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发生的事情。”
“我与太子二人,从头到尾忙什么,纪指挥使都跟在我们二人的身边。”
“虽然我与太子二人,什么都没有说,也什么都未曾与纪指挥使交流过半分。”
“但我想,此事以纪指挥使的聪慧和本事。”
“我与太子二人,不信纪指挥使没从中,品味出其中所蕴含的一些事情。”
“纪指挥使你说呢?”
朱高煦双眸微眯,直勾勾的盯着端坐在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脸上浮现出一丝耐人寻味神情,似笑非笑的看向他,静静的等待着纪纲的回答。
听了这话,纪纲原本略显些许忿怒的神情骤然一敛,取而代之的则是面色变的无比凝重,看向坐在一旁正似笑非笑紧紧盯着自己的太子爷和汉王爷两人,心中不禁腹诽道:
“来了。”
“搞了这么多事情,绕了这么多道弯,总算是直接进入正题了。”
“向他表露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了。”
“说白了。”
“做这么多准备,给一棍子,又给一个甜枣。”
“为的就是,在为此事做准备。”
“就是想要拿捏住他的把柄,借此要挟他,让他闭上嘴老老实实的为他们两人忠心耿耿的办事情。”
想到这里,纪纲看向朱高煦和朱高炽两兄弟的目光不由得变了变,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难道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显然这是不太可能,也不现实。
此话既然别人已经说出口,可不会管他究竟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或者也不会管他究竟是真的什么都没品味出来,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于别人的心中和眼中,都势必认定了他纪纲肯定是知情,猜到了什么,压根也不会听,更不会信他的任何狡辩和辩解。
所以否认,压根就没任何意义。
但是吧!
就眼下的事情,他配合眼前的两人做事情,将眼下的事情当做什么都不知道,现实吗?
显然也不现实啊!
锦衣卫虽然控制权在纪纲的手中,但不代表纪纲就真的能够百分之百的控制住锦衣卫,或者说能够在锦衣卫中搞一言堂,此举肯定也不太现实。
虽锦衣卫中从来没有任何表露,但纪纲的心中比任何人都清楚,看似被他牢牢掌控的锦衣卫中,肯定不仅限于只有他的人,或者说锦衣卫中并非所有人都全部听他的。
毕竟锦衣卫乃是为天子亲军近臣,要说此间没有永乐大帝的人于中间,为永乐大帝的耳目的话,打死纪纲、纪纲都不会相信,因那可不是永乐大帝的行事风格。
所以
纪纲也不敢贸然答应太子和朱高煦两人的要求,因为他始终记得永乐大帝离开京城的时候,可是给他下达了御令,让其密切的关注太子爷和汉王两人的一举一动。
倘若两人有任何异举,势必要快马加鞭的呈报上去。
为此,他真要是那样做了,答应了太子爷和汉王两人的要求,为两人隐瞒、不上报的话,如此作态与欺君又有什么区别,而依照大明律例,欺君之罪可是实打实的死罪啊!!
可谓是比之他近些年所作所为,罪责还要再重上好几分。
两害取其轻。
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欺君则是必死,老老实实认错人罪,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为此,短暂的沉默了片刻,纪纲面色中焦虑惶恐神情骤然内敛,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脸凝重,沉声回道:
“此事”
“可能要让王爷和太子殿下失望了。”
“微臣深受陛下恩宠,深得陛下信任,虽有违大明律例,有负圣恩,此事微臣认罪认罚,纵使万死,但也绝对做不出欺瞒陛下的事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