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戏是根据冯骥才小说《神鞭》改编的电视剧。姚晨说:“我虽然是女一号,但因为我是新人,完全享受不到女主角该有的待遇,我这个女一号是挂名的,简直连打杂的都不如……”
尽管如此,新人姚晨却一点也不怯,拍戏时依然较真,“哪怕会得罪人,该说的我还是会当面说——我让你舒服了,但戏糟了,这可不行。当然,我那时候不成熟,很多看法也片面,因此最后意见也没被采纳。只要导演不管我说得对不对,先听了之后再婉转告诉我我的错误,我完全能接受。”
“堕落”去演情景喜剧,红了
杜拉拉的奋斗:兼任上海总部行政经理;大展身手姚晨的奋斗:接拍《武林外传》,开始走红。
“一次我去云南元谋,那是穷乡僻壤,山上只有一两户人家,结果他们看到我,直喊‘排山倒海——’我很惊讶,对着山头向他们直喊‘哇——你好厉害’。我这才知道,的确有很多人认识我了。”
看一个人是否成名,有一个标准是是否会被狗仔*。姚晨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是在北京被跟踪了三四天,毫不知情,登出来的照片把她的家曝光了,“看到那张我在窗口打电话的照片时,我手脚冰凉”。第二个故事,则是在大街上,“我没吃饭,饿得要死,拎了个破塑料袋准备吃里面的火烧。助理怕我被拍,让我别吃,幸亏忍了没吃——第二天就被报道了,如果拍到我狼吞虎咽吃火烧的照片,天,那肯定丑死了。”
这一切,都是发生在《武林外传》大热之后。《武林外传》的人物和故事,起源于尚敬拍《都市男女》时和演员们边吃盒饭边聊天的过程,而和尚敬结缘,则是一个“恶俗”的故事,“我陪一个同学去面试,结果要了我。天哪,我居然要去演情景喜剧,当时觉得自己挺悲壮的,为生活所迫都沦落到这个份儿上了。”《都市男女》之后就是《武林外传》,“稀里糊涂的,谁知道《武林外传》会火成这样,那时候,好多人都还不愿意演情景喜剧呢。”
回到舞台,演一个喜剧杜拉拉
杜拉拉的奋斗:升任人事行政经理;姚晨的奋斗:选择剧本的空间大了。
姚晨在北电读书时演过话剧,演的角色是《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人、《暗恋桃花源》中的云之凡……等等,怎么好像和姚晨现在的形象截然相反呢?
她哈哈笑:“都是些特装、特严肃的角色。别看我现在这样,那时我演戏可出名了,传今晚有姚晨的戏,连外校的都会跑来看。”
可如今,她却为《杜拉拉》愁得脑袋一个变成两个大:“以前一学期排一个话剧,现在只有一个月,还叫做商演。第一天拿到剧本,回家一看我就失眠了——这些没人性的,就尽在别的地方使劲,我的角色一点都不好玩……”目前,剧本还在边排边改中,并给杜拉拉加上更多喜剧成分,“是积极向上、乐观的,而不是教你削尖了脑袋怎么对付别人。有时候,你越这么做,反而离你的目标越远。我和杜拉拉不同的,应该就是这一点——我是个极其没有目标的人。”
姚晨的身边,有什么白领朋友可以指点她白领生活的吗?她说:“有,我的同班同学,就是我陪着去和尚敬面试的那个……现在她已经挺像白领的了,规规矩矩,离演员的感觉越来越远了……”
赵赵看闲书《杜拉拉升职记》
《杜拉拉升职记》先在网上看,两天就看完了。谈不上文采,但真实,真就像白领盆友(朋友)面对面和我聊天,快人快语,干净利落,有理有据,不服不行。语感、常用语、节奏,全对。我对畅销书一贯有点偏见,看谁在榜上,就懒得看了,要过个一年半载才愿意拿来扫一眼。这本好,畅销得有道理。杜拉拉可爱的基础是能干、不自恋,事业观恋爱观还真有粤女的务实劲儿。我向好多外企的盆友推荐让他们好好学习学习,甚至还一脸怀疑地问:不是你化名写的么?看对方愕然,心里更升起大大的问号。
《杜拉拉2年华似水》
《杜拉拉升职记》中,杜拉拉似乎把爱情放在不很重要的地方。对一个爱情的发生发展,都有非常实际的考虑:是否影响事业。分手也干脆,受不了拎不清的状况。2中索性没有爱情,倒让人看出女孩气了。1是摆出个硬扎扎的架势,有点像小孩装大人。2中很多事遇阻,不再是有斗志就可以取得理想的结果。不谈爱情,因为旧有的太根深蒂固,原来是长情,日中无爱,天天午夜梦回,爱情简直附体。也可以说没有遇到新的好爱情,但选定了的就舍不得忘,还是老实人。
里面有些别人的爱情。60后的,80后的。可能写的时候也就随机选取手边熟悉的案例,并不是特设的典型性格。不是所有的60后阴郁的心田都渴望美女的滋润却又生怕程度太深带来各种影响,也不是所有的80后都二得盲目冲动但有狗屎运。一个这样的时代,充斥各色人等才应该。
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总结,杜拉拉愿意,且忙不迭地把经验与需要的人分享。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作者务实却古道热肠的广东面孔。广东好人。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张辉:润物细无声
——评《杜拉拉2华年似水》
一向以为,中国的白领阶层是一个特殊的阶层。因为它对于中国,更多的是舶来品,是历史长河中新的浪花。曾几何时,中国社会中是没有白领的。孩子长大了,顶父母的班,或者在家庭的安排下进入一个单位,继承了家庭的人脉,做一份一辈子的工作。这可能就是那些大我7-8岁的人的一生。白领阶层即使在今天,也更多地存在于中国的一线城市。光阴荏苒,等到我们毕业了,一下子闯入的是一种新的、激荡的生活。没有父母的经验可以传授,没有以前的知识积累。能够获得我们充分信任,并一起探讨职业发展和未来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我们对这样的人赋予了一个称谓:好朋友,知己。
