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明末皇族有多少人 > 第132部分(第3页)

第132部分(第3页)

肖图白点头,含笑道:“我自不会重蹈丰成秀吉覆辙!此行日本,第一是通商,第二如果日本出了乱子,则是站在日本幕府一边,有条件帮助其镇压乱民。作战,并非以征服为目的,仅是换取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将道子显得有点失望,吴三桂却是松了口气。

两者表现,肖图白看在眼里,知道将道子还是太年轻太冲动了,考虑的问题还不如吴三桂透彻。

军事是为政治服务,政治是为经济利益服务!不能获得经济利益的作战计划,本身就是弊大于利,不值得发动。

肖图白忽又道:“这次前往日本,以水师为主,陆军为辅。主帅是由郑芝豹来担任,日本这次任务,他拥有全权指挥资格!将道子,你负责率领1000名亲兵团士兵去日本。吴三桂,你担任随军顾问,此次任务过程中,你可以建议,但是不拥有指挥权限。返航回来后,按照表现,给你适合的位置!”

将道子冷冷的看了看吴三桂,道:“大人,吴将军未经过皇家新军系统训练,此行根本发挥不出作用,何必派他这个多余的人?”

肖图白淡然道:“我意已决!无须多言!”

吴三桂露出振奋神色道:“谢国师大人赏识,三桂定会努力!”将道子的莫名敌意,并没有令吴三桂感觉到知难而退,反而冷笑,这位将道子还是太嫩了一点!上位者做出决定,岂是一个小小的将领能质疑的?

将道子目中喷火,想道:“好个吴三桂!算哪根葱,仅是仗着父辈功劳出来招摇撞骗的二世祖而已?等着吧,定然要让国师爷知道,我将道子的能力比他吴三桂强一百倍!”

两名年轻的将士互别苗头,对于肖图白而言,也并不担忧。

因为,驾驭下属,本身就要是讲究平衡、控制。适量的内部斗争,反而令上位者更容易驾驭整个团队。(未完待续。)

第二四五章 长崎(一)

十月。郑芝豹率领天津水师2艘主力舰,率着20多艘武装商船,以贸易的名义从天津港出发,中途经过皇城岛、耽罗岛等等中转站补给,驶往日本的长崎港……

郑芝豹在投奔肖图白前,就曾往来日本、南洋各地进行贸易。

日本日趋闭关锁国政策下,往来日本的文书叫做“朱印”,没有朱印资格的船主,便不可以在日本进行贸易。

此时,郑芝豹率领的船队,有7艘已经拥取得朱印船文书。剩下的,没有取得朱印文书的商船,也可以在长崎港停泊,顺带向日本幕府申请朱印船资格。

这个年代,作为中华上国在亚洲各地的特权是一大堆的!比如在日本,中国就充分享受特权。

众所周知,日本德川幕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能与日本做生意的境内外商船,需要取得朱印资格。而朱印船资格,对于众多西方商人和日本商人来说,都是很难获得的。

日本幕府对于日本的本国商人仅发个30多个朱印,也就是说,这有30多个日本船只,有资格出国贸易。剩下的敢出国,要么别回来,回来后会被判处各种刑罚。

而德川幕府对荷兰人也仅发放了5艘朱印船资格。对于其他西方商人,则已经不再发给朱印船资格。

中国商人,未获朱印船的,可以在长崎或者江户申请。而很多其他国家的船主,没有朱印文书。便会直接被没收货物,驱逐出境。日本国内的武士、大名,甚至连造500料以上的船只,都是非严禁的。限制日本国内子民出海,也是幕府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批准少量日本的船主出海经商,其实也多是幕府官方的背景。比如,从大明进口丝绸、棉布的日本朱印船商人,十有**都是为德川幕府办事。

由此可见,17世纪想要和日本做生意,最好要拥有中国国籍。因为中国国籍是最容易获得幕府幕府颁发朱印船资格的。

事实上。日本锁国政策,对于中国商人是大大有利的。

因为,日本的这一项政策,使得西方国家与日本贸易量大减。而中国商人乘机占领了日本市场的贸易份额。

比如。澳门的葡萄牙人。从大明进口商品,卖到日本赚银子。再用日本赚的银子,到大明廉价拿商品!通过这种“广州、澳门、长崎”航线的贸易。葡萄牙人每年可获利数百万。而这种技术含量很低的二道贩子,中国商人完全可以自己做,何须葡萄牙人?

日本市场向葡萄牙人关闭后,葡萄牙人只好去做“中欧贸易”。这个贸易,周期更长,一年仅往返一次。而做中欧贸易后,则会带来大量西方的书籍、商品,对大明经济科技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

大多数的西方人,被排斥出了日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