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方面看重林子轩的创作才能,另一方面觉得林子轩写的剧本都是以小博大的类型。
像《渴望》和《编辑部的故事》都是室内剧,投入的资金少,但产生的效果非常好。
领导就喜欢这样的下属,最好是不花钱还能办成事的那种。
这次林子轩给了他一个大惊喜,《京城人在纽约》的预算是15o万美金,他刚开始以为是后面的单位写错了,应该不是美金,那样才科学。
但当他看到电视剧要全程在美国拍摄的时候就意识到没有错,预算的确是15o万美金。
他算了算,折合85o万,这笔资金够拍八部《渴望》了,上面还有李虹的签字确认。
你们电视艺术中心的人疯了吧?
在这个年代,华国的外汇储备并不富余,不是说没有,而是都要用在刀刃上,比如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购买紧缺的医疗器械,还要大量投入到科研领域。
用来拍摄一部电视剧,这种想法未免太奢侈了一点。
他心里这么想着,随手翻看着剧本,他倒要看看什么剧本值得如此高昂的投资。
吴振辉看完剧本,对这个故事有了初步的认识。
除掉一些突出资本主义优越性的段落需要修改外,整个本子的质量很高,重点是通过这个故事展现了华国人在美国受到歧视,辛苦求生,最终梦碎纽约的全过程。
这个剧本完全达到了他的要求,如果能拍出来的话一定会对国内的人有所触动。
只是一想到那个15o万美金,他就有点血压上升。
这笔钱电视艺术中心肯定没有,华国电视台估计也不愿意出,总局拨个一两百万没问题,八百多万就说不过去了,就算他愿意拨款,上级领导也不会批下来。
那么,该怎么筹集这笔资金呢?
林子轩没有让吴振辉为难,他在筹款一栏中提出了几条建议,比如从银行贷款,或者找赞助商拉赞助,还有民间集资等等。
这些都需要华国电视台或者总局的配合,要让投资人和银行相信这会是一笔赚钱的买卖。
如果华国电视台承诺会购买这部电视剧并在电视台播出,就会给投资人信心,如果总局愿意为这部电视剧担保,银行就可能贷款。
吴振辉想了想,现在的政策尚不明确,还是不要引入民间资本的好。
银行贷款倒是个好主意,只是这部电视剧能收回成本么?到时候怎么还贷?
找赞助商拉赞助可以尝试,不过应该没有哪一家厂商会拿出这么多钱赞助,要不然就多找几家赞助商,这样或许就能凑齐拍摄的资金了。
吴振辉觉得以后的电视剧拍摄都能通过这几种方式来解决资金的问题。
“咱不是给他写了好几条筹钱的建议么?总有一条管用吧。”冯晓刚期盼道。
“我觉得咱们以后要向社会找资金,不能再依靠上面拨款了,要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展得起来。”赵宝钢提议道。
“说的也是,我有个不好的预感,恐怕咱们是自作自受,到时候筹钱的任务还是会落到咱们身上,跑银行拉赞助都要咱们自己去跑。”林子轩猜想道,“这就是领导动动嘴,下属跑断腿。”
正在这时,艺术中心的电话响起,正是找林子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