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家不愧是名门望族,果然英才辈出,定国得之,如虎添翼呀,只是李某何德何能,蒙谯大哥如此信任,以子侄相托?”李定国深深鞠躬连施大礼。
“将军你爱民如子,早晚必须大器,方今天下大乱,谯家儿郎岂能袖手旁观?”
“谯大哥,你我萍水相逢,怎知我爱民如子?”李定国不解道。
“安西王可还记得谯山?”谯山向李定国行礼问道。
“似曾相识。”
“当日安西王在大悲寺救下了几个士子,安西王可还记得?”
“大悲寺之祸(张献忠在成都以科举考试为名,诱杀四川生员5千多人,蜀地才俊为之一空),我与义父生隙,被义父贬往陕西,开拔时我确实带走了几个士子,后来兵荒马乱,我没有能照顾好他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中一个就是谯山,安西王相救之恩,谯山永生不忘。”
“哎,谯兄弟,当年我护不了许多人,为此深深自责。”
“安西王大仁大勇,让人折服,各人生死由命,不能苛责安西王。”
“不敢当啊。”李定国连忙行礼。
“谯山,从此以后,你们要听安西王的,干出个名堂来。”
“是,父亲。”
“谯大哥,我们等走后,村子如何生存啊?”
“谯某上有老母,不能追随左右,将军放心,大军过后,谯家人深山藏匿,不与世争,定能度过此劫。”
“大哥盛情,李某感激不尽,大军即将开拔,希望大哥照顾好亲族,李某还有一事相求,望大哥不要推辞,若他日李某有出头一天,定不负大哥相托之恩。”李定国说到动情处,已是热泪盈眶。
“将军请讲。”谯桓朗声道。
李定国抱过马元利的儿子:“这个孩子是义军之后,姓马,爹妈都没了,跟着我们行军多有不便,希望谯大哥收留他。咱们这里的几斤蜂蜜,孩子没有娘,只有靠这个先养活着,还有一千斤粮食,都留给你们,把他就当一条狗养着吧。”
“将军什么话,丁壮走后村子孤寂,老汉求之不得。”谯桓接过孩子。
“就此别过”
“就此别过。”
李定国带着谯家百余人还营。
是夜,李定国来到谯家子弟的营盘找谯山,见谯山正在打制兵器:“谯兄弟,你原是干什么营生?”
“大都督,我哥原是崇祯九年举人,到京城考了一次殿试,可惜名落孙山,见那些读书人整日里拉帮结派,不事稼穑,就做了徐光启尚书的学生,学习造什么大炮,不想徐尚书没两年便去世了,后来又结交一个叫宋应星的,整日里便摆弄些奇巧的东西,也不再用心科举了,把父亲气得。”此时谯棠秀发披肩,在油灯上别有一番朦胧之美,李定国偷眼看时,却看到了谯棠脉脉的眼神,动物世界里一般会说,这是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
“小艾,徐光启是谁?”
“要问徐光启,你可问对了,作为科学AI,徐光启我再了解不过了,万历年间进士,官做到了内阁次辅,相当于副总理,不过已经去世了十四年,这些都不重要。”小艾道。
“什么重要?”
“他师从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测量和水利等科学技术,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勤奋着述,是介绍和吸收欧洲科学技术的积极推动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清军的红衣大炮就是他的主张下,从葡萄牙人处引进的,不过这个技术被孔有德带给了清军。”
真是个宝贝啊,李定国心里嗨翻了天。
“谯家子弟多才俊,可问苍生可问鼎,原来你是徐大人的弟子,李某失敬失敬。”
“大都督,你可别夸他了,后来结识一个叫宋应星的,拿回了一本什么书来着!”谯棠使劲儿回想着。
“《天工开物》。”谯山说道。
“对,就是《天工开物》,着了魔似的,说这是乱世,必须有一技傍身,整天让我学什么织布、织绸,跟村中子弟学着种田、挖矿、烧炭这些,这不临走,还带了几大口袋红薯,说是走到哪里种到哪里,养活自己。”
谯棠从担子里掀开纱布,将里面的一根红薯递给李定国,李定国拿在手里仔细端详,小艾迅速地识别了作物。李定国道:“这是红薯啊,红薯这东西,产量高,叶和根茎都可吃,而且不像水稻这些东西,收获季节有定时,它随时可以吃,是抗饥荒的好东西啊。”李定国紧紧握着谯山的手道。
“真有这么大用处?”谯棠理了一下秀发,眨巴着她那双好看的大眼睛。
“真有,你哥哥可比那些读死书的进士强上一万倍。”
“大都督真是识货之人。”谯山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