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大汉帝国风云录吧 > 煮酒论史篇 中国古代军队的指挥与调遣(第1页)

煮酒论史篇 中国古代军队的指挥与调遣(第1页)

文章提交者:lfmwasp加贴在历史风云之中国史

中国古代国家高度重视军事问题,从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秦始皇开始,历代的政治体制都是在皇帝之下“三权分立”:行政权、军事权、监察权并列。正如元世祖忽必烈说的: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最高军事机构)是我的右手,而御史台(最高监察机构)是我用来医治这两只手的。

即使是军事权直接归皇帝管辖,仍然不能使皇帝放心。因此还需要将军事的权力再加分解,让它处在重重的相互监视之下,即使是降低军事机器的运转效力也在所不惜。于是形成了历代复杂的军事指挥与调遣制度。其主要的原则大概有这样一些:

将战略决策权和军事指挥权分离,

将军队平时的组织训练权与战时指挥权分离,

将军队的人事权与军队的指挥权分离,

将战区的指挥权与作战部队的指挥权分离。

1、文武分途

中国直到春秋时期还处在部族国家阶段,各级贵族掌握政治权力。周天子以下的公、侯、伯、子、男各级贵族分封于各地组建国家,号为“诸侯”。周天子的朝廷有公、卿、大夫等贵族主持朝政,各个诸侯国的国君也依*卿、大夫等贵族执掌政务,分工有管军事的司马,管司法的司寇等,但这些贵族各自有封地、采邑,全都世袭职位,号为“世卿世禄”。

卿有上、中、下之分,大夫也有上、下之等,一般并没有明确的文、武官职分类,平时在朝处理政务,有些被天子或国君指定为执政,统揽全局;在战争时期一般卿受命为“帅”或“将”(都是指挥的意思)领军出战,据《公羊传》解释,如果领兵的贵族地位高、而且军队规模大,就称之为“帅”;如果领兵贵族地位高而军队规模不大,就称之为“将”。由于上卿经常领兵,因此也尊称为“将军”。临战时将、帅会分派大夫为“尉”、“御”、“右”等战术指挥职务。

战国时期原来的旧氏族贵族逐渐退出政治舞台,以原来的“士”为主体壮大起来的新贵族全面执掌各国政务。比如秦国实行二十等军功爵位制,建立起新贵族等级制度。这些新贵族并没有世袭地位,他们的贵族地位来源于他们对于国王的效忠与文治武功,他们的封地只是他们俸禄的补充,他们的爵位称号也与过去的不同。开始的时候他们也和过去的贵族一样,在朝执政,出朝领兵。

随着各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新贵族向职业官僚转化。同时由于战争日益频繁,作战的规模和地域不断扩大,作战时间不断延长,作战形式日益复杂,而士兵成分也多样化,需要有专职的军官担任指挥。原来只是临时战地指挥员的“尉”逐渐成为专职的军官。

到战国末年,各国都建立职业军官体系:“尉”为武官的统称,指挥一“部”军队的为“部尉”或“校尉”,另外县有“县尉”,郡有“郡尉”,为当地的司令官;以上有“都尉”,可以指挥某一战区或战役方向;朝廷设立“国尉”(或尊称“太尉”),相当于军队的总司令,与丞相平级。秦国后来还设立卫戍京城的“中尉”,警卫宫廷的“卫尉”等专职武官官职。

虽然职业军官系统已经形成,但当时仍然保留以爵位表示级别的惯例,“将”主要是指战地指挥官。

比如商鞅是以“左庶长”的身份主持变法,这是当时秦国的第十级爵位称号。4年后他因主持变法有功被提升为“大良造”(第十六级爵位),并领军围攻魏国的安邑(今山西夏县)。公元前340年商鞅又被任命为“将”,领军进攻魏国。他设下圈套,骗过去的老朋友、魏国的将军公子卬到阵前来与他叙旧,活捉了公子卬,然后乘机大举进攻,打了个大胜仗。于是被封为最高爵位“列侯”,封商於地方15“邑”。

秦国名将白起,在公元前294年为左庶长,“將而击韩之新城”。获胜后爵位升至“左更”(第十二级爵位)。第二年又为“将”,指挥秦军与韩﹑魏两国联军在伊阙大战,斩首24万,还俘虏了联军统帅公孙喜,攻取5座城池。于是被任命为“国尉”。下一年爵位升至“大良造”,再次指挥进攻魏国,攻取大小61座城池。以后连年进攻魏、赵、楚国,迫使楚国迁都。秦国将楚国原都城郢改为南郡,封白起为列侯,号“武安君”。长平大战,白起又被秘密任命为“上将军”指挥最后决战。后来白起因与当时的丞相应侯范睢有矛盾,被免去官职与爵位,降为“士伍”(平民),最终被迫自杀。

