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润生所讲故事的开头很枯燥冗长,青墨耐着性子听了半天,见还是没有到有趣的地方,就说:“润生哥,换一个吧,这个不好听,你讲的和教课书差不多。”
润生不自在地挠了下头说:“我看的书开头就是这样的,所以无趣了些。其实我根本不会讲故事,只会照本宣科。”
恰在此时,月亮从云彩里钻了出来,明亮的月光照在润生的脸上,月儿清楚地看到他脸上的尴尬和惭愧。
月儿说:“没关系,你讲得故事很符合咱们这里的实际情况。虽然我没听完,但觉得很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历史本来就是现实生活的过去嘛,自然无趣了些。——既然青墨爱听有趣的故事,我就讲一个发生在特殊年代咱们这里的一个笑话。
话说每年春节前,某肉食站总要留一部分猪头给熟人。为了区别,在每个猪头上分别写着张三、李四、王五等名字。
这天,朱主任来到库房,一看猪头上没有写自己的名字,便大发雷霆:‘他妈的,怎么没有我的头?’
肉食站的小刘忙把朱主任领导屠宰场,指着一头待宰的肥猪说:‘朱主任,看,你的头最大。’”
……
很久之后,月儿都记得在那个美丽的夜空下,新鲜扑鼻的麦香弥漫在他们周围。三个年轻人爽朗欢快的笑声,盖住蝈蝈和虫子们的鸣叫声,漫过满地麦穗的麦场,越飘越远……
谈论理想
起早贪黑地忙碌了几日,麦子终于装袋、入仓了。
父亲蹲在一袋袋敞着口的麦子面前,脸上的笑意充满了每一道皱纹。
他随手从一个袋子里抓出几颗麦子,那麦粒颗颗干净、饱满,放在嘴里一咬,嘣嘣响,不禁啧啧称赞说:“真是好麦子,又干又净!”
母亲在一旁也高兴地说:“这几个孩子干活一点都不偷懒,瞧这麦子晒得真干,扇得也净。”
父亲点头:“等过两天交了粮,就杀只鸡,好好做顿饭,让孩子们吃顿好的。他们最近辛苦了。尤其是生娃,人家在自己家是娇生惯养的,到咱家可没少吃苦受累。”
母亲一提起润生,那笑容便格外欣慰:“是啊,生娃可真是个好孩子。人既实诚又勤快,咱月儿跟了他那是要享福的!”
父亲笑咪咪地不再说话,出得门,又点上烟锅子,美滋滋地享受上了。
“润生哥,这新麦磨的面特别香。我让妈今晚就蒸上一锅大白馒头,喧喧的,特别香甜,一准儿比城里的奶油面包还好吃。”青墨在前面引着装满一袋袋新面的牛车,转头对后面跟着的润生乐呵呵地说。
润生笑着点点头:“我一直都觉得面包赶不上馒头好吃实在。我其实更爱吃馒头。”
青墨轻轻抽了一鞭子停下来啃路边青草的老牛,老牛嘴里嚼着草,又慢吞吞地往前走。
“我姐真是的,一大早就跑出去了,到现在太阳都快落山了也不回来。润生哥,你今天话那么少,是不是想我姐了?”青墨狡黠地偏头问正看着远山出神的润生。
润生闻言笑了笑,坦然地说:“我只是在猜想,她那么急是有什么事吗?不知道我能不能帮上忙。”
青墨抡起鞭子在空中打了个响,笑着说:“我姐当然是有事情去办了。不过我不能跟你说她在忙什么,还是等她自己和你说吧。——听,有人在唱曲子呢。”
两个人侧耳细听,远远的不知哪座山头有人悠闲地唱起来了信天游。
距离太远,听不清楚歌词,但听曲调的悠扬和深情,估计又是哥哥妹妹之类的酸曲子。
青墨听了一会,自己哼着喜爱的流行歌曲,在前面悠悠地走着。一边甩着手里的鞭子,作势赶牛车。
后面的润生却默默倾听那歌声,心里猜测着歌词,时不时去帮着推一把上坡时显得费力的牛车。
他们沿着山路慢慢走着,夕阳的余晖把他们的身影拉得颀长……
月儿回来时正赶上吃晚饭。
她倒没什么急事。只是地里的农活基本忙碌完了,加工厂那边她得去看看。
加工厂没有预期中的大赚,但也没有亏损,运行的很平稳,陈大哥和月儿都比较满意。
毕竟农村零散的陈醋小作坊很多,而且有些人家还是自己做醋自己吃。在这样一个封闭落后的小县城,他们的加工厂能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经过最初的头脑发热,两个人都冷静了很多。
陈大哥在省城联系的那几家买家虽然一直在用他们的醋和挂面,但省城里品牌杂多,人多嘴挑,要想在这里一鸣惊人,谈何容易,更别提冲向全国了。
而且果醋此时还没有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人们习惯于吃粮食酿醋。这对于他们大批量生产成本低廉的新产品,是个不小的困难。
不过也有好消息,那就是他们的杂粮挂面销路不错。省城里订购的那些商家纷纷加大了订货量。
陈大哥踌躇满志,他预备再买两台大压面机,收购大量杂粮,着力加工杂粮挂面。月儿全力支持他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