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将士们大部都已回返驻地,而张诚为了声势特命虎卫营、登封营,以及车营的战车左部留在居庸关,等候张诚赶来后一同回返宣府。
此番随行的还有后赶上来的张诚小妾唐春茹,以及吴家姨娘母女的车架,当然她们的车架都在后面,延庆州这边无须她们下车露面。
张诚策马驱前,来到宣大总督张福臻面前十步地方,才勒住战马,他飞身下马后,走上前只是简单抱拳道:“张诚见过督臣。”
他接着又道:“张诚何德何能,敢有劳督臣出城相迎。”
张福臻面上满是笑容的抱拳回礼道:“永宁伯为国杀奴,解锦州于水火,挽辽东之颓势,福臻心中敬佩之至。今率阖城官民迎候永宁伯,实理所当然尔!”
这时王朴与李辅明二人也下马上前,他们可不比张诚有爵位在身,可以见官不拜,若是他有意摆谱,甚至连宣大总督张福臻都要对他行拜见礼呢。
只见他们二人行至总督张福臻身前,立时便单膝跪地,俯身拜道:“末将王朴、李辅明参见督臣。”
张福臻对于他们二人可没有似张诚那般客气,只是淡淡说道:“二位将军为国征战,亦是辛劳,快些起身吧。”
但即使如此,也已使他们二人心中感到阵阵温暖。
他们见过了礼后,便轮到张福臻身后各官见礼,张诚对待他们可不似对张福臻那般客气,他稳稳站在总督张福臻身旁,一一受了他们的拜见。
本来张诚是不打算在延庆州停留,但总督张福臻亲自在此地相候,更在城中设下了接风的酒宴,却也使他无法拒绝。
张福臻亲自挽着张诚的手,与他一同向前面的致和门行去,王朴、李辅明二人跟在他们后面,再后才是其他一干文官武将。
延庆州城位于妫川北岸的台地上,南扼居庸,北依冠帽,沽水西绕,水陆交通都很便利,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形胜之地”。
相传在燕昭王二十九年时,延庆等地属上谷郡,秦统一六国后,天下设三十六郡,延庆仍属上谷郡,并在延庆地区设置了居庸县和上兰县。
到了唐代的时候,延庆城地方曾设置过防御军、妫州、北郡城、儒州、龙庆州等一系列行政或军事机构。元代也曾为镇州治所。
直到明洪武三年时,太祖朱元璋为了割断北元残余势力的侵扰,采取坚壁清野的政策,便废弃龙庆州,将延庆地区的人口全部迁移至关内顺天府玉田、三河、固安、昌平等州县。
永乐十二年三月,成祖朱棣第二次亲征漠北时途径延庆,看到延庆地区位于新选址的皇陵之后,地理位置重要,且土地又很肥沃,因此便命人重建隆庆州,并设永宁县,请发犯罪官吏和山西等处移民充实隆庆州和永宁县。
而到了隆庆元年时,新继位的穆宗朱载坖年号定为“隆庆”,为避其年号的忌讳,才将隆庆州改名为延庆州,这也就是延庆这一地名的由来。
现在的延庆州城是在元以前的旧城址上补筑而成,平面呈不规则的四边形,其北城墙和东、西城墙较直,而南城墙则是随着地势修筑,略显不规则的弯曲形态。
延庆州城的北城墙长约二百七十丈,东、西城墙各长约二百二十丈,而南城墙也有约二百五十丈长,整个城池周长约九百六十丈。
明初的延庆城还没有南关部分,只在南、北、东开有三座城门,南门称“奉宣门”,北门称“靖远门”,东门称“致和门”。
宣德五年时,阳武侯薛禄奉命补修,景泰二年时任知州胡琏请命副总兵纪广,再次率军修筑,其城墙高有二丈二尺,周四里零一百三十步。
到了正德年间时,才开设了西面的城门,万历四十四年又增修了南关和新堡砖墙,至此延庆城就变成了六座城门、一座西水门和一个南水门洞,而且其北城门、东城门和内城南城门更都筑有翁城。
张诚与张福臻携手从东门入城后,便各自上了战马,并辔往州衙方向行去,沿路都是欢迎的乡绅百姓,他们相互挤压向前,都想一睹永宁伯的英姿。
“看……张大将军竟如此年轻……”
“是嘞,张将军好高的身板啊……”
“快别称将军哩,现在可是永宁伯嘞!”
“嘿,听说永宁伯在辽东杀败了鞑子,咱宣府有了永宁伯,是不是就不怕鞑子来了?”
从东门外开始,便有种种议论的声音闯入张诚的耳中,他对于这些早已习惯,只与张福臻一路交谈着缓缓往州衙而去。
“哇哦,永宁伯好帅哩……”
“对哦,又高又帅……”
猛然,几声女子的惊呼声传来,引得周遭一群男人纷纷侧目观望。
张诚也是闻声望去,只见数名花枝招展的女人穿红戴绿站在街角一处,对着他这里不住的指指点点,看那样貌也确有几分姿色。
不过,似这种烟花巷里的风尘女子,张诚虽然来到这个世界后,还没有品尝过她们的味道,但却也无多大的兴趣。
这里面除了他身边环肥燕瘦的各式美女众人,本就不缺少美人,而且从一开始为了活着,到为了活得更好,再到现在为了一个心中的执念,他一直在费心操劳,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在花街柳巷中打混。
很快,张诚与张福臻便来到州衙的仪门前,这里遍布军兵与衙役,围观的人群反而变得十分稀落起来。
作为地主的延庆知州黄道中急急追赶上来,在仪门前迎候他们,张福臻对他是爱答不理,只挽着张诚的手一同进了州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