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八月初三那天,六祖惠能在新州龙山国恩寺圆寂的消息传出,佛门弟子与平民布衣无不潸然泪下。广州法性寺、韶州宝林寺两处的官员与高僧星夜兼程,赶往新州,要把六祖惠能的真身带回寺院里供奉。
三处的人据理力争,都说六祖惠能的“根”在自己处。
新州的官员与僧人叫得最响:新州是六祖惠能出生之地,又是他圆寂之处,作为人生的一个轮回,生与灭的那条“根”理所当然在新州。
广州的官员与僧人认为:六祖惠能是在法性寺的菩提树下落发受戒,正式遁入空门,按佛教的观点,他的“根”应植在法性寺的菩提树下。
韶州的官员与僧人则认为:六祖惠能在宝林寺大开法门,在曹溪创立了根基大业,登上了佛界的最高峰,实现了他的理想和抱负,按照佛理的推论,六祖惠能的根该是佛根,故此应在韶州曹溪的宝林寺。
三方各执一词,相持不下,最后共同协商决定:在三坪村侧面一个状如佛形的山冈上,一起焚香祷告,香烟飘向哪个方向,六祖的真身就往哪里送,看上天的意旨而行。
第二天夜晚,墨蓝色的夜空清净如洗,犹如一块洁白无瑕的宝石。三地僧人、官员几千人在这里齐集。子时一到,年近百岁的寂空禅师把三炷长香点燃。只见得,缕缕淡蓝色的烟霭,冉冉上升。
一阵风吹了过来,只见烟缕摇摆一阵之后,倾斜向着韶州曹溪那边,约莫有一盏茶的工夫。
“好呀!”来自韶州的官员与高僧异口同声地叫起来。
既然已有定约在先,此时也不能再反悔了。见六祖惠能的真身旁落他寺,新州国恩寺与广州法性寺的僧人心中非常难受,新州国恩寺的僧人与官员更是恸哭不止,不肯放六祖惠能肉身往宝林寺。
说也奇怪,那天夜里,文仔和乡亲们都各得了一梦,梦见六祖惠能坐在佛殿的蒲团上向他们说:“我是身在宝林心在家。”说完后留下一偈:
任从天下乱,此地永无忧。
任从天下旱,此地一半收。
第二天早上,村里的乡亲们互相谈起,大家竟然做着同一个梦,才知这既是天意,又是六祖惠能的心愿,只好焚香恭送六祖惠能肉身往韶州。
六祖惠能在龙山国恩寺圆寂当晚,文仔还梦见六祖惠能对他说:“你可以请位能工巧匠刻我身像,我是来去不定,身在宝林心在家,我会念念不忘众乡亲。”
后来文仔按照六祖惠能对他的吩咐,请能工巧匠刻了六祖惠能身像,供奉在夏芦村六祖惠能纪念堂。使宝林寺,夏卢村亦,相传至今。正是:
原名本是杨宝塘,为息纷争集此方。
香烟指明师去向,从始叫唤香灯岗。
由于六祖惠能托梦给夏卢村的父老和有识之士,村里的妇女拍小孩睡觉时,都是这样地唱着:乖乖、乖乖咯,鹧鸪鸪,担水淋葫芦,晤打郎村共夏卢,夏卢系我亲孙仔,郎村系我亲母舅,天下大乱唔使忧,天下大旱一半收。乖乖……轮回地唱着。
“夏卢村为什么能出此伟人?”听了文仔讲述六祖惠能托梦经过,张柬之禁不住地问。
文仔遥望北方,回忆着说:“据前辈们传说下来,那主要是惠能的爹爹卢行瑫葬了他父亲卢彦兴夫妇的骨骸在仙人头上,再加上他饮食那口井水是仙人奶,所以生出惠能天赋聪慧。后来又有李国师指点,卢行瑫葬于龙山山冈那穴能出万年香火的奇坟。至使惠能成为世界三十三代中国第六代佛教宗师……”
文仔说完后,竟然在当朝大文豪杜甫前吟诗。也难怪,文仔足不出岭南,未曾见过杜甫,故有此“班门弄斧”之举。只见文仔摇头摆脑,朗声吟道:
夏日和风沁幽凉,卢溪秀水林飘香。
六代禅宗诞此地。祖传佛义应上天。
故址沧桑偈恒在,居室重整瑞气扬。
福禄因果随德报,善信沾思乐祯祥。
文仔吟罢,又道:“我村自从建成六祖惠能故居以后,每年农历二月初七开始,初八为正诞;八月初一开始,初三为正诞,都接受四方信众的意见和要求,广开水陆功德法会,吹喃贺诞,各方的善男信女都踊跃参加,香火不断,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最后,文仔用一首七言诗归纳自小和他一起玩沙煲成长的好伙伴——六祖惠能的一生:
惠能降生夏卢村,得道皆是为儿孙;
弘法利生本作乐,扬善兴民忙亦安;
坛经佛义留群觉,妙玄禅理唤良知:
功名利禄非所愿,乐得香火万年传。
文仔说完后,捋了捋长须,眯着老花眼,双手作了个揖,与老和尚和张柬之他们道别后离去了。
杜甫目送着文仔远去的背影,感慨地发出了:“谁言岭南出蛮子?今有幸一见,实乃谬误也!”
在六祖惠能故居,张柬之、杜甫、杜位当朝三位名人,既品尝了稀世圣果,又了解了许多禅宗六祖惠能的奥秘,也聆听到了她的足音,更见证了她神奇……那村庄之上,群山环抱之中的夏芦村,菩提慧声,青峰似画,处处禅机,处处灵气,风光无限,此情此景,怎不教人对伟人肃然起敬,顶礼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