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学画回忆丰子恺批注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十六、一张老师的肖像照片

隔了三天,我晚上又去了老师家里。只见墙上老师画的井冈山大画的墨迹、颜色还是湿漉漉的,我正专心欣赏,老师走过来说,信写好了,他前几天在工艺美术学院开会的时候,见到了吴劳同志,他是院领导人之一,老师把我的情况都跟吴老师讲了。他说吴劳同志一般都是晚上七点钟以后才回到家,如果没有找到,第二天再去,小孩子不要讲面子。说完他又拿了一个纸条给我,是用铅笔写的,说这就是吴劳同志的家庭地址,白家庄东里一楼6号。他要我收好,别丢了,然后又从画案上的书丛中取出一封信来,是老师用毛笔写给吴劳同志的,他叫我再念给他听听;信上写道:“吴劳同志:兹介绍小友邓伟趋前访候,请予接见。邓伟高中毕业,品学兼优,因爱好美术,拟考工艺美院,关于招考情况,望多指示。专此即颂,刻安。可染二十六日。”

我看老师太忙,生怕耽误老师的宝贵时间,特别老师又给我写了信,我更不忍心多打扰老师,就说要回去再画素描去。他听了,说等一等,他好长时间没看我的画了,画成什么样了,也不知道。他说当年他画素描的时候,在杭州,下了很大功夫。我就把画稿拿出来给老师看。老师说,画素描要把对象真实的一面画出来,不管是用毛笔还是铅笔,画得不能太快,要慢,他觉得我画得还是快。他说画素描和写文章一样,越具体越好。画面上空白的地方不能太多,黑白关系的处理是最重要的。一是形象要准,二是明暗关系正确,把这两方面的问题处理好了,大的方面就基本完成了造型的要求。对颜色不要太强调,今后要用很长的时间去研究。这时老师的孙女曦曦喊爷爷吃饭,说饭都凉了。其实,我刚进门的时候,就已经看见阿姨把饭做好了。老师让我一块吃饭,我说吃过了,该走了。曦曦一直把我送出大门,天真地喊着:“叔叔再见!”可染老师说,“你听,这小孩的嘴多甜呀!”

因为老师太忙,我又要考试,每天都要到很晚才能休息,到老师家里去的时间就少了。11月1号这天,我把在山西大同画的“悬空寺”带给老师看,是根据素描在毛边纸上画的。他看了以后,给了我两张宣纸。这是老师第一次给我宣纸。老师经常在我面前说,没有好宣纸用,后来泾县宣纸厂专给老师做了,才好些。我也曾把老师常说没有好宣纸的话带给我父亲。我们家以前收藏过一些老宣纸,文革中没有被抄走,父亲就让我拿给老师用,还有一些上好的纸册页,他特别喜欢,说是很好用。他这一次给我的是两大张,四尺的,他说不能总是用毛边纸画,只有在宣纸上画,才能看到效果。他让我就用他给我的宣纸重新再画一次“悬空寺”。

老师四十年代在四川的时候,因为经济不宽裕,不常买宣纸。他的老师林风眠当时也在四川,知道这个情况,就给了他一些宣纸。1954年,老师在西湖边上和黄宾虹老先生一起生活了一个礼拜,“快活得不得了。”那时候,他也用过黄宾虹老先生送给他的宣纸。

那天临走的时候,老师说,他让我重画一遍悬空寺,下一次可以带来也可以不带来,最重要的还是高考的问题,有了新消息,要我立即告诉他。

隔了几天,我又去了老师家里,老师一见面就对我说,他听说今年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头一年,一些不同年龄的人都在准备高考,报名的人也很多,考试的水准也很高。要想考上,恐怕不是那么容易。他说,在农村插队的,在建设兵团的,部队的,有些人在单位进了宣传队或在画室,画得很不错,我与这些人抗衡,有难度。他劝我说,“美术学院要考,画画也很重要,但是学习文学也非常好。如果考不上美院,学文学可以博览群书。看很多中国的古书,还有外国的名著。最好再学好一门外语。”

