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黄水 绿水 > 第14部分(第2页)

第14部分(第2页)

“咣咣!”炮管往后轻轻一座,声音号恐怖,几乎就是钢管炸裂的声音,让人心惊。

“咣咣!”又是两发!一股刺鼻的火药味飘进了驾驶室。

“导航观察弹着!”

“远弹!”

“1号10号叫,我看你弹着好!”

“只要不是危险弹着,他都说你弹着好!”首长这个时候还不忘调侃。

“咣咣,咣咣,咣咣!”这下连续了。

“把嘴张开!”钱佳捂着耳朵说。

“这下怎么样?”

“近弹!”

还真能看见水柱回波,我忍不住凑过去,对主炮的兴趣也降低了,视觉效果比副炮还差,火都没有,声音还特大,味道现在不仅刺鼻,还有一股腥味!

“咣咣,咣咣,咣咣!”

我的心也惊的一上一下的,“咣”一声,全身就跟着一颤,但眼睛死盯着慢悠悠的05批,果然,还真有几个小点,紧贴着05批,很快就又消失了。

“夹弹!”

“试的不错吗,老吴!”

“咣咣,咣咣,咣咣!”

“咣咣!”

没了。

1

1

回家的时间一直拖延,昨晚就在虾峙门北锚地过的夜,至于原因是因为大雾了,昨天上午的主炮对岸应用射击也因此取消,当时编队辛辛苦苦航渡了两个多小时才到南渔山——我们的专用靶场,最后是扫兴而归,最近油价又涨了,好浪费!而昨晚的日子也不好过,舰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加西莫多的角色,每隔一段时间就敲一下雾钟,目的当然不是报时了,为了显示存在,提醒地方的冒失鬼。导航更是紧张,不仅要观察舰位,一有谁过来抛锚,还要密切监视,就怕它在我们附近抛锚,而且这里不是海军专用锚地,不像点灯山,碍事就让它走人,不然就叫海事过来。这海事,确实牛的很,就相当于路上的交警,营区内的纠察,没人敢惹,有时在锚地看到一丁点大的小艇,闪着警灯,到处招摇过市,很是嚣张。但是在这里,他可不管你了,这些家伙一抛锚就不再动了,怎么叫都不理你,这也是副长就寝前特别强调的。当时晚上的更勤人员都被叫了上来,巡逻更、航上内舱、海上住舱、锚更,当然也少不了我们和信号,满满的挤在驾驶室里。

起锚的时间一直推迟到八点,各舰自行和平,本就离虾峙门近的131发挥它的速度优势,一路狂跑,我一看雷达——28节,而对它来说这个速度是轻而易举的,可惜现在它不属于这个时代,我们也懒得和它拼速度,但我们谨慎的太多了,节——单车进一,回家都不积极!很快131通报,说口子的地方能见度很好,驾驶室里又拿这个家伙取笑了一阵,也许是平衡一下没有击落拖靶的失落吧,我突然觉得,这老兵的艺术可以推广到前面这个不服老的大驱上,也许我应该改变对它的看法,我也不是个唯装备论者,为什么也会有这样的偏见,是个问题。

班长旁边围了一群人,雷声业务长也在,就怕有什么闪失,海图室的1290也被航海霸占着,想看一下雷达都没机会。舰首的瞭望更恰好能看到,黑乎乎的一个影子,真辛苦他了,其余的就什么都看不见了。能见度确实不好,舰上已经发了雾中航行部署,真不知道没有导航雷达之前的舰船是怎么过来的,班长似乎并没有因为不信任而感到不满,嘴上忙个不停,不断给一些不懂行的机关人员扫盲,这是舰首线,这是电子方位线,这是矢量线,表示速度的……这帮只会在会议室吃着540最好食物的家伙!

