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红楼折钗记最新章节 > 第32部分(第3页)

第32部分(第3页)

贾芸愣了片刻,才想起来应该是王熙凤房里的通房大丫头平儿,说起来她作为凤姐儿的心腹,也算得上是荣国府里的半个管家,只不过因为红楼中的漂亮女孩子实在太多,几次场面上都没有能认出她来,今儿倒也算是初次登门拜访,贾芸不敢怠慢,一边跟着小红回屋,一边又转头问道,

“平姑娘来可有什么事情?”

小红笑着说:

“也并没有什么大事,统共不过是分发月例银子和入夏的一些物什,别的院子里主子在不在的关系倒不大,唯独咱们的雪芹轩还是头一回领这些官中的东西,二爷还是去查点一下的好。”

贾芸心中明白,这是小红的自证清白之举。毕竟从原著中看来,各房的月钱虽然至多不过几十两的光景,可是里面的猫腻却也有不少,头一关王熙凤这儿就可能延误发放时间,另外就是有不少丫头还会在各房之间流动或者提升地位,这样里面就难免可能会出现吃空饷或是分配不均等各样的情况。所以这个伶俐的小丫头才会让自己回去亲自清点,日后便可以依照惯例,不会落下口实。

炷香功夫,贾芸两人回到了居所,只见四儿正陪着一个穿着桃红色衣服的年轻女子在吃茶说话,桌上还堆了一些蚊帐、熏香、扇子之类的夏令用品,贾芸连忙上前招呼了一句“平姑娘”,那红衣女子也忙忙的起身施礼,指着桌上的东西说道:

“这些都是官中发下的,园子里小姐少爷们色色一样,都是按着人头来算的。”

贾芸点点头,吩咐小红收下,平儿又从袖中里取出一个小布囊,将里面的银钱一股脑儿倒在桌上,细细说道:

“芸二爷这里和园子里别的地方有些不同,总共只有小红和四儿两个丫头在伺候,按着宝二爷屋里的时候,这两个都只算是月钱五百的小丫头,不过,二夫人和我们凤奶奶商议说,若是如此,实在忒寒碜了一些,故而让把小红的月钱涨到一吊,四儿六百,算是匀下来的辛苦钱,加上二爷自己的二两银子,共是三两六百钱,都在这里,还请二爷查收!”

贾芸见这平儿果然说话做事仔细爽利,不愧是王熙凤的得力干将,暗自赞叹一声,却并不去清点银两,有了红楼戏院打底,这些子小钱,贾芸倒也并不放在眼里。只是如今自己被禁足在了大观园中,不能出门一步,又不好意思像贾宝玉似地到处往女孩儿房里乱钻,夏夜闷热,总得儿给自己找些事情干,想来想去,却依旧还是写剧本最对自己的胃口。

况且,听说京城里开了一家新的复社剧院在试演原创的话剧《曹大家》,士林百姓争相传颂,风头竟是压过了自己的红楼戏院,贾芸不免也是心中好奇,尤其对于背后的操刀高手暗自钦佩,很想一睹《曹大家》的风采,便央求着平儿帮自己去坊间买一部戏文的脚本来。平儿牢牢的记下,转身离开,贾芸则轻轻的一挥手,对着小红和四儿说道:

“这些桌上的银钱你们一并分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天送飞机,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搞个二更,庆祝一下,哈哈

( )

第六十六章 开社

仔仔细细的读完《曹大家》,贾芸生出两个体悟,第一,这剧本若论文采辞藻,便是两个自己也拍马难及,第二,这剧本中表露出来的情绪……,还真是典型的男权社会产物啊。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扶风班氏之女班昭,学识渊博,曾为兄长续写《汉书》,一代大儒马融亦尊之为师,晚年出入宫掖,教导皇后嫔妃,宫中呼为“大家”,如此一个出类拔萃的女性,却生生的被那个隐名作者写成了枯心守寡的贞洁烈女,虽然历史上的曹大家据说确实写过《女诫》之类的文章,可是那个时候的女人远还没有被强迫到要三从四德的地步,何至于竟是将这么一个奇女子写成了石女一般的人物,完全违背人性啊。

贾芸合卷闭目,躺在竹榻摇椅之上轻轻晃动,心里不免有些蠢蠢欲动起来。

他实在也很想写个关于女人的剧目来和“复社”打打擂台。此时,脑海中最先浮上的自然是易卜生的《玩偶之家》,这可是一个在近现代中国赚足了眼泪和吆喝的大戏,五四时期,关于女主角娜拉的那一声绝然的关门声,不知引起了多少女性的共鸣,只不过……

贾芸苦笑着摇摇头,若真的是搬演了这部话剧,那可实在算得上是骇人听闻之举了,在古代社会搞什么妇女解放运动的话,只怕不出三天,红楼戏院就得被关门查封,自己这个剽窃者也会落一个教唆淫奔、有伤风化的罪名而锒铛入狱吧。

贾芸舞着手中的折扇轻轻敲打着自己的大腿,发出一下接着一下的啪啪之声,仿佛是受这个声音的启示,贾芸突然从椅子上坐了起来,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了书桌边,随手扯过一张白纸,用毛笔工工整整的写下了三个大字——“蔡文姬”!

这是一个和曹大家一样的,才情盖世的女子,只是更多了一份饱经离乱的世事沧桑,没有父兄和家族带来的雍容华贵,蔡文姬有的,只是在迢迢的归汉途中,那沿着无垠草原,悠悠响起的十八拍苍凉胡笳!

神思飞扬的贾芸稍稍平复了一下胸中的激荡之情,又铺展开第二张白纸,埋头落笔……

这是穿越以来,贾芸写的最痛苦的一次,之前的那些剧本都是几乎照本宣科似的改写,很少去大幅的增加或修改原著中的段落或情节,往往都是删去一些不必要的串场和人物,然后将他们的现代语言“翻译”为古代中国的文言或是半文言便可。

可是这一次却是大大的不同。

郭沫若原著的《蔡文姬》,起因其实是在于替那个千古奸雄曹操翻案,而贾芸则是为了和复社剧院的《曹大家》打擂台,自然需要将重心更加倾斜于文姬自身,所注重的乃是她在家国大义和儿女情长之间的痛苦抉择,以及只身归汉之后,为救夫君董祀,披发跣足诣门访曹的坎坷经历。

正是这一主旨的变化,使得改编这部剧本成为一桩极艰难的事情,好在并无时限制约,倒是让贾芸能够从容的慢慢进行。每当困乏无绪之际,或是和小红、四儿调侃玩笑一番,或是去栊翠庵、蘅芜院一叙,加上后巷子里老娘卜氏也常常过府团聚,日子过得甚是逍遥。如此往复,不绝炎夏已过,转眼竟是入秋。

原本苍翠葱郁的大观园里,渐渐的变了一袭景致,枯藤缠连,残荷浮荡,落叶萧疏,黄花漫卷,各处豢养的飞禽走兽,皆是潜匿不出,丫鬟小姐们各自换上了厚实的秋装,贾芸的《蔡文姬》也在此时终于进入了煞尾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