关于学外语,这一点我没有听老师的话。这些年我在国外拍片子,英语一直说得不好,都怪我在这方面没有好好下功夫。可染老师还说,学文学也好,学一门外语也好,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将来画画都有好处。他希望对我讲的这些话我能够听进去,不要一门心思想的就是要考上美术学院。万一不行,其它的学科也可以学。老师说他最近太忙,也顾不上我了。他马上还要到外交部去画画。如果要找他,每个星期天回家时可以见到他。

1978年年初,我在《中国摄影》杂志上看到一张《画家李可染》的照片,拍的是可染老师在画室作画的情景,摄影的作者是李兰英。我看了后心情非常激动,也很高兴。当时的摄影杂志很贵,买不起,我就给《中国摄影》杂志写了封信,叙述了自己跟老师学画画的情况,说是看到李兰英拍的这张老师的照片,更加想念老师,问杂志社是否可以送我一本杂志。信寄出不久,杂志社的编辑张文硕老师给我回了信,她说杂志社能有喜欢《中国摄影》杂志的小读者感到很高兴,她说她手头正好有一个打裁下来的印本,可以把这张作品剪下来寄给我。我把这张摄影作品拿给老师看,老师说我经常到家里去看他,难道不记得他长得什么样了吗?他让我闭上眼睛,回忆回忆他长得什么样。我说,脸是方的 ,年轻时眼睛挺大的,现在脑袋上头发也少了。他说,这是漫画像,你把老师脸上的主要部位记得还很清楚。

后来老师到漓江写生回来,他挑了一张照片给我,问我还记不记得我跟杂志社写信要照片的事?我说记得,讨了一张他的照片。他听后哈哈大笑说:“这一次老师送给你一张相片,是我在漓江船上照的。” 他想在照片上写几个字,一时没想好写什么,就没写成。后来老师的作品出了纪念邮票,他送给我一套。我本来想请老师在票上给我写几个字,也没写成。因为我怕老师写了字,邮票就寄不了信了。老师当时还表扬了我的天真。

1月29号我去老师家时,老师看我准备高考很紧张,来不及系统的给我讲课,便临时讲了一些他在创作中的感受。他说,他画了几十年的中国画,也有了一些经验,比如说他画山水和花卉,有人说只见他画过山水,很少见他画过花卉。但是不管画什么,墨色不能忽重忽轻,整幅画里,墨色应基本保持一致,在整体效果中求变化,不然,这张画就花了。写毛笔字也是同样的道理。美术学院考试给你一、二个小时的时间,就是要求你在一定时间把握住一个整体的感觉。

正在说话的时候,《工人日报》的美术编辑王鸿来了,说是来取老师给地铁画的画,老师说他已来过几次了,便拿出了两张画好的牛给他。老师拉拉我的衣袖说:“我交卷了,你还没考试呢!”我要回家了,老师让我等一会,他让师母给我拿来两张老师的印刷品,一张是“井冈山”一张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然后用纸包好递给我。叫我有空的时候,好好看一看,从不同的方面分析分析这些作品,因为我对他比较熟悉。我说,回去后结合高考,一定认真学习。

。 想看书来

十七、实者慧

1978年的2月6号是农历年三十,下午我去老师家的时候,手里提着两个纸糊的鱼灯笼,灯笼是送给老师的。怕坐公共汽车挤坏了纸糊的灯笼,我就从新街口走路来到三里河。

鱼灯笼是我的姑父自己糊的。姑夫虽然是个聋哑人,但他是一个手艺很高超的手工艺人,还曾经为中南海和外国驻华使馆等单位提供服务呢。我小时候每到过年的时候,姑夫就给我糊一个生肖灯笼,猪年就糊个小猪灯笼,鼠年就糊个老鼠灯笼,好看又好玩。一次我跟可染老师讲起了这件事,他很感兴趣,说能不能和我姑夫商量商量给他糊个鱼灯笼?我回来比手划脚地跟姑夫说了之后,没过多久,他就糊好了两个红色的鱼灯笼,非常好看。从那以后,每到春节,只要我在北京过年,我都在年三十提着两只新糊的鱼灯笼给老师送去。