因为大雾,海上安静的很,没要紧事的都抛着呢,驾驶室里也是,首长们都正襟危坐起来,除了围在班长旁边的。前后都没地方可待,我干脆到外面的耳台上,右舷的瞭望更是小柯,也没理我,也许现在也不是聊天吹牛的时候,方位仪前后的盖子已经盖上了,反正派不上用场。昨天晚上和钱佳一起值凌晨两点到四点的导航更,有回家的支撑,现在也不觉的累,眼前的景色还是很不错的。袅袅的雾气贴着淡蓝的海面飘洒,那条回家的门槛还没有出现。我扒在护墙上,享受这我喜欢的凉凉的感觉,就像雨后,不,那是以前的想法,更像是夜晚的海上才是,才会有这种可以消灭浮躁的安静与清凉。而从这个角度,前右副炮又有一番不同的风味。好美的炮,我止不住赞叹起来,丰满圆润优雅,内外兼修,完全没有远观时的小气,后面的切圆角矩形盖还开着,那是抛弹口,这是我最喜欢的火炮,不管是从美学角度,还是从性能角度——即便是用我不看好的弹链供弹,它的射速也能达到每分400发,唯一让我感到窒息的是,这炮居然有三种使用模式:自动、半自动、手动,有必要这样吗,用雷头的话说就是这炮永远都不会坏。主炮也是这样,这我可以肯定了,昨晚问了一个枪炮的班长,当时他是海上巡逻更,跑到驾驶室里偷懒,恰好满足了自己一把,我也就原谅了他,也因此我才明白班长为什么说踩了,原来手动模式是用脚击发的,而且不管是什么情况,炮塔里都要有人的,一般先是自动模式,系统出了问题才用半自动与手动,这才让我稍稍安慰了一下,不然和老“江湖”有什么区别。

但是我还是有担心的,就是这个弹链供弹。出海前,我看见副炮班在前甲板用一个和你简陋也应该很实用的玩意将炮弹压到弹链上,好几个人忙乎着,炮弹拿在手里玩的一样——弹药是散装在一个立方体包装箱里,墨绿的包装,不然和伙房的竹笋没什么区别。就是速度太慢了。平时训练还好,就压个几十发,这还好说,还可以提前准备,要是压上个几百发不就惨了,而且这是一个多长的弹链啊,还要不出问题。射击间隙,及时快速补充弹药也是个问题,要是以这种模式射击,这么大的理论射速似乎很难达到,尤其进行反导作战,持续高密度的射击极其重要,不然和手动的老炮没啥分别。似乎这炮也只有一个弹鼓,如果和老毛子的130炮那样,搞上3个弹鼓,射速、可靠性、持久作战能力都能上一个台阶。不过自我上舰以来,在训练中从未听说过反导这个词,而且这是个分秒必争的时代,太多的口令除了过程上的流畅,快速反应就谈不上了,而我们是经过信息化加改装的,装备从硬件上没得说,拥有完善的内部和外部信息系统,可我看到的还是口令满天飞的训练方式,记得新兵连时在入门读物《水兵指南》上就看到,有的舰指挥流程已经不是线性的按级下达模式,而是从舰指挥所直达站位,多快,想象一下都呼吸舒畅。还有一点,就是雷声部门已经改称情报电子战部门了,这是个了不起的与时俱进的进步,看到了信息化建设对体制的影响,可是至少我们还不是,也许更新的舰已经实现了,054,052B,052C?

哦,看的我眼都晕了,水泛黄了,夹着白浪花,还有眼前圆润的炮塔,不过这颜色让人亲切,围在舰体周围,能见度变好了。不过很快我开始后悔自己刚才的想法,的确没有人会介意回家,问题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回家,谁都希望自己是锦衣还乡,而不必是内疚与失落。我的最终理想是一座农场,也许在土地分散的农村还不现实,但这个最终理想还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也许暂时的离别,是为了更好的回归,这是成长所必须的,虽然这是艰难的一课,并且是必不可少。我对刚才的心理感到不好意思,太小气了,这样的人没有多大出息,我的信仰也应该这样,但说到底还是我这样人的问题,主观上要有这个意识,也许这需要一个不算太长但也不会太短的时间,螺旋的发展过程,这样的例子的太多了,因为身边就有个案例。

这型舰是90年代初期建造的,反映了当时国内的最高水平,完全国产,并且是第一型满载排水量超过两千吨的护卫舰,而另外一个事实是,我的她空载排水量还是没有超过两千吨,多么令人失望的现实,理想中的她还是有瑕疵,但现在的坦然并不影响我对她的继续崇拜,尽管如此,我还是更愿意强调和认可前一个事实——第一型满载排水量超过两千吨的护卫舰,请原谅我的虚伪和阿Q!并且与许多其他第一次相比,例如第一艘同时集成了对海导弹、对空导弹、舰载直升机的护卫舰,第一艘走出国门的护卫舰等等,我的她还有一个易被人忽略的第一次:第一次在实践中引入了隐身概念。如果想到从该型舰的论证时刻开始,到“江南四剑客”的*登场,前后将近20十年,20年!我的历史也就这么长,而且这段时间基本上和我的存在史是重叠的。那么这个结论是明朗的,只是需要耐心,这又让我想起了那句老话,军队要忍耐,忍耐,这几乎就是这个民族的劣根性,我也不例外,好处就是不用花上五百年才能打穿通向外面世界的通道。

