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铁心发愤学,玩命儿干,不给朱局长丢脸抹黑。变幅旋转柄啦,抓斗提升柄啦,旋转刹车啦,整日里手不离柄,人不离车,一斗接一斗地抓,一斗接一斗地转,一斗接一斗地卸。抓要抓满,转要转快,卸要卸准,务求一抓成功、一转成功、一卸成功。途中,不擦障碍物,终点,不擦运输车哪怕是车厢的一点点皮,确保吊车下的人、物安全。
几个月下来,我的作业水平上升了一大截;作业量也超过常量。
朱局长像个老大哥,他那善良纯真的秉性和真诚待我的言行,感动得我真想叫他一声“大哥哥,我一辈子敬重你!”。每次他来看我,总要深入地了解我的工作情况和心理状态,生怕我有什么闪失。一见他那厚道人的面容我就觉得有了倚靠,再大的苦也能吃,再高的山也可翻过。在他的不断鼓励引导下,我拿到了吊车操作等级证,后来又升到了中级,最近正在准备考高级,再再考就是工程师了,我的前程好得很哩!
工作稳定了,生活也有了起色。找了个朋友,比那一个还强些,不仅白净温柔,而且苗条贤惠。去年结的婚。我们过喜事时,朱局长自然来家贺了喜,上了“情”,还当了我们的证婚人。想当初,被女友抛弃时,打落了牙齿往肚里吞,硬是忍住没在那人面前流泪,苦啊!如今好了,成家了,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凭一双手挣来一套100多平方的房子,还买了各种家具、家电,今年还打算买空调哩,别热坏了我的乖女儿。啊,说句藏在心底的话,如果没有朱局长,没有地税局和兴港公司,哪有我清桃的今天哟!国家扶持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好政策救了我啊。我深知,在同一片蓝天下,还有好多好多像我这样的甚至比我更有本事的下岗工人,没我这么好的运气,没能享受到阳光的温暖,所以,我得珍惜再珍惜,努力再努力,同时也祝愿那些兄弟姐妹们能早日和我一样赶上好运气。请政府部门和各方“菩萨”,都像我们这儿的地税局一样,为下岗职工办点儿善事,救救我们这些“油脚子”。不然,时间一长,他们和她们便顶不住了,严酷的生活会把他们逼到死胡同去的啊!人一被逼进死胡同,是什么出格的事儿都干得出来的!骚混瞎闹还是好的,小偷小摸也是轻的,很多人还会去吸毒闯祸、杀人越货的呀!
都市盲区
星期六,天阴着,还下着毛毛雨。
约了好长时间,今天去与原紫鸳集团旺光被单总厂副厂长、现“老战友酒家”金老板见面。
出门前给他挂了电话,一上商业大楼门前十字路口,即见金单薄的身影在朝我这边张望。
金还在当厂办主任时,我被派到厂里任企业解困改革工作组长,我们相处不错。半年后,他被提拔为副厂长。又一年后,我才离厂,我俩已成为好友。
如今他下岗已三年了,才勉强开稳了一个小馆子。而当年的厂长副厂长,如今多在当床单、棉纺企业的老板或厂长,少说都是腰缠十几二十万了。唯有他这个分管行管后勤的副厂长还在为一日三餐发愁。唉……
他已拉住了我的手——还好,他气色不错,就是瘦,瘦得让我心疼。他老婆原在粮管所上班,后来粮食企业改革,粮管所只留了两三个管理人员,其余的职工都“买断工龄”,他老婆被六七千块钱打发掉了,成了“无娘管的孤儿”。虽为“孤儿”,可各有“肥瘦”。别人“买”得起粮店,她家底子太薄,不足一万元的积攒,要留着儿子将来上高中和大学。目前,经四处求人,她总算得到一份“工作”——帮粮店老板打工,每月500块钱,但每天得守店经营12小时以上。
金忙把我领上楼,端椅抹几,筛茶敬烟,甚为热情,也甚为真诚。这两层小楼是租的,每月租金1000元。加上各种税费,就是1500元。也就是说,每天所赚,50元以上的才是自己的。每天没得三桌客,休想赚到钱。不过目前还可以。今后怎样,就很难说了。我对他的境况放心了,便迅即进入新题,请他带我去看看旺光厂的其他下岗工人户。
下楼,南行至商业大楼门口,折而往东,沿云滨大道直行。两旁店铺林立,衣饰、百货、日杂、副食花花绿绿,琳琅满目,金发叹道:“市场上堆天冒地的吃穿用品,应该是吃不完用不尽的,可我们好多被单厂老同事却缺吃少穿,吃了上顿愁下顿,穿的专捡别家的旧。唉!”