每到大年三十,可染老师总要做三件事,一是把我送过去的鱼灯笼悬挂起来,第二是亲手写春联,三是他要给晚辈们封红包,大家喜气洋洋地过个年。

我这天下午到的比较早,老师正在午睡。师母说,不能叫你老师,要让他多睡一会,今天是三十,到了十二点他也睡不了觉,他得“熬夜”。这一天我带去了两个作业,一个是我对老师井冈山作品的分析,从主题,技法到视觉观感,谈了自己的看法。还有一个就是按照印刷品的大小我临摹了一张,请老师指点。这一张习作我画了好几天。

老师醒了,看到我手里的画,开玩笑地问:“这是谁画的画?你把我的画拿走了吧?”我也笑着说:是是是。说着他把画拿了过去说:“这可不像是李可染画的。还是老问题,画得不够,画得还是太快,应该要慢。”老师归纳了两点:一,作画形象要准。应该是画什么像什么。这一点对于我考试非常重要。二,外形上只顾轮廓还不行,在结构上还要有充分的表现才行。同时要多看古代,现代的画册,理解前人的间接经验,演绎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把这两点结合在一起,就可以画中国画了。老师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很艰苦,必须下苦功夫。”

我有些泄气,说每次来,老师都批评我,说我画得太快,其实我画得很慢,我真是太笨了。是不是学不出来了?我说上小学的时候,我的算术就老是学不好,老师到我家家访的时候,说我这个孩子太笨了,连等分除法,包含除法也搞不清楚,弄不明白。可染老师听了大笑道:“你也跟我似的,不识数啊?笨哪,邓伟你是真笨哪!”我说老师你也这样说我,我还学得出来吗?老师笑了一会,说,“你让我说真话吗?其实啊,你很老实,中外著名的大学问家,科学家,都是老实人。太聪明的人,太精明的人,是不行的。”说话间,他让我给他磨墨,他说他还有事情要做。我说老师是不是要写春联啊?于是便磨起墨来。他问我喜欢春联吗?我说喜欢。不过街上有卖的,您别写了,我到街上给您买去吧。他说,不一样,不一样,到外边买的和自己写的怎么能一个样?磨了一会,他说墨太少了,要再加水。我说你不就是要写字的墨吗?他说写字的墨并不比画画用的墨少。

一个半小时后,墨磨好了。老师提起一支大笔,在一张大纸上写了三个字:“实者慧”。老师写完了,钉在墙上,显得很高兴,他一边仔细看,一边问我,是喜欢春联还是喜欢墙上的字?我说都喜欢。我又念叨要去街上给他买春联的事。他笑笑,指了指我说,“实在啊,实在。”老师把墙上的字拿到了画案上,又提起笔来在上面写道:“一九七八年二月农历丁卯除夕为邓伟书,可染”老师又非常高兴地让我把字挂到墙上,再看。一边看,一边说:“今天我画了几张牛,这幅字比画还好。某某某叫我给他写几个字,还没给他写呢。应酬太多,真不愿意应酬啊。”我说怎么谢谢老师呢?您还给我写字干什么啊?老师又指指我笑着说:“我说你傻吧!真傻。”我们师生正说话的时候,南方的画家郑乃珖先生来了。郑先生看到了“实者慧”,连连称赞道:“好字,好!”这时郑先生拿出一本册页,他希望老师能给他留下一点墨宝。老师拿起笔,又在郑乃珖的册页上画了牛。天色越来越晚,窗外的爆竹声噼噼啪啪地响个不停,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了。

