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中华优秀文化作文 > 第7章 民国时期的中国服饰(第1页)

第7章 民国时期的中国服饰(第1页)

民国时期的中国服饰具有形式多样、中西合璧的特点,以下是具体解析:

1。男子服饰:

-长袍马褂:

-形式:马褂对襟窄袖,下长至腹,前襟钉钮扣五粒;长衫为大襟右衽,长至踝上二寸,袖长与马褂并齐,在下摆左右两侧开衩。通常马褂和长衫的颜色以黑色、蓝色等深色系为主,但便服的颜色没有太大限制。

-特点:这是民国初期男子的常见装束,具有浓厚的传统色彩,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它穿着舒适、方便,适合日常活动和一些较为正式的场合,在中年人和公务人员中较为流行,展现出一种稳重、端庄的气质。

-中山装:

-形式:关闭式八字形领口,装袖,前门襟正中5粒明纽扣,后背整块无缝。袖口可开叉钉扣,也可开假叉钉装饰扣,或不开叉不用扣。有明口袋,左右上下对称,有盖、钉扣,上面两个小衣袋为平贴袋,底角呈圆弧形,下面两个大口袋是老虎袋。裤有三个口袋,两个侧裤袋和一个带盖的后口袋,挽裤脚。

-特点:中山装是在西装基础上揉合了中国的传统意识而形成的服装,因孙中山先生的提倡而逐渐流行起来。它既保留了西装的一些特点,如立体的裁剪、挺拔的版型,又融入了中国传统服饰的元素,如立领、门襟的纽扣设计等,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穿着稳重大方,成为中国男子最通行和喜欢穿着的服式之一。

-西装:

-形式:一般为西式的裁剪,包括上衣、裤子和配套的衬衫、领带、皮鞋等。上衣多为单排扣或双排扣,裤子为直筒型。颜色以深色为主,如黑色、灰色、深蓝色等。

-特点:19世纪40年代前后传入中国,在留学的中国人以及一些与西方接触较多的人群中首先流行起来。穿西装在当时是一种文化地位的象征,代表着接受西方文化和思想,体现出时尚、洋气的特点,也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的开放和对外交流的增加。

2。女子服饰:

-袄裙:

-形式:上衣有衫、袄、背心等,款式多样,有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领、袖、襟、摆等处多镶滚花边,或加刺绣纹饰;衣摆有方有圆。下身搭配黑色长裙,裙子长及脚踝。

-特点:民国初年受留日学生的影响较大,这种服饰被视为区别于清代服饰的“文明新装”。它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服饰的一些元素,如上衣的各种襟型和刺绣装饰等,又在款式上进行了简化和改良,体现出一定的时代新意,展现出女性的端庄、文雅和朴素之美。

-旗袍:

-形式:最初为满族女子的长袍,经过不断改良,逐渐成为能够展现女性曲线美的时尚单品。其领、袖和衣长等方面不断变化,如领子从高领到低领,直至最后去掉领子;袖子有长袖、短袖、喇叭袖等;衣长可长可短;开衩的高度也有所不同,一般开衩到膝盖或膝盖以上。

-特点:旗袍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子国服,具有独特的东方韵味。它能够很好地展现女性的身材曲线,体现出女性的优雅、性感和自信。在民国时期,上海的服装界对旗袍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各种时尚元素不断融入,使其成为民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女性服装。

3。学生装:

-形式:女生校服有两种,一种是蓝色长袍,齐领(立领),前襟右掩,长至膝与踝的中点;另一种是袄和裙,袄为浅蓝色,长度刚刚过腰,袖长刚过肘,敞口呈喇叭状,裙为黑色,长及脚踝。男生校服则是立领上衣、笔挺西裤,全身上下都是黑色。

-特点:学生装体现了民国时期的新思想和新文化,具有简洁、朴素、大方的特点,展现了学生群体的青春活力和对知识的追求。它既融合了中国传统服饰的立领元素,又借鉴了西方服饰的裁剪和款式,是中西合璧的典型代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学生群体的崛起。

民国时期有以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服饰及相关人物:

1。旗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