金的头发已被雨浸润得贴在了他那小而瘪的头颅上,我宽阔的额头上在往下滴水,有两注还流到了我的眼里,我忙用手巾擦目。我俩都没把这毛毛雨当一回事,没拿雨伞,它就生了气,捉弄捉弄我们。
尹光厂原属旺光总厂的一个分厂,旺光总厂改革时,为了“能救一块算一块”,便把尹光厂从总厂中剥离出来单独经营。后来旺光也撑不下去了,便由高州市作主,把尹光厂“上嫁”给了同在甘阳城的高州级棉业集团紫鸳集团总公司。从旺光里剥出尹光时,好多旺光的工人被分到尹光。由于相当多的职工是同厂双职工,所以有的是妻子过来了,有的是丈夫过来了。再后来,旺光快垮时,上级“把死人子当活人子医”,又将旺光总厂硬塞给 紫鸳集团,结果没混满半年就“死了”,但旺光厂的职工却意外地享受到紫鸳人的“优越待遇”,也算不幸中的万幸。如今尹光是“塌了”,但因处城区“风水好”,短短几年下来便发展成了以旺光、尹光人为主的生活区。不能开厂子了,开得成生活区也算不错。
“尹光生活区”大门到了。高高的框柱和粗大的顶梁好笑地耸在入口处,其表面的大理石砖多已剥落,像过气*被泪水冲走了粉妆的老脸皮。
进门即是水泥路面的甬道,两三米宽的路面上平整干净,只遗有几颗烟蒂和几小摊鸡粪。路两侧这儿那儿参差不齐地座落着两层小楼,没刷涂料,灰扑扑的,窗户有的未装,有的装了也未漆,更莫谈装铝合金了。小楼与小楼之间,难得留有的一点儿空隙里,又被寸土不费地搭了些棚子,是用半头砖砌墙以石棉瓦盖顶的那种贫民窟似的窝棚。窝棚尚未占尽的空隙里,除羊肠小道外,余下的地儿都被辟成了菜园,芬葱、韭菜之类倒长得碧绿闪亮。
我们穿过横向的甬道,再折而往南,竟是另一重天地:
三四层的别墅,一律白墙红瓦,不锈钢门窗及玻璃亮闪闪的。楼与楼摆成一字形,其间留着三四米宽的空档。空档里都被水泥地硬化了,且点缀着龙柏与银杉。有几栋小楼旁还停着或黑或灰的小轿车。金告诉我,这同样都是旺光人和尹光人做的,只是他们当年都是当供应、销售或车间主任等肥差的。
细雨中,别墅群有如几排风姿绰约的少女,红帽子,白裙子,闪亮的门窗是裙子上的流苏。再回头看看来路两侧的大片灰楼,简直就是匍匐在美少女裙下的灰姑娘群。
穿过别墅群,再向南,是一片荒草地。靠东的部分已矗起一座又高又宽又长的传统砖瓦房,像人民公社时期的“大队屋”,但比“大队屋”高档、精致多了。金告诉我,这是原紫鸳集团棉纺总厂的业务员“黑子”盖的,里面客厅、居室、厨卫齐全,拟开民营“托老所”用,专门租给有钱人寄养老人的。
甘阳城区早在三年前即已严禁私人征地建私房,居民要房子一律找房屋开发商购买,城区规划内的空地只卖给开发商不卖给居民户。而旺光床单厂因属于紫鸳棉业集团兼并了的企业,也便不受甘阳市城镇规划的制约。眼前的“托老所”偌大一块地,“黑子”只花了一万块土地费。刚才所见的别墅区,房主一分钱土地费都没花,因为是集团给下岗职工的“福利”。窝棚的主人享受了这项“福利”,灰楼的主人享受了这项“福利”,作为这项“福利”的决策者及其相关人员,别墅的主人当然也得享受这项“福利”呀。
看了个大概,我提出到蔡老三的家里去拜访。金答应:“看他屋里有没有人吧。”
我们从居民区的东南角返回来,经“托老所”、别墅区,回到灰楼区。
灰楼的主人都是旺光、尹光人的,不知哪一栋是老蔡的,跟着金穿入了迷魂阵似的窝棚最多最密的深处。
“到了,到了!”
“咹?”
在一个较大的窝棚前,金停步。
我盯着金的脸,仿佛怀疑他在骗我逗我。
“到了呀!”金一脸正经,好像还对我的迟钝有些不解。
我这才反应过来,原来眼前的这座窝棚,居然就是老蔡的家。
老蔡何许人也?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中专生啊,而且是工科的!
那时的中专生可不能与如今的同日而语,那意谓着捧定了金饭碗,若是工科,则意谓着捧定了一个大大的金饭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