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一次性打火机(甲)=1元人民币(乙)。甲不需要1元人民币,不会出售这个打火机;乙不需要打火机,不会付出这1元人民币。这样,供需关系就建立不起来,价格并没有确定成为一个事实,1个一次性打火机=1元人民币还只是一个虚拟比值。只有当甲乙双方同时需要对方所持价值,供需关系才会发生,才会就1个一次性打火机=1元人民币的比值进行讨论。
就着这事例,我们向深层探讨。1个一次性打火机(甲)=1元人民币(乙),这里谁是供方,谁是需方?因为相对于打火机,甲是供方,乙是需方;而相对于人民币,乙切换为供方,甲切换为需方。这种供需角色定位可以相互切换的特性说明,需求是一个普遍的、永恒的价值动力。需求下降,价值下降;需求上升,价值增长。这种供需不同定位特性让两种需求共存于一个供需关系之中,让供需双方找到了一个利益共同点:甲需要乙的人民币,乙需要甲的打火机。有了这种利益共同点,打火机究竟等于多少人民币不是首要的,双方的共同需要才是必不可缺的因素。
有了双方共同需求的存在,也就有了讨论“打火机究竟等于多少人民币”的基础。供需双方价格讨论过程关系到各自的切身利益,价格讨论实质是一个利益的取舍趋同过程。供需双方利益的最后取舍往往不会是绝对真实意愿,因为卖方的真实意愿是价格越高越好,买方的真实意愿是价格越低越好,本来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供需双方的利益取舍同一的结果往往表现为一种形格势禁的对方“迫使就范”。所以,我们说价格的讨论过程实际是供需双方利益的博弈过程,供需双方利益在这个过程中碰撞,在这个过程中交换,价格就是这一利益博弈的结果。
综上所述,企业价值增值过程是活化劳动和物化劳动相结合创造出新的价值的过程,在这个价值创造过程中,物化劳动与活化劳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缺一不可。企业通过劳动组合所产生的创新价值,需要通过市场供需交换才能获得价格的认定,并最终实现价值增值。企业创新价值的价格认定一般说来是一个市场认定行为,所谓的市场认定行为,实质就是供需双方的利益博弈。博弈是在没有外力干预的情况下进行的,但其背后却有着非常深刻的社会市场利益基础。一般市场运动的概念也就是这种利益博弈运动的含义。 。。
供需意愿表现形式
第一节 企业资源增值过程
二、供需意愿表现形式
通过深入的分析研究,我们终于明白,纷纷攘攘的市场,归根结底是一种供需双方利益的博弈。在这里博弈已经不是比喻,不是一种文学描写,而是一种经济理论描述,价值增值意义上的博弈过程我们将列出专题探讨。因为意愿是人的利益的主观意识形态,要认识市场博弈,首先要认识清楚人的利益意识形态。下面我们探讨供需意愿表现形式。
意愿与行为是一对相对范畴,是研究人的行为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的根本体现。同一行为,是否是行为人意愿的真实表达是界定行为性质的根据,许多法律上,意愿的真实表达与否是罪与非罪的分界线。因此,研究价值增值这么一个核心利益问题,不能够不研究供需意愿。由于市场交易把劳动价值抽象为货币,人类劳动的第一目的就是要把劳动转化为货币,人们的认识上是实际把货币持有方视作需方的。为便于叙述上的定位,本书也遵从这一约定俗成,有特别论述的除外。
1、供需意愿不同的表现形式
供需意愿表现形式是供需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供需双方没有任何愿意表达,不会构成供需关系。如前所述,价值产生于人类劳动,表现在供需双方关系之中,那么,价值是怎样存在于供需关系之中的呢?往深层剖析,我们发现,一个价格在没有达成之前,价值是以供需双方各自的意愿形式存在着的,一般表现为一个价值的期望值。这个期望值形成于一定的市场总体(包括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状态评估、供需双方实力(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评估和自我利益目标的确定。概括地说,一个期望值总是一定客观现实评估的结果。由于每个人的个体特性不同,对客观现实的评估,当然包括对对方的评估,总是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也必然地导致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期望值。
尤其供需关系中,双方角色利益立场的根本不同,在价值诉求上天生就是一对矛盾,其意愿必然地存在着很大差别,甚至有时这种差别还表现为一定的对抗性。
(第二章未完待续)
企业意识形态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章 企业意识形态
第一节 企业意识形态的地位与作用
企业意识形态客观地存在于企业实践活动之中,从确立的第一天开始,企业就要承受经济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双重压力与双重风险。企业实际工作者管理上的迷惘与困惑,实质就是一种企业意识形态的迷惘与困惑,企业意识形态的存在与否,不与企业经济效益相关,濒临破产的企业其意识形态照样存在。把企业意识形态提到企业管理理论的高度来认识,系统地研究企业意识形态规律,目前还是一片处女地,至少没有这个理念。
许多年来,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一直流行着一种试图以企业文化概念来解读企业管理的时尚,试图用文化来解决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困惑,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常识性学术错误。企业文化与企业意识形态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企业文化是企业物质和精神两个形态的综合表现,是一个企业观念性的总体面貌表现,而企业意识形态则是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成熟了的文化是一种广泛的观念认同,而企业意识形态则具有强烈的企业政治色彩。从现在的企业管理实际来看,将企业文化的概念引入企业管理的结果,是将企业文化弄成了一张皮,弄成了一些与企业实际文化特征毫不相干的空洞口号。如果说这些口号对企业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那也只是一种广告文化,将广告文化定义企业文化的全部,高张了企业管理学术的苍白与虚伪,虚伪的学术导引出来的必定是一种虚伪的文化。当我们一边谆谆教导我们的企业要讲诚信的时候,一边却在以文化的名义千方百计哄骗企业,这是社会文化的悲哀!这里,企业没有错,错的是学者。
任何人都明了一个常识,对人的管理,最佳方式就是从思想意识入手。很简单的道理,思想通了,什么事都好办,思想意识的对立,朋友完全可以变敌人。这与文化有什么关系呢?如果硬要说成是文化,那么,也只是表现为文化的取向不同,而不是文化的存在与否。因此,就企业经营管理而言,加强企业意识形态的建设与管理,才是一个具有真正实际意义的学术命题。“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命题,与“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命题一样,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这是一种结果与过程上因果关系颠倒的混乱逻辑思维。
企业意识形态,说白了就是企业的思想体系,这是企业的灵魂。为什么我们说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灵魂?是因为政治的功能首先就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