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打到这个时候,东北军的损失也非常巨大。
就在午后的这场战斗中,东北军就牺牲了一千五百多名官兵,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反扑的时候没有收住脚,倒在了美军步兵的枪口下。
当然,东北军在阵地战中的损失还不算大。
持续不断的轰炸与炮击,才是东北军最大的威胁。根据东北军的作战记录,当天死于轰炸与炮击的官兵就有将近四千人,是阵地战牺牲官兵数量的两倍。如果算上在后方提供后勤保障的民兵与武装平民的话,这个比例更大。
虽然当时伤亡的不全是第二十六集团军的官兵,但是第二十六集团军的损失也不小。
打到中午的时候,支撑着整条防线的那个坦克营就因为损失过半,以及美军无人攻击机的威胁太大,不得不在午后的那场战斗中,也就是美军集中力量掩护遭到伏击的步兵部队撤退、无法监视整个战场的时候,从前线撤了下来。最终回到后方的,只有十三辆坦克,而且其中两辆因为观瞄系统被炸坏,无法参与后面的战斗。
失去了坦克营的支撑,第二十六集团军设在天津主城区外围的防线就没有多少意义了。
这也可以理解,要想用步兵守住战线,要么有足够坚固的防御阵地、要么得依靠同样坚固的建筑物,而在京津塘高速公路外围,既没有足够坚固的防御阵地、又没有足够密集的建筑物。
受此影响,第二十六集团军在当天下午就撤了下来。
随同第二十六集团军作战的两个新编集团军也在傍晚之后,从前沿阵地上撤了下来。
这个时候,美军并不知道第二十六集团军已经主动收缩了防线。
虽然当时美军出动了十多架无人飞机,密切监视着战场上的变化情况,但是在美军主动停止进攻之后,部署在战线后方的民兵与武装平民迅速压上,为前线部队运送作战物资,战场上的情况非常混乱。更重要的是,主力部队的官兵与民兵的装束完全一样,而且都是以小股部队活动。在撤下来的时候,主力部队的官兵还带上了空的弹药箱等物资,使得美军很难做出准确判断。
事实上,美军也没有料到,第二十六集团军会这么快就收缩防线。
要知道,在白天的战斗中,第二十六集团军的表现非常抢眼,甚至一度让帕特里奇直接向前线指挥官下达命令,部署战术进攻行动。加上美日联军并没取得重大突破,第二十六集团军仍然有能力利用外围防线阻击敌人,没必要在这个时候撤下去。
显然,第二十六集团军在这个时候撤下去,肯定有很重要的目的。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第二十六集团军主动收缩防线,除了避免在主城区外面消耗太多兵力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那就是把美日联军的主力部队引入主城区,再用部署在后方的装甲师发起反击。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直接的战术。
只要能让美日联军把主力放到前面,并且在主城区的战斗中无法脱身,第二十六集团军的装甲师就能在侧翼反击中得手。
比如在午后的那场战斗中,如果第二十六集团军及时投入反击部队,就能收到更大的战果,而不是让官兵顶着弹雨,在战线正面进行反扑。
问题是,这样的战术,也太正常、太直接了。
虽然在最初的时候,美日联军并没有预料到,毕竟连帕特里奇都认为,在美军主动停止进攻,撤出主城区之后,第二十六集团军的主力部队又回到了外围防线上,准备继续利用外围防线抵抗美日联军,但是只要战斗打响,发现第二十六集团军已经主动收缩防线之后,美日联军的指挥官就会判断出第二十六集团军的战术意图。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当天晚上,美日联军再次发起进攻。在只遭到了非常轻微的抵抗之后就突破了京津塘高速公路外围的防线,再次杀入天津主城区。没过多久,美军前线指挥官就得到消息,守在外围防线上的只是一些民兵与武装平民,并不是第二十六集团军的作战部队。
当时,美军指挥官并没反应过来。
在他看来,经过白天的战斗,特别是美日联军的狂轰滥炸之后,第二十六集团军设在天津主城区外围的防线已经失去了防御价值,所以第二十六集团军退到了外环线,在天津主城区的边缘建立了新的防线。
问题是,随着美日联军推进到外环线,仍然没有遭到顽强阻击。
通过审讯俘虏的战俘,美军指挥官得到了同样的答复,即第二十六集团军的作战部队已经撤到了主城区里面,守在外面的都是民兵与武装平民。
这下,美军指挥官意识到了危险。
事实上,连帕特里奇都从这些不太寻常的征兆中嗅到了危险。
二日凌晨,帕特里奇亲自电铃美军前线指挥官,要求各路进攻部队至少留下一半的装甲力量,并且严密监视战场两翼,特别是北面。如果第二十六集团军要发起反击的话,藏在主城区里的那个装甲师最有可能从北面杀出来,绕到美日联军的战线后方,将突击部队与支援部队分割开来。
这个时候,装甲师已经从北辰区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