可染老师给郑乃珖先生画完了画问我,他最近在美术研究第二期上发表的文章看了没有?我说看了,就把我从别的刊物上抄下来的一段文字念给老师听:李可染同志新刻了两方图章,一是“七十始知己无知”另一方是“白发学童”,现在他天天针对自己的弱点进行总结,决心苦练一辈子基本功……(其实这哪是可染老师发表的文章,因为那时候杂志很少,我没看到老师的文章,这是我在一个报纸上抄下来的一段话),郑乃珖问老师,“这个小孩是你的学生吗?”老师并没有直接回答郑先生的问话,说,“他有的时候也帮我念点东西,帮我磨点墨,帮我干点活。”说着,他从身边拿出一张报纸来,说,再把这一段念念。这是《光明日报》2月6日的文章:《访问画家李可染》,文章说,“李可染同志的山水画独出一格,在国内外深受欢迎。早在50年代李可染同志致力山水画的创作……二十年来他到祖国各地进行写生,创作出大量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好作品……”念到这里,可染老师突然打断了我,语重心长地说:“我就让你读报哪?连郑先生也不想听这些吹捧我的话,我是让你做作业啊!你不是要考试吗?要对作品进行分析,你写的分析我的作品的文章很单薄,没有文采,这可不行。你写文章必须把现在官方报刊的用语,加到你的文章里面去,这样才能考试呢!我要创作,画画,还要给你上课,活得真累啊!”

我连忙向老师道歉,说真是对不起老师,让老师费神啦!还说把“鱼”给老师带来了!他哈哈大笑了起来,说,“你又让我高兴了,鱼来了,好啊!你知道吗?我在美术学院上课,每一堂课都要写单的啊!”我说:“那我怎么给老师算讲课费呢?”他说:“那行,每年都送‘鱼’来吧,你有鱼,我也有鱼,大家都有鱼!”郑乃珖先生听了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时候我把《光明日报》上的一段文字抄在了本子上:“……李可染同志对青年一代美术工作者非常关心,常把自己的创作经验介绍给青年一代。他在创作之余,还将自己丰富的绘画经验编写成书,供青年美术工作者研究和学习。”我觉得我当时尽管还没有参加工作,但是老师给我讲了很多东西,就对老师说,“这一段也包括我吧?”他说,“那还用说吗?你每次来我不都是给你讲课吗?你还不是青年吗?你的脑子有时怎么这么“木”呢?……“

郑乃珖先生走了以后,天已经很晚了。我也要走了。这时老师看了一眼墙上的“实者慧”,“你还忘了一样东西在我们家呢!”我说:“没有啊!鱼灯给你挂上了!饭也吃了。”我看到了墙上的字,说,“老师没说话,我不敢拿呀!”他赶紧说:“过了十二点,再拿,就是下一年的啦”。这时老师把字拿了下来,找了一张红纸,把字包在里面,他说,“这个红包封得可是大利啊!吉利,吉利!”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十八、老师的痛处

1978年的春节期间,我又临摹了老师一张《漓江胜境图》,2月19号这一天拿给老师看。老师的原作很大,是四尺整纸的,我临的这一张也不小。老师先是放在地上看,接着让我钉在墙上看。他说:有进步。这是老师第一次表扬我。

我请老师指出缺点,他说缺点不少,一个一个给我说。“画上的树,不应该是一片黑。画树的时候,都是有空间的,有立体感,有层次,而且光线是统一的。”这时老师拿出了他的《漓江胜境图》的印刷品,说道:“你看看这个,光线是一个方向的。左边亮,右边暗,旁边的为什么比较亮?因为在明暗之间过渡有反光。房子周围为什么暗,因为它处在大山后边的阴影里边。房子周围的树,有前有后,不是一块墨饼子,有疏有密,有层次变化。”老师指指我的临摹习作说,要画出内在的笔墨结构关系和形态,在如何用墨表现上,你还要进一步细细地理解,琢磨。他说我准备迎接考试,时间很紧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