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汉人,家里的布置还真是不错。
“没想到大帅驾到,是我唐突了。”
就在他欣赏的时候,一名文士从府邸中走了出来,他还没到,一个声音就响了起来,想来就是蔡邕了。
一念及此,皇甫启大踏步地朝蔡琰行了一礼,蔡琰脸色一沉,连忙低头行礼。
“参见伯爵大人。”
虽然他现在已经是汉朝大元帅了,但对于蔡邕这种读书人,他也要保持足够的礼貌,毕竟他是礼贤下士,作为一个大官,自然要做到这一点。
蔡邕看着这一幕,连声说道:“大帅不必客气,我要感谢你,让我在临死之前,回到了罗阳城。”
“伯喈公不必如此,伯喈公是我汉朝的大人物,这样的人才,应该回到雒阳,为我汉朝增添一份力量。
当年我在东观为我汉室撰写汉记,实是一件大喜过望的事情,若非我之前在西凉打仗,早就给陛下写信了。”
《东观汉记》是汉书与后汉书的承继之地,对汉朝有着特殊的影响。
而蔡邕、马日碟、杨彪、卢植、韩说,则是在昭平朝的时候,以《纪》、《志》、《传记》、《周易》、《明史》、《大典》,这让蔡邕等人获得了极大的声望。
能在政府的旨意下,将汉记编撰出来,必然是个人才,皇甫启之所以没有对马日碟和卢植下手,就是看中了他们在汉朝的声望。
皇甫启无论做什么,都会成为众矢之的,朝局変不稳,皇甫启也没有去找他们的麻烦。
蔡邕面带笑容,“大帅过奖了,快去吧,去我的飞白家吧。”
都说蔡邕是个睚眦必报的人,这十二年的逃亡,似乎让他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皇甫启扶着蔡邕前往飞白阁的路上,忍不住叹了口气,他招惹了冷吏杨球,让蔡邕差点丧命,但后来,蔡邕出了点意外,逃到了江东。
这一切,都是蔡邕的嫉恶如仇。
“大帅在虎牢关外,击溃了关东大军,恢复了我们的尊严,不愧是我汉室的一员。”皇甫启正想着,蔡邕却是走到了皇甫启的面前,躬身行礼。
这是何意,皇甫启?
他要请的,自然是蔡邕,他要在《东方的汉人》上,聚集汉人,写下《后汉书》。
皇甫启想要在士族和豪强中站稳脚跟,提高自己的声望,在汉中站稳脚跟,他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动一次全国性的文试。
虽然不能为自己所用,有能力管理一个地区的人才很多,但也有不少学者。
对于那些有学问的人,写一本传记,简直就是一件利器!
“伯喈公,我在吴地潜伏了两年,也不知道你的战意有没有被磨灭。”蔡邕微笑着,皇甫启捋了捋自己的长衫。
蔡邕听了这话,皱了皱眉,脸色有些难看,道:“大帅,你这是什么意思?”
虽然他已经逃到了吴地十二年,但蔡邕显然不愿意提起这件事情,因为这件事情,一直是蔡邕心中的一个疙瘩。
皇甫启岂能看不出蔡邕在打什么主意,他哈哈一笑,说道:“伯喈公,我从来没有看不起你,反而我很佩服伯喈公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