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聊斋仙洞 > 第131部分(第3页)

第131部分(第3页)

总之,道家传承不易,稍不留神,便断了传承。所以哪怕是在朝为官的道士,见了天师一脉也是分外的亲切……这是组织的人,这是娘家的人。

张天师要见皇帝,他们立即代为安排,比走朝廷正常流程快的多的多,见到了赵祯。

“在下龙虎山第……拜见人间圣人。”张天师到底是传承千年的大教,一张嘴便知道老赵家喜欢什么调调。

赵祯听了,心中大喜。老赵家就喜欢人夸自己,比如什么天命啊!什么圣人的。听着便开心。

圣人这名号,如果是他的大臣上的,那没什么用,必须是道家上的才有用。一如大青果的老娘们儿,老佛爷的称呼,只有佛门认可了,才正宗。

听张天师称自己圣人,赵祯连坐都坐不住,急忙起身,笑着回礼道:“天天大驾光临,区区天子不敢称大人,还请张天师称呼我官家即可,听闻天师有要事见我,不知是何要事?”

好在赵祯是要脸的,没敢承认“圣人”的称呼,只选择了假家。

“官家客气了。”张天师自然他没有为赵祯上圣人尊号的意思,他只不过是客气了一下。既然赵祯不要,他也没有勉强。

如果他要了,怎么办?

要了就要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反正要“圣人”称呼的不要脸的也不是一个两个了,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至于当不当的起?呵呵,自己难道没点儿A数与C数。

但凡要这称呼的活人,就没一个当的起的。只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证明了人的无耻罢了。

“张天师,请,里面已经备好酒席,就等天师入座了。”官家说道。

先开宴,有什么事,饭桌上谈。这可不是住何人都能有的待遇。

皇宫的饭从来吃不好,但却是人人都想要的。

张天师客气说道:“怎么好劳烦官家摆酒席等候。”

“若是旁人,我这酒席定然是不会摆的,但时天师的话,这酒席我还非摆不可。最近这汴京可不太平,如今天师大驾光临,岂能不摆酒开宴相迎。”

官家说道:“来,里面请。”

张天师见此也就没好推脱了。

皇帝这是有事相求。他只希望赵祯别向他求什么长生之术就好。

像他们天师家,千年以降,除了第一代天师在东汉桓帝永寿元年九月九日,在四川云台山(今苍溪县云峰镇境内)中,玉皇大帝派遣使者持玉册,封张道陵为正一真人,他在逝世前授给长子衡斩邪二剑,叫他要驱邪诛妖,佐国安民,世世由一个子嗣来继承他教主的地位。嘱咐完毕,张道陵就和弟子王长、赵升三人一起升天而去。

注意是“玉皇大帝派遣使者持玉册”,也就是说天师道是没有真正的长生术的,是玉帝的抬举。

除了玉帝的那次抬举之外,天师家……呵呵,自己是第多少代来着?

说白了,长生术,没有。我还想要呢。

这也是天师们为什么不愿意上京的原因。毕竟但凡权在手,全他妈的想再活五百年。

然而,你大爷的,你这是在揭是伤疤,你知道不?

我们代代天师,哪一个不是张天师的后人,我们还想长生呢?但是自家先人自从上了天,是完全忘了自己下界的儿孙了。

那最初的几代人,哪一个不认为自己的父亲、爷爷,又或是太爷爷、祖爷爷的一代天师会来接自己。

他们等了一年又一年,一直等到死,甚至是编出了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借口。

甭管别人是信不信,反正他们到死都是信的。

第325章 皇帝天然的掌权心

知道天师要来,赵祯很是准备了一番。他平日里的扣巴,夜里连碗羊汤都舍不得喝的赵祯,这一回展现的是帝王礼乐。

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礼和乐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完整有序的社会政治文化制度。

礼,原本是古人事神祈福的一种原始宗教仪式,在这种仪式上,献祭、颂神、祈福的各项活动都按照一定的规程进行。西周初年,经过周公等人的改造,礼便从宗教的制度转换成了基本的社会典章制度,规定着贵族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周公“制礼作乐”。据《仪礼》记载,周初的礼,内容有十七项,包括士冠礼、婚礼、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聘礼、朝觐礼、丧礼、祭礼、凶礼、军礼(行军,出征)、宾礼等。

迎接张天师的便是宾礼。

迎宾殿,恢弘大气,雄伟非凡,大显皇家气派,里面还有妖娆动人的舞女起舞,悦耳动听的歌乐之声飘来,四处更是香气弥漫,烟雾寥寥。

这便是乐。乐原本是一种辅助性的原始宗教仪式,是古人将“颂神娱神”的愿望以舞和乐的形式“送达天听”的手段。周初,经过周公等人的改造,乐便成了人们在宗庙中,在族长乡里之间,在父子长幼闺门之内等等社交场合沟通情感的基本方式,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唤起血缘亲情,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亲近感,从而化解因为礼的等级化、秩序化而引起的种种对立感和心理矛盾。荀子把乐的这种功能恰当地称之为“和”。

如果是个没什么传承的人见了这场面,真的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了。

但张天师是个有传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