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明末皇族有多少人 > 第80部分(第2页)

第80部分(第2页)

将岸道:“朝廷迁都金陵,效仿太祖故技?”

肖图白点头道:“金陵是创业之地,而非守业之地。若是迁都金陵后,以太祖的创业气魄,广积粮,养精兵,自是能够成就一番格局。若是存在偏安的心思,想要求得南宋时的格局,也未必能够!”

在两人交谈中,新上任的天津巡抚杜三策,早就秘密的感到了天津。杜三策来到天津后,第一件事并不是去天津府衙,而是微服来到葛沽。

当然,杜三策微服来访,早被锦衣卫密探发觉。因此,杜三策的行踪,根本瞒不过肖图白。

杜三策也是一名东林党人,不过他曾经奉命去琉球国,代表明廷册封琉球国王。出海册封藩王,使得杜三策逐渐形成了海洋意识。眼界比之大明传统的士大夫,要稍微开阔一些。

半晌后,杜三策在几名家人的陪同下,骑着驴子令人递帖子拜见。

见到肖图白后,杜三策露出一副亲善姿态道:“国师大人,久仰了!本官听闻,天津十多个州县,不如一个葛沽繁盛。不知道,国师是如何将葛沽经营成这般的规模?”

肖图白道:“无它,经营尔!”

像商人一般,将城市当做可增殖、可盈利的项目,不断进行经营。之后,不断的将财政盈余,再次投入到可以创造利益,或者是提高整个城市的竞争力的项目上。有意识的推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自能复制出葛沽这般繁荣的工商业城市。…;

杜三策以为肖图白藏私,也不仅摇头,但是心中暗想道:“你不告诉我,我还不会自己学吗?”

接着,杜三策也与肖图白谈及了朝廷迁都大事。迁都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也必是迫不得已才会迁都。

历史上,中华大一统的王朝,迁都的次数总的罕见的。就如两汉都城长安、洛阳之间的迁都,也是因为战乱使然。同样,两宋时期,也是因为北宋都城汴梁被沦陷,逃至南方的南宋君臣迫不得已在临安建立新的都城。

大明开国时,以金陵为都城。金陵龙盘虎踞,又长江作为天险,更具备雄厚的工农业生产力。明太祖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战略,问鼎天下。

而永乐皇帝,登基之前被封为燕王,封地在元庭经营80多年的燕京,更因为奉命扫荡蒙元残余势力,从而长期掌握大军。并且,燕王封地建立的官府,几乎是与南京的六部朝廷,一个模子出来的。

太祖驾崩后,建文帝采纳文臣集团的意见,用削藩的手段,逐渐收回藩王对于地方的治理权和军权。不料,燕王骤然发难,率领北方的精兵强将,一路攻破金陵,建文帝不知所踪。

其后,燕王朱棣登基,由于惧怕建文帝未死,以及南方官民之心未能彻底归附。所以,永乐皇帝朱棣才会在登基不久,迁都至北方,以燕京在都城。

因为,燕京被永乐皇帝经营多年,能够给他安全感。除此之外,燕京离草原之后数百里,永乐皇帝也存在着心思——如果建文帝未死重新复辟,情况最危急的时候,他也能够率领骑兵逃到塞外。也是种种的因缘巧合,明朝从永乐开始,便以燕京为国度的格局。

而此时要迁都到南方,包括了庞大的朝廷部门、工匠、军队的大搬迁。整个搬迁过程,计划分为三年去逐步完成。其中,天津的漕运、海运码头,也是承载了迁都搬迁的重任。

杜三策担任天津巡抚后,也是受命与肖图白等人配合,扩建天津的码头工程。为迁都做好铺垫准备。。。。。。(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一五五章 简单机械之滑轮组(一)

南迁大局将会以天津为中转站,通过海运、漕运,逐步向南方迁移。所以,天津的港口装卸能力,也成为了南迁大局重要环节。为此,朝廷特意拨款50万两,用以扩建天津港口,加强天津漕运、海运的吞吐量。

崇祯年间的天津海运、漕运港口,每年吞吐量大约有1000万石,换算成后世的公制单位,港口吞吐能力为300多万吨。

而21世纪的天津港,每年的吞吐量可是超过4。5亿吨的存在。货物的吞吐量,大约是明末的150倍。后世天津港已经是世界最大的人工海港,世界货物吞吐量前四名的大港口,至于大运河的运输,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而在崇祯年间,天津运河码头的货物的吞吐量,占据了天津货物吞吐量的八成左右。海运的吞吐量,虽然在市舶司不断的招商引资下,节节攀升。但是由于明朝中期海运中断太长,明末的重启海运起步较晚,还是不能与大运河想必。

限制天津港口吞吐量,除了港口面积、规模和劳动力人数之外,更重要的是港口的机械化程度。

比如,后世港口普通的起重机,可以轻易吊起45吨以内的集装箱。而大型的龙门吊,可以将数千吨重物吊起。

明末的天津港,港口中也应有了一些简单的塔吊,但是主要还是靠着码头工人人海战术,进行简单的搬运。

或者说。由于滑轮组这种简单的机械应用的并不广泛,使得天津港的吞吐量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实地考察天津的港口之后,肖图白在葛沽召集了一些工匠,按照他的指示,制作出由3个动滑轮,两个定滑轮的滑轮组机械,并令士兵将一门千斤大炮。用马车拖到葛沽军营的靶场中,进行滑轮组的起重实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