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一定,比如有更大的恒星或者行星遮住了,还有就是戴森球。
这我知道,戴森球是一种文明等级达到一定高度后,需要建造一个包裹恒星的球体获取恒星的能源。
没错,但是戴森球在几百年前就提出,到现在位置还没有真正的发现过。
那这颗恒星不符合戴森球的情况吗?
嗯,不太符合,理论上,戴森球的建造是逐步进行的,从光的角度来看,这颗恒星的光是逐步变暗,这点确实符合前部分的几张照片,但是从这张开始,哪怕是微弱的光都看不到了。这就无法用戴森球来解释了。哪怕是非常发达的文明,能瞬间遮盖恒星的光芒,那是非常难的,如果能瞬间遮盖,那最前面几张光芒逐渐变暗的时候就能做到了。
确实,王教授,您这么说确实非常好理解,那会不会还有一种可能。
什么可能。
这颗恒星从照片看确实已经不见了。但是因为什么不见的,是不是还有其他解释。当然,这包含了您刚说的正常恒星演变到毁灭的过程。那既然科学就是从假设开始,我们是不是可以假设,这颗恒星亮度变暗开始,是某个高等级文明再建造戴森球,当建造到某个程度后,假设戴森球的庞大程度已经遮盖了原本这颗恒星亮度的50%,当然只是一个比方,此时在宇宙的另一个位置的更高等文明发现了这个情况,于是他们开始去观察,或者说是去验证。发现是另一个文明在建造戴森球,但是又担心这个文明任由发展的话迟早会发现我们自己,所以对这颗恒星发动了一次攻击,我认为,文明发展到能发现其他文明在建造戴森球的时候,已经也具备了秒杀行星,恒星的武器。
。。。
。。。
整个实验室无人说话。
你们都看着我干什么,是我哪里说错了吗?我都是乱猜的,没有什么依据的,哈哈哈。
不是,不是,华老板。。
您叫我小华就好,教授也这么叫我,华沙说道。
呵呵,好,小华,你说的一点没错,而且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猜想,我们寻找外星文明的基础还只是建立在我们地球人文明等级上,几百年内,我们发现了上万颗类地行星,试图从这些行星上寻找水,在我们人类认知里面,水是生命之源。但我们忽略了宇宙之庞大,事物之广泛,甚至我们所有的知识在宇宙内都只是片面的。你说的很对,尼古拉·卡尔达舍夫曾经提出过一个理论,衡量文明等级和这个文明能利用到的能源多少相关,类型I:该文明是行星能源的主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主宰这颗行星以及周围卫星能源的总和。类型II:该文明能够收集整个恒星系统的能源。类型III:该文明可以利用银河系系统的能源而为其所用。假设你的猜想正确,那这建造戴森球的文明应该属于类型II,而攻击他们的文明应该属于类型III,甚至超过了类型III,在尼古拉·卡尔达舍夫之后,后来的科学家逐渐将他的文明等级理论扩张到了类型X也就是类型10,很难想想10级文明是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或许早就知道宇宙的起源,甚至能创造出一个宇宙。
我还有一个问题,宇宙这么大,文明无法时时刻刻观察任何一个角度的宇宙,从地球上看,文明观测范围仅仅是宇宙中的某个点。那如何设定去观测哪一个范围呢。假设观测的区域并不存在任何文明的迹象,难道需要几辈子去正式没有存在文明迹象再更换观测区域吗,这样就太浪费时间了。
你说的没错,曾经老师(这里是指丁松,也是王元的老师)也建议更换观测区域,我们也尝试过切换过区域,牧夫座大角星,狮子座轩辕十四,天鹅座天津四,等还有很多个目标,但是没有任何发现。我们考虑是否是因为对着某个区域观测时间太短,因为他们距离我们太过遥远,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是这些星座很久很久以前的样子。所以我们才会决定针对一个区域进行长时间观测。
那我们现在对着的区域是哪里?
是天鹅座。
为什么选择这个区域作为观测目标。
根据以往科学家的观测,天鹅座是存在生命概率最大的星座,当然不仅仅包括天鹅座内部的几颗主星,还有周围的区域都是观测区域。他们每颗恒星都不是在同一个位置,只是从我们地球上看,吧宇宙作为一个平面,看上去都在一个平面内,其实这颗星和旁边那颗星距离超过几万光年甚至更远。这就是宇宙深场。他是有深度的。当一颗距离我们更近的恒星发出的光芒会相对于离他几万光年恒星发出的光芒更亮,如果从我们的视角去观察,会发现这两颗恒星会极其靠近,甚至会出现重叠的情况,此时我们就没办法观测到后面那颗恒星中是否有围绕其运行的行星。
那这种情况,怎么解决,万一。。。华沙问。
这就是超深空遥感望远镜的能力了。我们可以过滤掉干扰的脉冲信号,将他后方隐藏微弱的脉冲信号进行放大。这些图片都是经过处理的,实际这些光点前方可能会被某些恒星或者黑洞遮盖住。
什么?黑洞都能过滤?
是的,理论上黑洞也会发出辐射,只要有辐射,那就可以过滤。不过话说回来,你还是有一部分的相关知识储备的,而且头脑非常灵活。过段时间我们研究所需要招募新的助理。不知作为飞鸟科技的董事长是否有兴趣来参加招募考试?
啊,这,这。。我得考虑一下,虽然我很感兴趣这边的研究还有这台望远镜,但是。。
丁松似乎看出华沙的为难之处。便说:没事,王元也只是开玩笑的。当然,如果你愿意,那我们也很欢迎你参加。只是虽然是助理,但平时的任务也非常复杂。甚至还会需要长达10多个小时的待在望远镜前,对观测的区域实时校准。况且你还有一家这么大的公司呢。事多。正常,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