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掠夺一切 > 第238章(第2页)

第238章(第2页)

可以说所有低素质人群容易沾染上的坏习惯,这些绿营老爷们都占了一个遍。

而张彦为了不然自己麾下的士兵陷入到这样的窘境之中,便只能咬着牙对所有入伍的士兵进行再教育了。

可悲的是,这个年代募集兵员的文盲率,是完美的百分之百。

真的是百分之百。

……

总而言之,为了解决之前张彦所面临的士兵招募成本与培训成本太高的问题,鲁肃最终选择了让张彦进行有限的招募,也就是一口气招募了两万人的普通刀盾手士兵,并按照“前排抗线兵种”的方法进行训练。

按照他所说,这炮兵的作战方式主要是在战场的后方向前方投放火力杀伤敌人,同时用隆隆的炮声和弹药消磨敌人的战斗意志。而前排的刀盾兵在火炮加入战场之后,更多的是承担起了一种保护后排,以及对地方进行反冲锋的“抗线”作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经过了鲁肃和一众实际带兵的将领数日的讨论,一种崭新的“添油”战术便被开发了出来。

众所周知,在海军交战之中,有一种很重要的概念叫做接战宽度。

用人话去说,就是在进入战斗的第一时间里,到底又多少梯队能够迅速进入战斗,并且对敌军输出自己的火力。

而将这种概念引申到了陆战之中,接战宽度——或者说战场宽度的概念依然有效。

在战场宽度受限的情况下,只需要保证后排的炮兵完全铺开阵型,接下来便一股脑的往前排填补刀盾手就行了。

第三十四章战场规模与接战宽度

要知道,在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限制下,华夏大地的战场规模一般只有一千人到数千人不等。

只有像是前些年黄巾三杰与卢植、皇甫嵩在巨鹿的大战,或是像汉王朝对外寇发动惩戒战争时,才会一次性投入数万人以上的兵力。

而在没有对外战争的现在,即便是未来十八路诸侯联军一同讨董,也才将将凑出了几十万的兵力出来。

就和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那样,十八路关东诸侯之中实力强横者如同孙坚、陶谦、公孙瓒等人,大多是携带了一万到三万人不等的将士去参与这场大战。

相比之下,像是一些名不见经传小势力,能够拥兵数千参与这场战事,便已经算得上是一路小诸侯了。

君不见,当年刘备在公孙瓒离去之后不过是暂时负责指挥对方的数千将士,地位就从一个普通的跟班直接跃升到了能够进入帐内,和陶谦、孔融等人谈笑风生的地步。

由此可见,像是小说之中那种一次性投入数十万人乃至上百万人的大型战役,在整个东汉末年的历史上也不算常见,不过寥寥三次而已。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打响。曹操拥兵两万抵抗十一万袁军大胜,成功统一黄河以北的广袤土地。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打响。孙权、刘备联军五万余人在长江赤壁口大战曹军二十余万大胜,三国鼎立局面初步形成。

公元221年,夷陵之战打响。刘备联合五溪水蛮夷与孙权在夷陵大战后落败,蜀汉彻底退守益州,失去和曹、吴两家在中原竞技的资本。

三场大战,便已经是整个东汉末年规模最大的战役。而相比之下,一些很有名的大战比如江夏之战、兖州之战、宛城之战等等,则大多只是投入了数千到上万兵力不等,根本就没有这些战役在历史长河中的名声那样响亮。

总而言之,在公元189年的现在,整个华夏地区的诸侯有一个算一个,能够一次性掏出上万人的都已经是孙坚这样的不二强者了。

像是张彦这样拥兵四万还想着继续扩军的,恐怕除了北边的三大边军之外,整个华夏翻个底朝天也找不出多少出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几乎可以确定,在未来的十年里庐江几乎不会参与到什么数十万人以上规模的大型战役里面,而战场规模一旦被限制住,那通过简单的计算,两只军队之间的接战宽度有多大,便一目了然了。

以当初张彦带兵攻打白波黄巾占据的太原、河东两地的那次经历为例,虽然当初张彦的主要战斗都是放在攻城战上,但是遭遇战或是追逐战他也不是没有打过。

为了能够保证自己的阵型厚度不至于被敌军一冲就散,几乎所有的战役,指挥官都会下意识的将自己的阵型布置成长方形或是正方形,这样才能足够厚实,不至于被轻易切开、斩断、剁碎。

假设未来的战场规模最大为五万人左右,那在保证自己阵型足够密集的情况下,三步间为一人,整个军队的战场宽度也不过一百四五十人左右,撑死了也就两三百米……

可现在张彦手底下的火炮装备率呢?

庐江兵马指挥司全员两万余人,拥有炮兵营五个,常备火炮五十门。

整整五十门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