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帘掀开,顾炎武递进来几份奏折。
折子共是三份,一份是吴炳的,一份是广州知府宋应升的,还有一份,却是肇庆知府孙国楠的折子。
朱由榔先看宋应升的折子。
宋应升在折子里奏了两件事,一件是士子结社事,一件是士绅抗税事。
“臣广州知府宋应升谨奏:今有本府士子黄有林与纪学文者为首结社,其社名‘冬’。此社宗旨为抗皇上新政,主张复士子免税特权,以利士子专心做学问。近闻黄某、纪某欲率冬社数十士子前往勤政殿叩阙。又,黄某、纪某原为世家大族,各家良田均不下千亩,一直抗税不缴。此二事者,臣不敢擅自处理,恐生事端,特以奏闻。”
“呵呵,这是看朕不在广州,想搞事啊,背后肯定有清廷细作的影子。‘冬社’是个什么鬼?历史上从没听说过。”览毕,朱由榔心里不由得冷笑。
再看孙国楠的折子,奏的却是跟宋应升第二件事一样,说广宁县士绅孙华国煽动十余户士绅抗税不缴,请示如何办理。
再看吴炳的折子,见是这样写的:“臣吴炳谨奏:有关广州知府宋应升及肇庆知府孙国楠奏闻事,内阁产生分歧,起田与令斌力主用急用强,而臣与桐若主张暂缓,皇上御驾亲征在外,广州宜稳不宜乱,此臣之陋见。如何定止,请皇上示下。”
朱由榔看完,不禁对吴炳心生不满:“早不闹晚不闹,这个时候闹事,肯定是包藏祸心,背后指定是有清人细作作祟怂恿,如果忍了,他们肯定会借机大闹,到时让你更难处理。这种事就得把隐患扑灭在萌芽状态,如何能姑息呢?再者说了,你是首辅,有两个反对的,你就不敢拿主意了?太软了了吧?即使你弄错了,朕即委你重任,难道还会怪你不成?当断不断,必成后患啊。瞿式耜虽然在上次拥立唐王事件中犯了错,但即使所有人反对,他也坚持已见,不改初衷,当首辅没有主见还行?从这一点上来说,瞿式耜比吴炳要强一些。”
想到这里,朱由榔命玉辇停下,示意戴忆兰伺候笔墨。戴忆兰打开朱砂盒子,递过朱笔,朱由榔提笔在吴炳的折子上批道:“擅自结社,应予取缔;违法抗税,应予重罚。此二事件背后,定有阴谋,须从严审谳,查找根源。”写到这里,感觉意有未尽,又提笔写道:“朕已西出梧州,战事即开,信使往来不便,寻常政务卿可酌处,勿需事事报朕。朕既将国事委卿,自信卿不疑,卿尽可大胆施为,勿缩手缩脚。”
等墨干了,朱由榔将三份折子递出去:“雪松,立即发还。”
“遵旨。”顾炎武应声去了。
经此一事,朱由榔无心跟戴忆兰嬉闹了,一掀轿帘,跳下辇来。
抬眼望去,眼前是连绵不断的大山,山上树木葱郁,山头升腾起氤氲之气,不由得心生感慨:“树欲静而风不止,内有忧,外有患,啥时能消停下来?看来真是任重道远啊。”
……
朱由榔在梧州多呆了三天,可把孔有德高兴坏了。早早派出去的斥候还报告说朱由榔的队伍一日只行六十里就安营扎寨,孔有德更是大喜:“看来,这是天助我成就大功啊,由此可以看出朱由榔没啥大能耐,救兵如救火,哪能这么慢?这不是给我义兄争取时间吗?”
“如今朱由榔到了哪里?”孔有德问斥候队长。
“回大将军,距桂林还有六百里。”
“六百里?也就是说,他要赶到桂林城下,得十天以上了。来啊,立即给耿、尚两位王爷传令,三日之内必须拿下全州,否则军法从事!”孔有德叫进亲兵队长,将一支大令交给他,吩咐道。
“嗻!”亲兵队长接令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