又如赵国名将赵奢因在公元前269年的“閼与之役”中战胜秦军,被封为列侯,号“马服君”;另一个功臣许历为国尉,两人得以与廉颇、藺相如同位。

秦军军官出征时往往是以爵位来表示级别,如公元前260年,“左庶长”王齕进攻韩国上党。第二年秦国又使“五大夫”王陵攻赵国邯郸。

战国末年各国逐渐直接以武官的官职来表示级别,“将军”除了表示是战地指挥官的意思以外,也可以直接来表示级别。职业军官制度已经完全形成。

秦国自秦庄襄王即位(公元前249年)后派出作战的指挥官,都称将军,不再用爵位表示级别。公元前247年魏国召回避祸侨居赵国的信陵君魏无忌,以“上将军”名义指挥5国联军,大败秦将军蒙骜指挥的秦军。

秦王政发动全面征服六国的统一战争时,也不再将有战功的将军封侯、或赐予封地。公元前226年秦国打算灭楚国,因以数千人猛追燕太子丹而出名的勇将李信,宣称只要20万人就足以灭楚,秦王很高兴,结果第二年秦军在平與打了个大败仗,两个堡垒被攻破,7个都尉被杀。秦王只得亲自到老将军王翦隐居的地方去请他出任灭楚统帅。王翦要求配备60万大军,又向秦王请求“美田宅园池”,说:“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只好及時以请园池为子孙产业耳。”到了前线还5次派使者回都向秦王请求肥田美宅,做出一副只知道捞取实惠、没有野心的样子,以安秦王之心。

秦始皇征服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朝代。在秦朝政府机构中,文、武两个职业官僚系统已经完全形成。朝廷武官系统有与丞相、御史大夫并列为“三公”的太尉,有警卫宫廷门户的郎中令,有指挥宫廷卫兵的卫尉,有卫戍京城地区的中尉,有监督武官的护军都尉。有些带”尉”的官职则是文官,比如廷尉掌司法审判,主爵中尉掌爵位封赏,一直是文官官职。

在出征作战时则会任命大将军、上将军、将军、裨将军等表示级别的不同名号的指挥官。地方也采用文武分别的制度,郡尉、县尉分掌地方军队的指挥并负责地方的防卫与治安。在各地交通要道还设置关卡,派出“关都尉”进行守卫警戒。

汉代基本沿袭秦制,仍然以“尉”作为武官统称,而明确文武官员以其每年的俸禄数量来表示级别。太尉(以后改称大司马)作为最高武官,列“三公”,年俸号为“万石”(实际4200斛)。三公以下的“九卿”,年俸号“中二千石”(实际2160斛),武官列为九卿的有光禄勋(郎中令改称)、卫尉。执金吾(中尉改称)虽然不列为九卿,但也是“中二千石”。这些朝廷最高级武官的主要副手称“丞”,一般有2人,级别为“千石”(实际960斛)。此外武帝时又设置城门、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级别略低,号“二千石”(实际1440斛)。地方郡尉级别相比“二千石”的郡守略低,为“比二千石”(实际1200斛);县尉级别也低于县令(六百石),为“比六百石”(实际600斛)。

还有很多“尉”并不是真正的武官,除了从秦朝沿袭来的廷尉、主爵都尉等以外,汉武帝还设置“奉车都尉”掌管皇帝的车,“驸马都尉”掌管皇帝的马,“水衡都尉”掌管皇帝的园林,级别都为“比二千石”。有的从武官变为文官,比如汉武帝设置”司隶校尉”,原来是武官,负责侦缉、镇压京师地区重大政治犯罪,后来被禁止带兵,改为监督京师附近地区的监察官。

西汉时的“将军”称号仍然具有战地或某一方面军司令官的性质,还不算是武官的正式官称,因此级别并不固定。比如与匈奴作战时卫青作为全军统帅,号“大将军”;有的以战略方向为号,比如“贰师(西域有贰师城)将军”、“度辽将军”;有以所指挥部队为号的,比如“材官将军”、“楼船将军”、“骁骑将军”等等。

将军作为司令官有组织指挥所的权力,可以自行组织“幕府”(因为设置在军营帐篷中而得名),任命“司马”、“长史”等参谋人员。

以后将军长期设置,成为一种正式官职。东汉正式明确“大将军”为朝廷最高级官员,后来一般只用来封赏执掌朝政的外戚(皇后的亲属)。以下有骠骑、车骑、卫将军、伏波、抚军、中军、四征、四镇、龙骧、典军、上军、辅国等等一系列将军称号,如果加上“开府仪同三司”(开府是可以建立正式衙门机构的意思)的名号,也与三公平级。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将军名号最滥的时期。曹魏在大将军下设“中领军将军”来统帅中央军集群,又将护军都尉改为护军将军,来主持武官的选拔委派。以后这两种级别最高的将军也逐渐增设。其他有左、右卫将军,骁骑将军、游击将军等。实行九品官制后,凡大将军或开府将军都列一品,骠骑、车骑、领军、护军等将军为二品,左、右卫以及前、后、左、右将军为三品,校尉为四品。在将军府担任参谋工作的长史、司马、主簿、参军等武官为五、六品。基本军官则仍然是以“尉”为名,最低的塞尉为九品。到了后来将军越封越多,晋代将军仅名号就有40种,而将军名号与所承担的指挥职务完全无关,甚至习惯上前、后、左、右将军是授予文官的称号,比如东晋时王羲之就是“右军将军”。而南梁的将军名号居然多达240种,在区分品级外又分成44班。北魏有60多号将军,都是用来“褒赏勋庸”,并没有军事指挥职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