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机构改革和建城赵谌封地兰州治下其实是有五个县的,但因为这一百多年来与西夏人战争不断,这五个县持续遭受战场屠戮,一部分搬进了兰州城,一部分迁往熙州等内地,还有一部分逃进大山深处过着野人般的生活。所以,如今除了兰州城之外,就是赵谌带来的这十多万人。除此之外,便是那三个羁縻部族了。而如今兰州城则是处于一个很尴尬、很微妙的状态。赵谌也没有任何要发兵攻打兰州城的意思,但却禁止任何人进入兰州城,至于兰州城里面的人可以随意出来,没有人阻拦。所以,王明仁和郭威派了好几波人出城,有打探消息的,有购买粮食的,但自此之后再没能回到兰州城。转眼间,赵谌击败兰州城军队和西夏大军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这一个月以来,三十里黄河边长廊依然忙碌得热火朝天。除了将五十万亩麦田收割之外,赵谌忙着扩军定民,制户藉定赋税,划定行政区划,勒肃军纪、遣任官吏。为了明确麾下官吏的权限职责,提升工作效率,赵谌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机构改革。他完全抛弃了大宋混乱臃肿的官制,根据他治下特点和麾下能用之人的实际,重新组建划分了两府四司。分别为政务府、军枢府、情报司、教务司和秘书司、监察司。政务府的主官为刘广平,总管治理百姓之事,包含农事、工事、商务、赋税、户籍、财物、人事、俸饷等事,也是权力最大、事情最杂的一个司,相当于后世的政府大部分职司。除了刘广平当初从京城带来的军器监部分官吏之外,赵谌又从那一百多名横渠书院学生中挑选了二十人,在政务府充任为官,总算是将架子搭了起来,维持着赵谌对十个小镇和一个市区的统治。军枢府设大将军为主官,自然是张叔夜,执掌赵谌治下士兵的征召和兵籍的管理,军队的训练、发动战争等,以及武职官员的除授、封荫之典,叙功、核过、抚恤等事。而情报司自然是小诗为总司使,职司权力也是顾名思义。教务司的总司使赵谌交给了裴有文兼任,目前除了裴有文和两其两个儿子之外,还是一个空壳子,赵谌准备将一些干实事不行,但学问不错,且处理文书办报之事还可以的横渠书院学生调派给裴有文,让其好好调教,就目前来说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学堂和兰山书院的事情。秘书司的人最少,其实就是赵谌的个人秘书、助理和幕僚机构,目前暂时由横渠书院一百多名学生中表现最突出的十五人充任,总司使空缺,挑选了两名副司使。主要是负责帮助赵谌处理越来越多的批件、请示和文书,当然不是由他们批示,而是由他们梳理分类,提前整理,收集相关事情的信息资料,准备相关会议、传达赵谌的命令旨意等事。至于监察司,下设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共称为三法司制。其中刑部和大理寺是类似后世的司法部和公检法部门。而御史台其实是行政监察机关,也是司法机关之一,负责纠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相当于后世的纪委。可惜,目前赵谌还找不到合适人选担任监察司的司使,刑部、御史台和大理寺倒是从横渠书院学生中挑选了一部分充任官员,又从军中调派了一部分老兵充当兵吏,勉强搭建起了架子,此外,军队的改革,赵谌也重新进行了整编。继续沿用捧日、天武、神卫、龙卫、四军之名,但改为军团,目前各自下辖五千人,武官的官职也不再沿用大宋混乱的军制体系。其中捧日军团、天武军团、神卫军团依然由吴志飞、周成武、冯金光担任军团长,龙卫军团则是由张伯奋担任军团长。除此之外,再成立虎卫军团,编制五千人,由张仲熊担任军团长,作为赵谌的亲兵。这总计两万五千战兵,除了赵谌原本两万人马之外,其他人马刚好从俘虏的郭威人马中填充。张红玉给自己的女兵也起了一个凤凰军团的名号,赵谌勉为其难的同意了。但张红玉一心想将女兵由两千人扩编成五千人,但是被赵谌给拒绝了。除此之外,赵谌下令进一步细化兵种,各个兵团成立一个砲兵营、一个辎重营,一个医护队、一个工兵营。地方官制和军队的改制虽然有刘广平、张叔夜等人具体负责,赵谌在定下方案之后,表面上只是走走看看,偶尔下一道指令。但其实各种安排处置、协调决定、任命会见的事宜还是十分繁忙。所以一直还没顾上处理已经三个羁縻部族的事情。这三个羁縻部族的人口加起来有六万多人,占了赵谌治下很大一部分人口。对于大宋一直施行的羁縻政策,说实话赵谌是看不上的,那什么“裂土分爵、俾自为守”,本身就是一种养虎为患的政策。在赵谌看来,真正将这些吐蕃、羌族等部族纳入统治,将他们的地方纳入自己国境,就应该派出官吏、驻有军队,且执行一视同仁的律法,一些基本政策要和其他地方统一。最主要的是,该缴的赋税一定不能少。做到这些,才能说这三个部族是属于自己的,部族的百姓才算是自己治下百姓。只是这些部族一百多年以来早就被宋朝各种优待和赏赐给惯坏了,赵谌想要彻底的将羁縻之策改成直接治理统治难度不小,需要周密谋划,做大量准备工作,甚至还需要一个契机,眼下还顾不上。而就在官制和军制改革、百万亩麦子收割得热火朝天的这段时间内,近万工匠也开始了一项浩大的工程。修建一座全新的兰州城,准确的说只是再修建一座城墙,将赵谌一手打造的市区圈起来。没错,赵谌从最开始便没有想过用原来的兰州城作为自己的兰州府地,他要修建一座全新的兰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