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兴一行人马不停蹄,仅仅用了一日的时间便匆匆离开了鄱阳地界,踏入了豫章地域。
这片土地上,汉军的势力如日中天,他们的足迹遍布每一个角落,将除郡城以外的所有区域都牢牢地掌握在了手中。
在豫章的主要交通要道上,汉军精心设置的关卡如同铜墙铁壁,巍峨矗立。
这些关卡不仅是军事防御的前哨,更是汉军对这片土地实施全面控制的象征。
而与鄱阳接壤的那一处关卡,更是重中之重,它如同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守护着豫章的门户。
在这道要道上,汉军不仅修筑了坚固的营寨,还派驻了一支多达三千人的精锐部队。
这些士兵们个个骁勇善战,士气高昂,即便是面对数万敌人的猛烈攻势,他们也有信心坚守数日,等待援军的到来。
也是汉军没有限制郡府南昌与外界的物资往来,倭人才能守住南昌,否则南昌城早已不攻而破。
当伍兴一行人来到这座关卡前时,守关的将领一眼便认出了他们。
这位将领名叫李司徒,他曾经是伍兴在南昌城统领的三十名手下之一,更是伍兴的亲卫,对伍兴忠心耿耿。
此刻,他见到伍兴归来,心中激动万分,连忙打开大门,亲自出迎。
“伍大人,您终于回来了!”
李司徒兴奋地抱拳行礼,声音中充满了喜悦和敬意。
伍兴看着眼前的李司徒,只见他身穿将领甲胄,盔明甲亮,威风凛凛,与几个月前那个跟在自己身后的亲卫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伍兴不由得打趣道:“李司徒,你现在可是真的当上了大官啊。”
听到伍兴的打趣,李司徒挠了挠头,憨厚地笑道。
“都是托大人的福,兄弟们跟着大人干,都很有干劲呢。”
李司徒的父亲望子成龙,听说司徒是古代的大官,便给他取了这么个名字。
如今,李司徒果然成为了一名威风凛凛的将领,现在他父亲可是神气得不得了,逢人就夸自己儿子现在是汉军将领。
伍兴紧随李司徒的脚步,踏入这座气势恢宏的营寨之后,眼前所呈现的景象令他不禁暗暗称奇。
营寨之内,一切布置得井井有条,秩序井然,仿佛每一寸土地、每一处角落都被精心规划过。
供来往商人通行的道路被巧妙地与士兵的活动区域分隔开来,避免了人流混杂可能带来的混乱与安全隐患。
商人行走的通道被特意设计在低一级的层面上,这样的布局不仅保证了商队能够顺畅通行,不受军事活动的影响,同时也为营寨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这样的设计思路非常巧妙,一旦有突发情况,比如过关商人中混入不法之徒企图作乱,守卫在此的士兵们便可以迅速依托这一自然形成的高度差优势,居高临下地采取行动,无论是进行驱散还是抓捕,都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效,确保营寨内的安全与秩序不受丝毫动摇。
伍兴静静地站在那里,目睹着眼前这一切井然有序、戒备森严的景象,心中不禁对李司徒的统筹与应变能力又高看了不少。
这座营寨是在伍兴动身前往寿春之际才开始动工的。
它的建设,完全是在李司徒的精心策划与墨家专业施工人员的默契合作之下,一步步从无到有,拔地而起的。
在这个过程中,固然离不开墨家施工人员精湛的技艺和独到的智慧,他们运用着世代相传的机关术与建筑技巧,使得营寨的结构既坚固又巧妙。
但与此同时,李司徒也必然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给予了不少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毕竟,墨家的施工人员虽然技艺高超,但他们毕竟没有经历过多少实际战争的洗礼,对于战场上的瞬息万变和复杂多变的地形环境缺乏直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