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国内最邪门的地方,去过的人都会觉得不寒而栗,更是被称为闹鬼频发的极阴之地!
有人说南京中山陵地下全是阴魂不散的冤魂,相传在修建中山陵时,莫名会有孩童消失,有人说是被术士夺去了魂魄,背后又藏有什么玄机,而围绕在中山陵背后的诡异传闻,又究竟是真是假!
保持你的好奇心,跟着阿冲大叔一起往下看!中山陵作为孙中山先生的陵寝,整体面积达到了8万平方米,是中国近代最后一座陵墓,也是建造于中国最为动乱的时期!
1928年中山陵建成前夕,南京城就发生了匪夷所思的叫魂事件,为了使其坚固耐久防止陵寝垮塌,需要摄取多名儿童的魂魄,来顶住大梁,为了得到这些小孩的灵魂,国民政府提前进行了户口和学龄前儿童的调查,为的是把小孩子的生辰报上去,这个传言一出,整个南京城是人心惶惶!
经常有传言说某处又抓了几个人,被用作叫魂了,南京城里是人心浮动,市民们是人人自危,几乎达到了非亲朋好友,不敢交谈的地步!
尽管国民政府发出通告称这件事是假的,但事情是越描越黑,谣言不但未能制止,反而是愈演愈烈!
很快南京城又传出了新的谣言,有人声称在南京城出现了妖妇,她们会乔装成卖菜和流浪的妇女,到处施行妖术,无论是成人还是幼童,只要是被触摸过身体,或者被喊了名字,魂魄就会被摄去!
有一天下午有户人家带着自己孩子去外面买菜,结果路过一位妇女的时候,突然天旋地转,头晕不止,联想到之前的传言,惊慌失措的她赶紧呼救,好在最近巡逻比较严,当场就将那名妇女抓走了,不过是不是摄魂就不清楚了!
又过了几天一群孩子在门口玩耍,这时一名妇人走到这群孩子身边,假装询问道路怎么走,结果这名妇人刚离去,其中一个孩子便脸色发紫,身体僵硬,路人看到此情此景,连忙追赶上妇人并将她送到警局,还在她身上搜出了做法用的法器!
这一连串的事情发生之后,为了防止自家孩子的魂魄被摄取,家长们纷纷在小孩的肩上缝制红布,并在上面用黄纸贴上符咒!
种种事件的发生,更加让市民们认定这是国民政府为了摄取儿童魂魄以便为中山陵的完工而做的准备,于是南京城内的市民对此举行了强烈的抵制和示威!
为此南京国民政府不得不发布第二次公告说这一切都是谣言,是敌特分子有意编造,故意扰乱社会秩序,之后警局还公布了当时所抓摄魂者的审讯结果,以此来证明,此谣言纯属子虚乌有!
甚至还请来了风水大师,开坛做法,改建中山陵等!
随着南京中山陵的顺利建成,这场令整个南京城,恐慌不已的中山陵诡异叫魂事件才结束!
那么为什么南京中山陵为何会成为闻风丧胆的邪地,而无梁殿又为何会被称为阴宅呢?
这一切都要与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明太祖朱元璋扫除蒙元,创建大明登基称帝后,便开始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寝!
在朱元璋修建明孝陵期间,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就在明孝陵刚开工的时候,工人们发现了一座古墓,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便开始多方查询资料,结果发现这是着名高僧宝智和尚的坟墓,朱元璋得知此事后非常重视,除了宝智和尚是位得道高僧之外,还都因为两人都姓朱,并且朱元璋自己也当过和尚!
于是朱元璋决定修一座寺庙,将宝智和尚的坟墓迁移过去!
于是朱元璋下令修了一座佛塔,并在旁边又修建了一座无梁殿,用来遮蔽风雨!
而在中山陵中阴气最重的地方也就是这座无梁殿,这话又该从何说起呢?
无梁殿:顾名思义,就是因为殿中没有横梁,因此被称为无梁殿,这种建造放在风水穴中是一个极阴的煞地,再加上殿内供奉着许多磁场很强的阴魂,不要说三更半夜就是大白天你站在大殿中央,也会有种莫名而不寒而栗的感觉!
这里守夜的人还说,午夜时分大殿里总有神秘的声音传出,甚至还能听到战马的嘶鸣声,而这些声音的来源,都是关于埋葬在这里的英灵所为!
1933年,国民政府在灵谷寺原址上,兴建了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无梁殿也被改为公墓祭堂,而大名鼎鼎的特工之王戴笠的坟墓就在无梁殿的后面!
但是在战争时期,戴笠陵墓的主体被炸毁了,从此之后阴宅的名声,就更加深入人心了!
据说午夜时分,曾有位睡不着的年轻小伙,骑着单车到中山陵游玩,就在这时,寂静的路上,突然传来了脚步声,可当他回头看时,后面却什么都没有,小伙以为自己幻听,也就没当回事,便又骑车走了一段,结果还是不断传来脚步声!
当他走到一个坟墓时,他看到一群身穿白色衣服的人坐在那里,一开始以为是结伴露营的人,便没当回事,可当他下山的时候,在另外一个地方又遇到这群人,这时小伙才发觉事情有点不对劲,当他朝陵墓方向看过去的时候,只见这群人阴森诡异的对着他笑,还挥动着双手让小伙过去!
我的个奶奶呀……小伙子吓得是大叫一声,拔腿就跑,连单车也不要了!
中山陵如此之多的诡异现象,让人不得不联想到南京大屠杀,当年日本侵略南京后30多万中国人被残忍杀害,还有人说是朱元璋死后让60多位妃子为自己陪葬,如果有妃子不从,就会要被处死!
有学者认为二者之间存在极强的关联,因此这片极阴之地,就变成了冤魂聚集之地,从而为后来的中山陵阴煞之地埋下了伏笔!
至于此事是真是假,我们无从知晓,不可否认的是,无梁殿的建造风格独特,保存完好,是研究中国古代砖石技术,不可缺少的范例,本期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