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茂依靠在床头上,看着眼前这位尚且年幼,但是骨子里透着自信的皇帝,脸上满是笑容的道:“陛下圣明。”
朱由校回头,看了一眼杜茂笑了笑,接着说道:“这段日子,朕在内书房,看了看万历新政--张居正对我大明进行的一系列革新。朕有了一些心得。
张居正此人,在朕看来,那是极有经世之才与果敢魄力的。可以说,若无意外,凭他所奠定之根基,足以让我大明延续百年盛世,威服四方。
张居正初揽大权之前,大明积弊丛生,犹如沉疴痼疾。
他力排众议推行考成法,一扫官场怠惰之风,官场风气由此焕然一新,令政令通达。朝中上下的各级官员皆不敢懈怠,政务处理高效有序,为后续革新铺就坦途。
张居正清丈土地,使田亩实数明晰,赋税征纳趋于公允,国库充盈,财力雄厚。
实行一条鞭法简化赋役,农商互利,经济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军事上,张居正重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稳固沿海、边疆防线,让百姓免受兵燹之苦。内修战备,外展国威。
如此种种,确确实实提高了我大明的综合实力。
张居正革新以前,我大明是什么情况?
说白了,我大明主要是被庞大的文官集团,也就是那些通过科举制度形成的共同的思想和利益纽带一致的文官所把持。
这些通过科举制度上来的官员,他们凭借出生于同一地区的“乡谊”,同年考中举人或进士的“年谊”,还有婚姻关系形成的“姻谊”。
通过这些关系,使他们结成一个个小集团,相互关照、提携和包庇,形成了强大的利益共同体,他们凭借特权,扶植自家的亲戚成为地主、商人,以谋取私利。
还有地方上的地方豪强与土豪劣绅,他们依赖世代积累的土地和势力,大量兼并土地,却通过各种手段逃避应承担的税赋,将负担转嫁给普通百姓,严重影响了我大明的财政收入,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性。
当然,还有依托我大明皇权所诞生的宦官集团。他们掌控了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权力极大。这是皇帝制衡文官的手段之一。
但是,我大明的历任先皇,却并没有很好的控制住局势。
盲目相信、宠信自己身边的亲信宦官。
导致这些宦官凭借着来自皇帝的宠信,势力逐渐膨胀。
这些宦官们通过干预朝政、收受贿赂、卖官鬻爵等手段聚敛财富,形成了以皇权为依托的特殊利益集团,长期与文官集团之间有着复杂的权力斗争和利益冲突。
而文官们对抗宦官集团的手段是什么?他们在放纵和引导!
没错,就是放纵!
那些自诩清流的文官们,表面上对宦官们的行径义愤填膺,动辄在朝堂之上慷慨陈词,弹劾宦官专权乱政,引得民间舆论哗然,仿佛他们是正义的化身,是朝堂清明的最后守护者。
可实际上,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恰恰是在放纵这些宦官的贪婪与权势欲。让这些宦官的心态日益骄横。
本身,我大明的很多政策是好的,是为了我大明百姓着想的,可是为什么好的政策往往落到下面就变了样子?成了坑害百姓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