作为一名在职场沉浮了七载的“老白领”,当我打开《杜拉拉升职记》仔细阅读的时候,一些似乎曾经经历的场景,一些似乎自己曾经也说过的话语在书中缓缓地流淌,不由得会心一笑。我想这本书之所以广受好评,可能它是可以和新入职的白领进行处世哲学和职业发展探讨的书,是白领的“朋友”和“知己”。
《杜拉拉升职记》这本书的成功不在于描述了职场白领的生存智慧,不在于描述了一个爱情故事,甚至也不在于一个鲜活可爱的主人公——杜拉拉,而是在于它把白领们的职场遭遇、典型困惑用一个个小故事串连起来,并间以简单的总结和阐发。读者或者于心我有戚戚焉,或者醍醐灌顶,甚至或者是表示不认同主人公的处理方式,但是谁也不能否认,《杜拉拉升职记》把普通的道理蕴育在了白领们准真实的生活之中。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我想到了这句人人能颂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其实这句诗曾经是我的座右铭之一了,我常常思索如何才能更好地适应一个公司的文化,如何才能和各种各样性格的同事们搞好关系,得到的结论是:仅仅拍马屁是不够的,同样仅仅努力工作也是不够的,甚至即使你是才华横溢还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如何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小环境为我们发生改变,如何影响你周围的同事去认同你,去认同你的工作。靠说教?我们已经过了“政工干部”的时代;靠事事争先?难免被扣上一个有野心的帽子;靠处处吃亏?岂不闻“升米恩,斗米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靠人格或者说靠人品,靠亲和力。通过日常接触的一点一滴的细节,展示出你的人品,慢慢地去影响他人。职场做人至高的境界应该是如同春风化雨,不知不觉地影响了他人,影响了周边的环境。因此“润物细无声”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对人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最高境界。《杜拉拉升职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在DB,以主人公为线索,把白领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碰到的一些场景引出来,并描述了不同的人的解决方式,在行文中让人不知不觉地加以评论和总结,使得读者更容易认同它的观点,也更容易去继续深思这种观点是对还是错?对于读者的职业生涯有什么启发。
举个小小的例子吧,《杜拉拉2华年似水》中有一个总结:基于事实沟通,说“你迟到一小时”,不说“你没有时间观念”。这个道理基本上大家都懂,但是印象不深刻,我们能够理解这种表达方式的内在原因,以及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能够应用这个方式去表达吗?书中通过杜拉拉出差开会,以几个人的讨论过程中不经意地引出了这个结论,使得读者印象深刻,既容易接受,又不容易忘记。而且在这个小段落中,除了这个结论还有一些其他引人思考的总结性话语,例如:“我在认真地听你说话,销售要善于倾听嘛,听比说还重要”;“这管理培训生项目本来是工作,怎么搞得要利用私人交情才能逼着陈丰接下来,像是勉强他来帮自己私人一个忙了”;“一堆人当中陈丰单和田野碰杯并不奇怪,这叫‘给面子’,属于一种常见的简便易行的‘激励’手段,还可以起到‘区分不同业绩表现’的作用”;“你不能留下任何关于他人的文字记录,假如这些内容是你放到桌面上讲出来会感到尴尬的”等等。均是职场的为人处世的重要总结,书中以小故事的方式把这些重要总结行云流水地串连在一起,让人很容易记住和加以联想阐发——“我以前做的某某事是否符合这个原则?”
说了很多赞扬的话,《杜拉拉升职记》这本书当然也有不足之处了。在作者自序里面,作者这样提到:“希望这本小说,能够对人们的生活有一些超越职场规则的现实意义。”我想,这应该是本书的定位了,但是作者在这本突出现实而且意义也在现实的小说里无法避免地加入了一些超越现实或者是违背现实的元素。这不能不成为一些小小的遗憾了。例如在《杜拉拉升职记》中,杜拉拉得到何好德赏识的情节,岱西为了20万敲诈公司的情节等都违背了现实的原则,也容易给读者带来了理解整体小说内涵的干扰。相比来讲,《杜拉拉2华年似水》这样的非现实的、戏剧化的情节少了,也许整个小说的浪漫程度、戏剧性减少了点,但是整体更符合作者的定位了。另外同一相比,简单的说教文字少了,例如杜拉拉给李都的信,我实在看不出来这样简单的一封说教的信如何让与我同龄的李都觉得可以凭借它早做老大。在《杜拉拉2》中这种纯粹说教的情节少了,总结性的语言更多地贯串于字里行间,可信性、可回味性都有了较大提高,显示作者对于文字的把握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txt小说上传分享
从杜拉拉变成唐骏
启示篇_THE POWER OF LA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