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正是这样想的,点头道:“正是。”
周冲接着往下说,道:“大凡心有所图者,都会找很多的例子,即使没有的事,也可以造出来,此等之辈叫做小人。当然,李将军忠心为国,从无私情,就是敝国王上都赞叹不已,说要是李将军不是在赵国,而是在秦国,必将大放异彩,只可惜好好一员虎将却侍候一个昏君。王上,外臣失言,外臣失言。”故意说的,装作请罪。
这话太毒了,果如周冲所料,李牧一下跪下来,请罪道:“王上,臣有罪,有罪。”
赵王的脸色都变绿了,心念电转,真想把李牧给杀了,可想到李牧无人能够替代,只得暂时忍住,扶起来,道:“李将军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这番做作,周冲看在眼里,心想怪不得当年尉缭的反间计那么容易成功,还不是因为赵王昏暗无能,李牧只是一个单纯的军人,没有圆滑的周全之道,只能一时得到赵王地信任。不可能一世得到赵王的信任。
优秀的将军遇到手眼通天的政客,总是缚手缚脚,原因就在于没有老练的政治手腕,也就是他们不懂政治。这种例子在历史上太多了,多得不胜枚举。李牧虽是一员难得的良将,遇到周冲圆滑的手腕,也只有吃亏的份了。
要是周冲此时要害李牧,只不过数言之劳罢了。不过周冲对李牧很是钦佩,不忍心他无辜遭罪,不再往下中伤,话题一转,道:“李将军,你以为要如何才能广大赵国地疆域呢?”
第一回合交锋。李牧处于下风,他知道在言词上他不是周冲的对手,也就不再和周冲饶舌,道:“要光是广疆域,莫过于破燕。”
“好,周冲也是这样认为。”周冲赞一声,道:“只有破燕,赵国才能立强。”
对于这点,李牧倒是赞同,道:“燕国不强。历来败于我赵国,早已闻我强赵之名而丧胆。要是能够灭了燕国。我赵国是会很快强大起来。不过,李牧有一事不明。秦国已灭了韩国,为何不向邯郸进攻?”
赵王代周冲回答理,道:“李将军有所不知,秦国要燕国的督亢,每十座城池要三座,秦王的条件高了点,寡人还能接受。”
条件都谈好了,李牧感到脑袋里嗡嗡直响。道:“王上,即使秦国不干预。可也不能把督亢给秦国啊,那可是燕国最重要的地方,没有督亢,得燕国又有什么用?”
周冲帮赵王回答,道:“李将军请想,要是没有督亢,你说大秦会不干预吗?会放手让赵国去灭燕国吗?李将军当知道一个理,没有一个君主愿意看到邻国过于强大。”
李牧和周冲虽是处在不同的立场上,李牧不得不承认周冲说了一句大实话,轻叹一声,道:“秦国不费一兵一卒,却得到如此好处,我们哪里是在为强赵,是在为秦国打江山。”看着周冲问道:“周先生,秦国与燕国联兵,两线夹击赵国,是最好地战略构想,秦王圣明之君,为何不燕秦联兵呢?”
他可不是没有头脑的赵王那样好骗,周冲不慌不忙地道:“请李将军站在大秦的角度来剖析一下,下一个目标是哪一个国家最宜?”
李牧沉思一下,道:“周先生,李牧是赵人,不是秦人,无法代秦人作答。”
周冲笑着点出他的心思,道:“不是李将军不愿为周冲回答,而是不能。因为你是赵人,你怕贵国王上降罪于你吧。李将军,你要知道,为将之道就在四个字‘知己知彼’,要是你不互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那么你不可能战胜你的对手。”
对这话,李牧心里大叫深得吾心。
赵王道:“李将军,周先生要你说,你就说,寡人不罪你。”
李牧要的就是他这句话,道声领旨,道:“王上有旨,臣不敢不遵。周先生,李牧以为以攻赵为宜。”
下一个目标必然是赵国,秦王已经定下来的事,周冲却摇头道:“李将军所言要是在数月之前的话,必然对,现在就不对了。我大秦的下一个目标不是赵国,是魏国。”
李牧剖析道:“魏国,文侯遗教之国,可是屡挫于秦,不得不迁都大梁,芶延残喘。强秦要灭魏,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不过,李牧仍有一事不明,攻赵,赵破则魏不存,秦又何必先魏呢?”
周冲在心里暗赞李牧独到地眼光,笑道:“最早,王上定下的是先赵后魏地策略,现在改成先魏再赵,李将军能想不到其中的原因吗?”
李牧何等精明之人,看着地图上地楚国,道:“难道是楚国?楚国两派打得难分难解,这都是周大人之功啊,为秦王消除了后顾之忧。”
周冲道声不敢,道:“李将军说笑了。至于原因嘛,请恕周冲无礼,不能明言相告,周冲能告诉将军的是:留给赵国的时间不多了,同样的留给秦国的时间也不多了!”
李牧大摇其头道:“周大人的计策虽好,可是行不通。请问周大人,要是燕赵开战,赵国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消耗在与燕国的战争中,等到赵国地大军齐集燕境,打得如火如荼,那时秦军快速东进,直下郸,我赵国不是转眼即破?”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