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这东西,在灌浆结束,籽粒硬化之前,人是不能吃的啊?”
……
Ps:
我是傻逼,我为什么要写这个。
刚检查了一下,好像是qingchuxiaomai这种东西不能写,写了就会死。
我研究研究怎么能把这个东西抢救回来,是我写的东西不行还是写的角度不行。
之前的剧情先放出来吧,后面的我再改一改。
说实话,有点后悔。
我为什么要写qingchuxiaomai
历史区容易被创死是真的。
第十章小小的建议
面色担忧的向着张彦问道,要知道,在小麦这种作物还没有完全成熟之时进行收割,那对于百姓而言,这就不是减产的问题了,而是切切实实的“绝产”。
那官员几乎可以肯定,在这种粮食即将成熟的时候,没有一个百姓会愿意提前进行收割——
这不是让他们牺牲一部分的收益,而是在把这些人逼向一条条的死路。
即便张彦在如今的庐江已经有些名声了,但名声归名声,真的涉及到自身生命的时候,恐怕没有一个人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
毕竟,粮食不比别的。
若是寻常百姓一年半载的不购置新衣裳,最多也就是落魄了些,憔悴了些,却不会因此而受到什么实际性的伤害。
可若是一年半载的不吃一口粮食……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吗?
这可不是忍一忍、饿一饿就能解决的问题。
在小麦这种作物彻底成熟之前,对于寻常百姓而言,这东西就和杂草也没有什么区别。
你让人家因为你的一句话,将地里长得好好的粮食当成杂草割出去……
运气好的话,百姓也就是骂你两句。运气若是不好,恐怕明天就会有巡查各地的御史开始打小报告,控诉庐江太守的“暴行”了。
至于张彦那边,对于这一点,他倒也不是一点都不清楚。
向着那人点了点头,张彦伸手轻轻的抚摸了一下下巴,随后便开口回应了起来。
……
“哦,我知道了,你是说的青贮小麦的事情吧?”
……
众所周知,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一共可以将之一生分为四个不同的时期,每个阶段又可以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这样一共便是十二个不同的阶段。
在每个不同阶段里面,小麦的生长情况,或者说侧重点,都是完全不同的。
以最常见的春小麦为例,这种作物的成熟期总共可以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黄熟期三个阶段。和他们的命名方式相同,乳熟期便是小麦籽粒灌浆之后的第一个时期,之后在蜡熟期硬化,最后在黄熟期实现外壳与内部的剥离,整株作物的外表也会因此而变得金黄喜人。
而正常情况下,要等到蜡熟期的晚期,甚至是小麦进入到黄熟期之后,农民才会对麦子进行收割。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你收回来的东西才能被称之为“粮食”而不是杂草。
在后世的时候,由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华夏地区对于粮食的需求日渐降低,反倒是肉类等农副产品需求与日俱增,这直接导致了中原地区粮食过剩,甚至有农民开始在粮食还没成熟的时候,就将之收割,之后作为极其优质的牛羊饲料贩卖给那些农场主们。
这便是极为有名的“青贮小麦”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