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正是荒年,百姓活得艰难,云父见普通百姓难得一见的饭食被白白倒掉,而书院里学子攀比成风,下定决心整治书院。
为了遏制这股歪风邪气,云父连夜拉着宁雾之重新制定了书院学规。
不同以往宽松的学规,这版学规异常严格,更是对膳堂严加规定。
首先,严格控制书院人员的往来。除一月一次的休沐日,生员一律不得出书院。书院除了学子、夫子、书院人员,闲杂人等一律不得逗留、住宿。夫子好一点,能随意进出,但不能带人,只有山长特批,才能随意进出。
针对膳堂,膳堂只在固定时间有吃的,不许点菜,给啥吃啥。每人定量饭食,必须在膳堂吃完,不得带出膳堂,更不允许学生自带食物。
此外,还规定了膳堂的员工数量、经费标准,当时是把食堂的经费砍到了原来的三分之一。问题就出在经费上了,这些年,芸州经济越发好了,物价自然水涨船高,那点钱,越发不够用了。
前几年,老厨师不干了,换了好几个厨子,现在接手的方厨子虽然为人勤勤恳恳,但厨艺真是不敢恭维。
听完这一系列严苛规定,云见山顿觉牙疼,不解地问:“都这样了,书院居然还有学生?”
徐晨星看向云见山,无奈地说:“见山,你不懂,读书人为了学问,这点苦头算什么!”
云雾书院是芸州最好的书院,藏书丰富、师资厉害,在文风不盛的芸州,就是读书人的圣地。
芸州本是南部荒芜之地,为了躲避战乱,很多人来此避难。后来出了两个能干的刺史,一个主持修建水利,一个主持修建运河,借着水利与水运之便,芸州渐渐发展起来。
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却是不好培养,芸州缺好的教育资源。
云父和宁雾之都是国都盛京人士,正统进士出生,文采、学识、阅历都是一等一的。
云父过目不忘,阅遍国子监、皇家典籍,还抄写下来。
云母是富商独女,其祖上在战乱期间,收集了诸多典籍书画、古书名作,这些都被云母带到了芸州。
可以说,云雾书院的藏书,芸州找不出哪家书院与家族能够匹敌,当然了,这也有芸州文风不盛的原因。
云见山听完徐晨星的解释,这才意识到云雾书院的厉害,感慨道:“原来书院这么厉害啊?”
徐晨星咳了一声:“在芸州,是如此。”出了芸州,就不好说了。
云见山秒懂,矮个里拔高个呗!
见话题越来越偏,徐晨星话音一转,又劝起了云见山:“见山,我知你心中自有抱负,想去管理膳堂也不是头脑一热,定是多番思虑才提的。”
“只是膳堂实在特殊,父亲留下的规定,身为人子不可轻易更改。家中有诸多产业,书院亦有其他事务,见山不必执着于膳堂。”
这话说得漂亮,可惜没进云见山心里,他就是头脑一热,想搞食堂!
系统也怕云见山被说动了,连忙说:“别的哪有搞膳堂好玩,我还给你发奖励呢!”
云见山当然不会放弃了,徐晨星一说,他对开食堂更有兴趣了,他这个人,就爱挑战有难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