从现在掌握的信息来看,完全国产是没得说的,但这是物质层面的,我总觉的这型舰有些英伦血统,如果从时间上看,这是完全合理的,80年代初的时候我们与英国有较多的交流,包括后来不了了之的051升级计划,桥楼设计也是21型与22型舰的典型外部特征,而圆弧形的驾驶室几乎就是照搬,而这型舰的设计论证时间基本上是又与23型舰相近,所以上面又出现了23型舰的影子,最为明显的就是刚抬头的舰艇隐身概念。对于修长的桥楼设计我是赞不绝口,在限制主尺寸的镣铐下,容纳新增的电子设备是个难题,这需要更大的空间,这一点我深有体会!舰上的每间工作室都有一组机柜,这些玩意重量不大,就是占空间,光360雷达就有好几个舱室,除了有一大堆机柜和显示器的工作室,还有个备品室、机组室,海图室后面还有个高频室,那是发射机的窝,我们的发射机也在里面,但完全可以忽略,还是挂在舱壁上的,其余的全是360的瓶瓶罐罐,眼花缭乱。其他各种设备的情况也差不多,都有体积不菲的机柜和人机界面。与桥楼设计相对应,如何降低重心是要考虑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压缩上层建筑,我的她也是这样,如此加加减减,舰内空间还是增加的,而且顺便的好处与舰艇隐身不谋而合,而且不仅如此,为了把这个概念凸显的更为明显,上层建筑继续做了优化,和23型舰一样,上层建筑都有一定程度的内倾,这一点在驾驶室附近最为明显,外板都有明显的内倾。

对于这一点,最鼓舞人心的是这种意识,而不是效果,说到底,这只是一种实验性的尝试,虽然到现在我都不看好大中型舰艇的隐身设计,这几乎与“由海向陆”的思想是对立的,隐身对于舰艇自身来说,对海上的决斗更有意义,不过这已经是罕见的场景了,几乎只能从电脑游戏中找到大舰巨炮时代的峥嵘,现实是海上决战已经过时,即便是马汉也阐述过这样的观点。而判断目标的依据不仅是回波特征,航向航速、出现时机地点等等,这是我新学的,从《雷达勤务》上——这是本很好的专业入门级教材,虽然很老,已经很破旧,蓝色的封皮已经覆盖了很多层透明胶,这其中有我的贡献,但这并不妨碍它是一本好书,尤其是很多的经验总结,很实用。而且还有一个我刚刚理解的一点:上级通告——这一点很重要,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还是将来,尤其在信息化条件下,特立独行的浪人不是主流,虽然我一直这样自号。总之这些足可以判定目标性质,而在战时,对于闯入交战区的任何非己方船只没有人想去费时费力的临检拿补,而对进攻性的“由海向陆”战略,这一点几乎是毫无必要,都到人家家门口了,还要扭扭捏捏遮遮掩掩干嘛?而事实上,这种本身就不明显的隐身效果,又立马被惯性或者习惯力量给抵消了,舱面上的各种增加雷达反射面积的附属设施随处可见:锚机、系缆柱、导缆孔、栏杆、水龙带框、水枪、太平斧、上下的斜梯、舱壁上的横向扶手、密封的电话箱、防化装具盒、通风的百叶窗、突起的水密门、大个平整的工具箱、信号旗箱、温度计箱、驾驶室顶令人茫然的各种天线、还有同样让人困惑并且眼花缭乱的桅杆,还有遍布全舰的水幕喷淋系统的管系与闪亮的铜质喷淋头,眼花缭乱的让人窒息。

最让我感到轻松的消息是钱佳告诉我的,是支队的两个大队——护卫舰大队被撤销了,这是没几年前的事,当时支队两型护卫舰各编成一个大队,驱逐舰是支队直属,这样自然每个大队又要有一套齐全的机关,四个部一个不能少,大小也是个团级单位,放到陆军,见了团长就得叫首长了!想起来真觉得走运,幸亏那时候没来,要是那样,我一定会窒息而亡,这么臃肿的机构想象一下都觉得费劲,现在多好,精简的好,老早就说过了,“部队要整顿”,“肿、散、骄、奢、惰”,精辟啊,现在还有很强的指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