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大郎的钱留了十二两,叶清的留了十八两,其他的都让他们自己收着。
卫欣手里拿着八两银子,心里有点慌。
虽然叶大郎说过,家里的钱和公中四六分,但这个时代讲的是不分家,小辈手里不能有私产。
没想到叶家这么开明,这么多钱,家里说不要就不要。
叶大郎看到卫欣的不安,在桌子下拍了拍她的手,让她安心收下。
卫欣心里的忐忑才少了几分,大着胆子收下银子。
叶清就坦然多了,伸手拿着自己的钱。
周氏也很心疼分出的钱,但终归还是在家里,这样想想,心里好受多了。
分完钱,就到了年二十三,家里早上起来,就开始打扫房间。
村里的习俗二十三先打扫卫生,晚上再送灶老爷上天言好事。
家里打扫干净,叶老大有空去看水塘里的鱼。
找了徐三兄弟,帮着放水抓鱼,年前是鱼贵的时候,还能挣一笔。
这时候是天气最冷的时间,水面带着薄冰,一般人都不愿意干这活。
徐三兄弟家里兄弟多,负担重,年后都要说亲,这会挣点钱,年后手里也能宽裕点。
先把水放干净,鱼都搁浅了,这时候穿着兔皮靴,靴子外面在套层鞋子,脚不碰凉水,身上就没这么冷。
村里一些爱看热闹的,都去水塘旁玩,边看边讨论,水塘里出多少鱼。
只是越看,心里越痒痒。一亩水塘出了六百多斤鱼,一斤鱼十文钱,还能卖六两银子。
叶老大没有管这些事,懒得去城里一点点卖,找了鱼贩子,全部给了他。
叶老二家的水塘也是这样,留下过年要吃的鱼,剩下的都卖掉。
算上卖藕和莲子的钱,叶老二赚的更多。
“大哥今年在买点水塘吗。”叶老二挣了钱,还想再买点。
“买啊,钱在手里又不能生崽,多买地才能钱生钱。”叶老大被闺女洗脑成功。
叶老二觉得有道理,下午就去里正那里买了两亩。村里听说的,都去买了点。
叶老大也去买了,又买了三亩水田,三亩旱地,两亩水塘,两亩林地。
叶清把作坊里的账盘了盘,年二十五就放了假。
每人多发了一个月的工钱,还发了对联和从杨城带来的海产品。
叶玄后来单独去了趟杨城,叶清多包了点银子,给了五两银子,这是对叶玄的认可。
叶汐和叶湘一样给了红包,她们是管理人员,一人包了一两银子。
今年开始的晚,还有成本投入,分完钱叶清还剩四十多两银子,加上海产品挣的十几两。
又分给周氏六成,手里还剩二十多两,加上村里分的,叶清手里能动的有四十两左右。
叶清打算年后建自己的作坊,打算二十两放手里不动,其他钱全部拿去买地。
叶清距离地主婆的梦想又近了一步,幸亏靠山村周围没什么人家,周边村子也不愿意把地买的这么远,才让村里人想买多少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