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爷,叔爷,这不是您的错。这是意外,您……”罗家的亲人,立即过来安慰着他。
罗老头双目泪花不断。他想起来了,他也记起来了。他自以为他很有经验。就把村子中相信自己的人组织了起来,让他们一起去灭鬼,杀妖。
最最重要的是村长就是他的儿子。
儿子搬出了村……他为什么会不记得?什么时候搬的,又搬去了哪里?
罗老汉隐隐约约想起了什么,但他宁愿没想起来。就当一个一无所知的糊涂老头子。
罗老头叹了口气:“大人们瞧见那个大湖没有,就在几年前,这湖里突然就冒出了一只大妖,村子里人去湖里捕鱼,还有在湖边洗衣洗菜的人不知道被水妖吃掉多少,没有十几,也有二十几位了,我都记不清了,每个都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
罗老头想起了很多,也记起了村子的繁华。他们这大湖村以打鱼为业,每天都要向汴京送鱼货。
汴京是个几百万人的大城市,每天的物资消耗都非常惊人。每天的新鲜鱼虾,捉的都不够卖的。所以村子很是繁华,直到几年前……
“那个湖可以详细的和我说一说么?”沈石问道。
“当然,当然,如果大人们感兴趣的话,如果大人愿意帮忙,或许运气好就能被哪个高人听见,来大湖村把这妖怪给收了。”提起湖里的妖怪,乡老就一副愁容满面的样子。
悲伤,已经过去了。他已经伤心的忘记了几年的记忆。现在想起来了,当务之急只有一个,就是不管水中的是什么,都必须除去了。
看一看吧!不过几年光影,他们这村子破败成了什么样子。如果再这样下去,这村子说不定就完了。
其他的村民也是一脸的哀愁和无奈。
别人都说家丑不可外扬,可是大湖村已经过不下去。湖中有怪,他们不能打鱼,也就没有什么生计。再这么拖下去,怎么得了。
而且官府也已经好久没派人来过了。这一回,好容易来了,自然是要牢牢抓住。
对大湖村的人而言,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他们真的是一切的一切都努力过了。官府的法子,他们试过;自己的命也拼过。
本来他们以为村子就这样了,也许会就这么毁了。他们默认“村长家搬走了”,其实又何尝不是他们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搬出村子。
然而,一个村子想搬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必须要让官府同意才行。
然而,官府又怎么会同意搬迁村子这样的大工程。
第一任县令还是一个做事的,让村子凑钱请和尚请道士,一直请到其升迁,便不再过问。
而接任下一任县令到来后,一切停止,一切不再过问。他拿大湖村,直接当成了不修的县衙。
著名的北宋城市风情画长卷《清明上河图》画了一百余栋楼宇房屋,包括酒店、商店、茶坊、旅店、寺院、医馆、民宅等等,最气派的建筑非“孙羊正店”莫属,这么多建筑物中,也找不到一栋可以确认为官署的豪华建设,画中城门口有一个三开间的平房,算是《清明上河图》长卷唯一画到的一处政府机关——税务所,但这个税务所看起来也很简朴,跟普遍平居差不多,比起临街的酒楼商铺来,逊色多了。
第266章 混乱的记忆,还是故意
后来成为南宋都城的杭州,州衙更是破败不堪,实在不像是官府办公的地方。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苏轼到杭州担任通判(相当于副市长),发现州衙的屋宇“例皆倾斜,日有覆压之惧”。杭州曾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首府,其时“官屋皆珍材巨木,号称雄丽”,但入宋之后“百余年间,官司既无力修换,又不忍拆为小屋,风雨腐坏,日就颓毁”。地方官只好在这“颓毁”的州衙内办公、生活。苏轼当了三年杭州通判,任期满另迁他州,期间未能修缮州衙。
这也就是后来的“官不修衙”的惯例,这一惯例延续至后来的明清时期。
旧时“官不修衙”的惯例虽有种种弊端,比如可能导致地方官产生因循苟且、得过且过的习气,像杭州官衙那样破败到时刻有倒塌的危险,更是“不正常”。但“官不修衙”背后那种体恤民财、民力,以及将教育预算排在修衙项目之前的传统执政理念,毫无疑问属于永不过时的价值。
一如这大湖村的事,闹鬼,闹妖……
不管是哪个朝代都是不会受到提倡的。官员们的做法通常也就是拖,拖过自己的任期,然后传给下一任。而下一任瞒,瞒到自己的任期结束。反正这是上一任的问题,不是他们的。
从他们的角度想,他们处理不了,也就不再处理,等其自然结束,这事没毛病。
一如一些官儿对受灾的态度一样。基本上是能瞒就瞒,直到瞒不过去了。
倒不是说他们有什么阴谋诡计,只不过是比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们更愿意无病无灾的“太平盛世”。
不出事,他们都是甲优的好同志。一旦出了事,能评个中庸,已经是他们朝中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