国侯去,前世河东这个时节的确有暴雨,她却从未接到过河东壶口有决堤之患的消息,这极有可能是人祸而非天灾。河东周边几郡都没有几个封国,决堤若是人为,一定是冲着长安冲着她来的。

是蜀国公留在外面的后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