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到北京,朝兮先让司机回了一趟山里,想要去竹寺看看。
阔别四年,山还是那座山,只是走的时候白雪纷飞,回来时,一山苍翠,林木葱茏。
竹寺的牌匾还挂在那里,看起来有些陈旧,不过房前屋后基本还维持着原貌,只是没什么人来添香火。
原因嘛,一目了然。
那场始于四年前的动乱尚未平息,甚至有更加严重的动向,整个中国都像是失控的汽车,在崩溃的边缘游走。经济、文化乃至于绝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都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用“民不聊生”四个字形容,最贴切不过。
存真和存慧听见动静,出门来看是他,都惊喜不已。
朝兮按着约定,把从内蒙古买的奶糖、奶豆腐等拿出来。
存真存慧都长成了高大威武的青年,成为正式在册的僧人,早已过了会想要吃糖果的年纪。
但一看见朝兮递过来的东西,他们都是眼前一亮,继而红了眼眶。
禅房对坐,叙起阔别寒温,他们都不住地叹气。
老和尚不在了,竹寺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如今全国上下是这个样子,没有人愿意也没有人敢出家当和尚,若非有尹新月暗中庇佑,竹寺早就被拆了。
存真存慧惦记着老和尚的教导,都不愿意还俗,就在寺里种田种菜,加上尹新月的接济,勉强度日。
“幸好,居士在外无恙。”存真念了一声佛号,看着朝兮,“居士这次回来,可愿意继续留下修行?”
自从老和尚故去,他们就不再称呼朝兮为“小师父”,毕竟死者为大,朝兮也不会纠结于此。
但存真存慧对他的牵挂和关心做不得假。
朝兮停顿了一下,笑着摇摇头:“我回北京来是有些事要做,不能久留。这回看到你们一切安好,我就放心了。”
存真略略惋惜,不过出家人讲求“不沉溺”,便也没有过多挽留,转而问了几句朝兮的近况。
突然,存慧想起一件事,腾地一下站了起来,说:“我怎么忘了,前两天那位尹夫人家里送了一封信过来,说要我等转交给居士。”
尹新月的信?
朝兮微感意外,尹新月应该知道他离开竹寺了,莫非是有什么要紧事,但联系不上他本人,所以不得不送到竹寺?
存慧急急忙忙地取信回来,朝兮一见是白皮素封,便知事有不谐,拆开一看,里面竟是报丧的书信,白纸黑字,写的是“尹寒”二字。
尹大小姐被人叫了一辈子尹新月,鲜少有人知道她本名其实是“尹寒”。
朝兮认识尹新月这些年,只见过这个名字两次,一次是婚帖,一次是讣告。
他叹了口气,转头看向窗外,世事无常,日升,月落,不外如是。
*
尽管现在全国都对所谓的“封建思想”打击极严,但尹新月毕竟是上将夫人,就算不看新月饭店的情面,顾忌着张启山,那些跟打了鸡血一样的大小官员还是不敢轻言置喙的。
照着旧时的规矩,尹新月的棺椁在家中停灵七日,方才出殡。
张启山和尹新月婚后并无子女,张启山也没有其他兄弟子侄,所以一干涉及孝子贤孙的环节都被省略了,只有尹新月本家的几个侄子侄女来磕头行礼,勉强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