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后者对于华铭东同志来说不值一提。”
“也就这技术,我觉得还是有点意思的。”
“我这里有两套合作方案。”
“一套是一万块,把这门技术转让给华铭东同志。”
“另一种是我代替国营饭店在乡下进行统一收购。”
“但我不收小黄鳝,只收一斤三两到两斤的。”
“就是不知道华铭东同志倾向于哪种。”
华铭东沉默了下道:“我更倾向于第一种,不过我拿不出那么多钱。以镇集为中心的附近五个村,到现在都没一个万元户。许灼同志,谁都想变胖,可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可不行。五千吧,怎么样?”
“华铭东同志,不要妄自菲薄。”
许灼说着,打开抽屉,在里面翻找了下,拿出盒子放在桌上。
打开盒子,里面的钱厚厚几沓,都是大团结。
一百一沓,这里足足三沓多。
“这是我这些天买卖所得,你觉得一万贵了,我还觉得便宜了。”
说完,收好了钱。
在华铭东的惊愕中,他敲了敲桌子。
“华铭东同志人脉广博,这一万想来凑着也不难。如果实在不方便,我个人倾向于第二种。第二种,就是一口口吃成胖子了,没有风险,就是来钱慢。而且,第二种的话,华铭东同志可以自己做。”
所以许灼本身也是更倾向于第一种。
如果是第二种,思路在这里,以华铭东的能力,要来介绍信与供销合同不难,难的就是人家国营饭店不要小的。
笑话,集镇里一斤左右的也有,一斤以下比比皆是。
上面领导吃饭,自然要好的食材。
不一定是领导吃,接待一些外国友人,八两黄鳝拿得出手?
都没许灼的重。
大的不是弄不到,可一条两条,费了半天劲弄五六条,人家能收?
现在许灼想当甲方,自然得拿出甲方的优势。
“许灼同志,你看这样行不行,我给你免费干活一月,每天黄鳝至少百斤,一个月后,你的技术五千转让给我。”
话没说完,别说许灼,许若谷都憋不住笑了。
她摇着头嘲笑道:“一百斤?许灼桃一晚上一个人都不止这么多。”
“华铭东同志可以去你那村附近问问,有些人会照黄鳝的,拿个手电筒,一晚确实可以弄到不少,几十斤轻轻松松。华铭东同志人脉广博,只要找到熟悉的,两三个,一晚上费点力气,四百斤是能够弄的。”
四百斤不夸张,这年头的资源异常丰富。
照黄鳝的有,可却不多。
田里的资源,可以说大把大把的,就是一般人弄不到钩子,也不知道怎么钓,否则一个人去田里放黄鳝钩,都能套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