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利比亚人的战争庆功宴至今举行了好几次,大家都已经厌烦了。连那些美貌的东方舞女,甘醇的利比亚美酒,我也觉得无聊。因为早晚和利比亚会有一场全面战争,现在根本不是享乐的时候。
“那天,一个叫梅夫的贵族,召唤奴隶把一个漂亮的箱子抬到宴会场上。这个箱子做工精美、色彩艳丽。那个自豪的木匠说他本来想把这个箱子献给法老,但后来他改了主意,愿意送给恰好能躺进箱子的人。
“我们大家依次躺进箱子里,但箱子对他们来说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没有一个合适的。轮到我了,我一躺进去,就发现这个东西简直就是为我订做的一样。接着,那个梅夫大腹便便地走过来叫道:‘哈,迪卡,这个箱子是你的啦!’
“这时箱子忽然就被盖上了,他们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钉上了钉子。原来所有人都是同谋,共同给我演了一出戏。后来我就被扔进尼罗河,不知怎么就漂到这里,恰好被你拣到了。”
“是吗?他们为什么要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
“他们都想干掉我,就按我的体型做了尺寸相当的箱子,当然是我躺进去最合适了。这群心狠手辣的家伙!噢,你的无花果真可口。”
?
迪卡非常年轻,眼看着体力就恢复了。第二天早上,米克尔小心翼翼带着迪卡来到了村民面前,大家并不像她担心的那样,而是把迪卡围在中间欢迎他。
迪卡浑身都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并且他善于言辞,很快成为村子里的明星人物。大家都喜欢聚集在迪卡周围,载歌载舞,听他讲都市里的故事。
三个年轻小伙子敲着大鼓,众多男女进行合唱,姑娘们跳起欢快的舞蹈。米克尔能歌善舞,也夹在年轻的姑娘们中间。迪卡一边饮茶,一边拍手,笑得前仰后合。
小岛码头附近有为客人预备的小屋,迪卡在那里暂居。早晨,他跟随渔船出发,帮助渔夫捕鱼。后来,他还是搭上了一艘来岛贸易的商船,回都市去了。
离别之时,迪卡把左手无名指上的大蓝宝石戒指摘下来,送给了米克尔。
他这样说道:“我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遇到你这么可爱的姑娘。我想你还是不要到吉萨那样的都市去,但是将来你如果非去不可的话,请一定来找我。我家是都市里最大的房子,很容易就能找到。你把这个给门卫看,说你找迪卡,他们会安排的。你是我的救命恩人,这个戒指是你的了。”
说着,他握住了米克尔的手,抱住她亲吻了一下,接着上船,恋恋不舍地挥手。商船载着他,顺着尼罗河向下游去了。
船上2
泰坦尼克号于一九一二年四月十日从英国的南安普敦港出发,当天下午到达法国的塞尔布尔港,次日到达了爱尔兰的昆士敦港,此后朝着纽约方向开始了横渡大西洋的首次航行。四天里一直顺风顺水,船长爱德华·J。史密斯经验丰富,曾经在大西洋上往返了数百次之多。
英国的推理作家杰克·沃德贝尔不慌不忙地走上轮船前部的跃层大厅。
大厅的上部,尤其是A甲板附近,精雕细刻,可谓精致至极。
天花板是白色的圆顶,便于白天的采光。墙壁和立柱基本都以上等栎树为材料精制而成。台阶的正面,在精美的雕刻中间镶嵌有一个大钟。扶手下边的通透部分采用金属材料进行装饰,在第一级台阶旁,是一尊举着照明灯的少年青铜雕像。
总之,这里体现了伦敦最昂贵的建筑里也看不到的精湛工艺。沃德贝尔想,有朝一日,这艘大船功成身退之时,毫无疑问会被大英博物馆作为二十世纪前期英国最重要的美术工艺制品收藏。
一等吸烟室也是如此,一进去,立刻让人以为是闯进了伦敦最高级的会员制富翁俱乐部。
红木壁板上是繁复的乔治王朝风格的雕刻,上面镶嵌着珍珠贝,中间是彩色的玻璃和镂空的大镜子。
地板铺着阿拉伯风格的亚麻油毡瓷砖,天花板涂成白色,悬挂着别具匠心的灯具。
这里随处可见高级的真皮沙发,配置了金属桌脚的茶几,衣着考究的绅士淑女手持烟斗或香烟,坐在那里谈笑风生。乐团演奏的卡尔·博特的轻快曲调不时从对面的一等娱乐室里传来。
杰克·沃德贝尔四处找寻,没有发现沃尔特·赫瓦德的身影,但他却被室内巧夺天工的雕饰吸引住了。与其说他在找那位考古学者,倒不如说他不禁信步欣赏一九一二年堪称英国一流的美术工艺。
突然,从沃德贝尔身后,传来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原来,一等吸烟室里走进了两位绅士,其中一人看上去年轻英俊,但两位应该都年过四十了。一位是泰坦尼克号的船东J。布鲁斯·伊斯梅伊,另一位相貌年轻英俊的,是泰坦尼克号的设计师托马斯·安德鲁斯。伊斯梅伊留着八字胡,而托马斯·安德鲁斯则没有蓄须。只要是在泰坦尼克号上,这两个人不论走到哪里,都会赢得热烈的掌声,然后是与众人热情握手。他们将英国的骄傲具象化,是泰坦尼克王国里的英雄。
两个人的周围人头攒动,女性高亢的赞美之辞不绝于耳,充满敬意的问候此起彼伏。沃德贝尔最初只是远远观看,后来开始好奇他们谈话的内容。或许大多数只是索然无味的谄媚之辞,但其中可能不乏一些对于大英帝国鼎盛繁荣的幽默讽刺。
接近前面的人墙,只见两个人笑容可掬地面对着周围的绅士淑女,习以为常的表情,让人觉得他们是来到伦敦俱乐部里的美国电影明星。
“伊斯梅伊先生,请问您知道美国作家摩根·罗伯逊的小说《愚行》吗?”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人群里传出。
“对不起,请再说一次。”
伊斯梅伊转向了声音传来的方向。人群逐渐从中间闪开,以便他们对话。只见连鬓胡子的沃尔特·赫瓦德身着西装,臂弯里抱着一册厚书。
“摩根·罗伯逊的《愚行》,四年前在美国发表过。”
“对不起,是小说吗?”
“是小说。”
“讲了什么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