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松的办法很简单,既然当事人以及其父母浑然不讲道理,那就找能让他们讲道理的人……他爹的顶头上司承安侯。
承安侯吴侯爷盯着门房送过来的请帖,总感觉这帖子是送错门了。他不担心自己私下找他的麻烦就不错了,还敢再次主动凑上来?门房信誓旦旦的说,“没错,就是向大人身边那个东风亲自送来的。”
承安侯干脆第二天连军营都没去,下了朝就回家等向松了,看看这狡猾的狐狸找自己究竟什么事儿?
说起上朝,今天那个赵御史那叫一个大杀四方,其一参国子监坠圣人教诲之名,居然出现霸凌同窗的事件,更可恶的是学监居然包庇坏人;其二参的就是他的京师,嗯,京师都尉教子不严,居然在国子监成立帮派,欺凌他人,定然是其父将京师陋习带回家中,才带坏其子。
当时,此折一上,朝堂哗然。倒不是说事情多大,相反事情小到算的“不登大雅之堂”之流,但是影响深广。试问,在朝堂上站立的,谁家没个孩子在其中学习,即使自家没有,亲朋好友家总少不了。更甭提现如今站在朝堂之上,远在江湖之远出力安置天下的人多少是从国子监出来的?多少人一听此事立刻感同身受。
大家同仇敌忾,一致要求严惩霸凌之人,并对其父实行“连坐”。否则国子监学风何正?官风何正?国风何正?
朝廷上下对此吵吵嚷嚷,之所以没当堂立判,因为大家没想好怎么惩罚。想到此处,承安侯就感觉头疼,好容易压服了京师的刺头,没想到将领出问题了,真是够了!
向松如约而来,见面就直言道,“侯爷,我这有个解决方案提供给您,做个参考?”
承安侯眼皮一掀,不紧不慢说道,“不妨说来听听。”
“所谓上行下效。”向松直截了当,“侯爷已经做出了榜样,让那几位霸凌学子弃笔投戎吧!总得给他们旺盛的精力一个宣泄的地方不是吗?”
承安侯举起茶杯,“向大人真是心思深沉啊!”
向松抱拳告辞,“对于伤吾子者,我还是很愿意花些心思的。”
人家都是英雄惜英雄,这二位可好,分明是相见生厌,说完事情立马嫌弃,一个不留,一个不待,很是干脆的告别。
次日,承安侯就上折了,请求将三名霸凌同窗的头目放到京师去,他信誓旦旦说道:诸位同僚,以后家中但有不肖子孙可以一并送入京师,他调教自家孩子的时候,捎带手就帮诸位灭了后院之火。
大臣纷纷点头,表示称赞,不点头能行吗?没看知烈帝是第一个赞同的嘛。甚至,陛下亲口说出了,“当日要有老侯爷在,哪有三皇子的一错再错。”
众臣听到此话,心中一紧:回去就严查儿孙在干啥?要是没事儿干,就学文习武,反正文无止境、武无上限不是吗?杜绝一切出去惹祸的可能,不服!那就自己去京师接受大魔王的调教!
知烈帝一看老侯爷的提议没人反对,干脆将其余人的惩罚也一并宣布:孟学子三人编入京师,从普通兵丁做起;孟都尉等三名案首父亲各降一级,并且赔偿受害人;其余参会“帮派”的学生按照国子监的规定处罚,同样赔偿受害人;至于国子监整体自省自查,增设流动学监严查霸凌事件,两名学监一撸到底由京兆府判决,同样赔偿受害人……
整件事情平息下来,赵大人携同夫人带着赵白登门感谢向晴邺的救命之恩。
期间,向松和赵大人亲切交流了一下猛追犯人的心得;赵白拼命表示要学习向晴邺的口才,整的向家大公子郁闷不已;赵夫人则拉着向晴鸢和小麟儿的手怎么也稀罕不够……
这天向晴鸢正给小麟儿讲故事,劲草过来禀告,“冯姑娘来了。”向晴鸢赶忙起身,拉着弟弟去接人。
“怎么不直接进来?”向晴鸢埋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