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坐下以后,邓红菱如是说。
“可是,你才十八岁呀。”
“那有什么。你不知道,在我们老家,像我们这么大的女孩子,好多都抱孩子了。”
其实婉婉何尚不知道!在她的老家农村里,十八岁生孩子的女孩子也和普遍的,不过她不了解那些女孩子是不是也像邓红菱一样看得开。
“……”婉婉想了想,无话可说。好一会儿才说:“第一次和男人就这么完成了,我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才不是第一次呢,”她说,“我十四岁的时候,我的表哥就把我要了。后来我初中二年级上完了,找了一个男朋友,我们才一起到西安来的。现在已经分手了。男人呀,有了第一个的时候,你就畏畏缩缩总想嫁他,有了第二个了,就没有什么了,一切都看开了。松龄哥是你的第一个男人吧?”
邓红菱经常会提一些出格的问题让婉婉感到不快,不过婉婉是过了时间就忘了情绪的人,并不会长时间的恼她。这个十八岁的丫头总是精力充沛,勤奋肯干,给婉婉做保姆一年多来,把这个家收拾得井井有条,而且善解人意,时常毫无来头的就知道婉婉需要什么,婉婉早就把她当作自己的姐妹看待了。她觉得不管是这个家里还是她自己,都离不开邓红菱了。
“你为什么不找个男朋友,正大光明的谈恋爱好些?”
“我这就是在找啊,在寻找自己合意的呢。找到了,我就嫁给他。”
婉婉还是不理解,不过不像刚开始那么惊奇了。“要什么样的人你才合意?”
“有魅力有才华有能耐的,就像松龄哥一样。”她笑着说。
“我不理解你们这些人,看来我老了。”
“婉婉姐你老什么呀?你只比我大七八岁,在城市里很多人在你这个年纪还没有结婚呢。你是很早就找到了松龄哥,结婚后一直呆在家里,不熟悉这个社会。要是你学校毕业了到社会上混一段时间,你就知道事情原来是这样的了。不过你不必要了,松龄哥就喜欢你这样不去了解社会。你有钱,有别墅,晚上还有松龄哥,不必去学社会的那一套,这一辈子也就可以安安稳稳地过了。我可跟你不一样呢,我只是一个小保姆,老家在穷山洼里,皮鞋都穿不上一双的地方,要想过上好日子呀,就得自己去争取。”
婉婉坐在沙发上似听非听,但是邓红菱知道她在用心地听的。她说完了,婉婉一言不发,这并不是在思考这话有多大的合理性,而是以沉默反对这话。一会儿,她说:“你的事情我不管,你都这样大了,你父母都让你出门了,我还过问什么?但是你别染上什么病了,别把人带到家里来了啊。”
“婉婉姐,这点规矩我还不懂吗?不会给你带来什么麻烦的。我也不是经常出去跟人约见,必须是我自己分析认为可能有交往前途的人呢,我才会去见他的。不过今天错了,简直没有想到他是河南来的穷打工仔,他骗我呢,说是什么经理,我才答应见面的。”说到最后,她忍不住笑了。
第二天星期六,郭松龄还是一大早就出门了。他公司的员工一般是按照法定节假日休息,但是作为老板的他不行的,很多接待客户的事情需要在节假日才能进行,因为接洽的地点往往要安排在酒楼、茶社、高尔夫球场和洗脚城等等,人家要在节假日才有时间。这是生意场上的中国特色。即使并没有接洽客户的事情,他都总是到办公室里去坐着,即使没有什么可做的,也觉得要这样才安心。
郭松龄一走,婉婉就开始准备十点钟和郁青的约见。她并没有想过要达到什么目的,只是因为感觉无事可做,找旧相识聊聊以往,混混时间罢了。她穿上一件红色的真丝针织旗袍,从镜子里看见邓红菱进来了,就问:“你看这套穿上怎么样?”
“婉婉姐今天要出门吗?”
“是的。”
“不是去跟网友约会吧?”
“我像你!”
“其实约会也没有什么的,人与人之间需要交往嘛。你告诉我要建的是什么人,我给你参考应该怎样穿衣服。”
邓红菱见多识广,说得头头是道,婉婉总是很相信她的。九点半,婉婉穿上了淡紫色的连衣裙走出了山庄大门,招了一辆出租车。进了公园,来到榕树下,她看看时间,才九点四十五分,郁青还没有来。
她面向微波粼粼的湖面,心里预测着郁青会和她谈些什么。
郁青来迟了十多分钟。在十点过后的这十多分钟里,婉婉很焦急,她不停地设想他没有来的可能原因,甚至想到了他会不会在半路上遭遇了车祸。直到看到了郁青,她忽然无可抑制而又莫名其妙地心跳得急了。郁青是从她身侧的绿荫丛中的小道进来的,那不是公园大门的方向,这使婉婉很意外。
“我不熟悉路,不知走到哪儿了。”他说。当然真正的原因是他故意在那边的灌木丛里呆了一段时间观察婉婉。
婉婉相信了他的话,对方刚到西安不久,不认识地方是很正常的。
他们在一张石桌旁边对面坐下来。然后婉婉略低着头,静静的等对方说话。她总是这样的,心里想得多,口里说出来的少,把谈话的主动权交给对方。在一般的交流场合,她会因为自己找不到话题而窘迫,但是在郁青面前就不必这样了,虽然他们长时间谈话的时候并不多,但是婉婉知道,像他这么聪明的人,总会主动的打开话题来活跃她的心情,使她的话也多起来。
他们谈到了郭松龄的公司。“我知道,”郁青说,他的语气稍微显得有点冲动,但是婉婉是听不出来的。“那家保健品公司是白马生物技术集团,是一家国营企业,他的董事长是陈投币,荷兰ISI公司最近购买了它百分之三十七的股票。”
“你怎么知道?我是说,你刚来西安,就对这些了解得这么清楚吗?”
“我是从报纸上看来的。”
报纸,婉婉几乎已经忘掉了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东西了。连电视里边的新闻,都因为距离生活很远,她从来不去关注它们。
“像这种生意,关键是陈投币,只要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就好拿下来了。”
“噢。”婉婉看着他,她对这个有兴趣,因为这关系到郭松龄的生意。“你了解陈投币这个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