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件事就这样说定了,而且我打算再娶一名胡人女子,让令明帮我选,然后你们选一个女子嫁给夫如罗,成联姻之势,这样让夫如罗明白,我是支持他的,让他安心。”
高干刚说完,徐庶立马就说道:“公子,要不然还是换个人吧,胡人女子善战,而且公子的身边不能出现不确定的地方,否则,我们不安心。”
“没事的,别担心了,就纳一个,主要是要稳住匈奴的情绪,素利可汗那边如果愿意,也可以送一个过来,然后咱们也送一个过去,北方占领要慢慢来,不能急了。”
高干缓缓说着,这种涉及到前无古人的吞并之事,还是要慢慢来,不能急了,急了就会适得其反。
徐庶刚要继续说话,诸葛亮就说道:“元直,这件事在下也赞同公子的说法,先安稳住北方,借助刚才公子说的内迁,逐渐将胡人与我们同化,这样就好了,最多不出二十年,胡人就与汉人无异了,这才是公子想要的。”
高干轻轻笑着,“武力只能开土,但不能守土,仁义才是最好的武器,给他们五谷六畜,田地桑麻,这应该就是仁至义尽了吧?”
刘备点点头,“如果是这样的话,倒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有了五谷六畜,天地桑麻,那就是衣食住都有了保障。”
高干笑了笑,“行,那就这么定下来,孔明又得麻烦你了。”
“诺!”
这一件事算是定下来了。至于为什么要选庐江呢,其他人不知道,高干的心里却是清楚的,只有这样,他才有更多的由头可以去庐江。
再加上庐江地处山区,本就是地广人稀的,急需人口去填充,所以高干只能从胡人那里下手了。
顺带着推行一下学校的制度,看在这个时代能不能推行起来,毕竟读书才才能知礼、明志,尤其是对于寒门子弟来说,如果没有这样的公立私塾的存在,那他们是不可能有出头之日的。
能读得起书的寒门子弟可没多少的,这次选出来的寒门子弟虽然多,也只是因为有不少都是世家衰落的那种。
真正的寒门子弟连书都读不起的!
所以当高干说起这个的时候,诸葛亮都没有反对,他心里清楚这个制度的优势在哪。
接着,诸葛亮又问道:“素利可汗那边,他的部下有不少都是步度根和轲比能的旧部,相比而言,他的危险程度更高。”
“也一样,内迁吧,并且允许他们有一个汉人名字,这样才能彻底的同化。”
“诺,在下明白了。”
看样子公子也是早就有打算了,这个方案比其他的方案来说,更加完整,而且收益会更好,就是耗时比较长。
诸葛亮坐了回去,独自在心里琢磨了起来,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看向了钟繇,“钟先生的沥青已经在逐步接手了,那对民众的鼓励是否还在?”
“福利稍微改一下,但不会改太多,附近有两个县吧?每个人每年可以领两千钱作为补偿,以后就不要去那附近了,然后让焦触带着人守在那附近。”
脑子过了一遍,没用的老部下也就焦触和张南了,正好只是看守石油而已,问题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