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袁博朗的突然身死让苏碧找到突破口,并且在承诺了只是软禁刘愈并不会加害他的时候,苏彦才答应与她联手一起肃清内患,建立一个强大的顺朝。
这不但是苏家皇家的梦想,同样也是苏彦的理想。
要搞去刘愈化政治,首先就是要对刘文严派系的大臣弃之不用。
韩升身为刘愈的姻亲,虽然二人不算是政治同盟,却也让苏碧很忌讳,毕竟刘愈逃走可是将韩升的两个孙女也带上了,也就是说现在韩升的两个孙女也是朝廷的“钦犯”。但忌于韩升的才能和在朝廷目前捉襟见肘的财政,苏碧不得不妥协,默认了韩升暂时为右相。但在朝廷经济问题缓解之后。又或者是平定了军方的叛乱。苏碧一定会鼓动皇帝将韩升一脚踢开。
韩升她暂时可以容忍。但苏彦让隋乂官复原职重任京兆府尹,她绝对不会同意。
这是一个原则问题,现在朝廷跟军方对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现在刘愈一家虽然下落不明,但十有**已经投身到城外的军营当中去,为花集安当走狗去了。苏碧在这件事上就很看不起刘愈,想他刘愈多么心高气傲,被人抢了主帅居然不夺回来。竟要给人家当副手,这是多么没气节的人才能干出来的事。也正因为刘愈现在“可能”已经投身军方,才让她更意识到,刘愈派系中其他两个重要人物,隋乂和李糜就算是朝廷要拉拢他们,也绝对不能让他们掌握任何的实权,尤其是军权。
京兆府尹虽然算不得军职,但手底下却有几百号衙差,那可是一支不小的力量。在长安城中的百姓,可能不惧怕军队。但绝对要忌惮于衙差,那是跟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群官衙中人。让隋乂继续当京兆府尹。就等于是将长安城一支不小的军事力量送到了叛军手上。
苏碧马上进宫去见苏彦,此时在雅前殿里,苏彦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苏碧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直到她进去,苏彦才稍微抬起头看了她一眼,似乎早就知道她会来。
“皇上……”
苏碧刚要就这件事说话,苏彦突然抬手道:“四皇姐,朕知道你要说什么。朕想说的是,隋卿家的确是一把好手,今天要安置灾民,令城中不再有祸患,京兆府尹的差事非他莫属。”
苏碧冷笑道:“就他?”
苏碧对隋乂是非常不屑的,以她所知,这个隋乂除了巴结上刘愈之外基本就是一无是处。当京兆府尹也没个官样,说他干出成绩那绝对是恭维他,谁都知道京兆府尹是个无过便是功的差事,隋乂在当京兆府尹一年多时间里也没干出什么有实效的事,事没办可京兆府却被他折腾了好几次。相比而言,刘愈的另一个死党李糜便相对有才能很多,为人踏实话也不多,主要是在防司衙门进行了一次改革,令防司衙门的战斗力大为提升。现在防司衙门没有了李糜统领,已经像一盘散沙一样,连乱民暴动都解决不了。
李糜是将门虎子,而隋乂最多算是个稍有教养的官痞。
“陛下想安置灾民的心是好的,但我们大顺朝哪年没有一点祸患,如果仅仅是出现灾民,我们就要花这么大工夫去折腾,那朝廷岂不是要让普通百姓看笑话?再说这隋乂,根本就是个不学无术的商贾子弟,他能当什么大任?”
苏彦听的出苏碧语气中的不屑,道:“想在今夜之前安置好灾民,事情的确很紧急,如果不是隋爱卿的话,其他人恐怕无法胜任。”
苏碧道:“就是他也不行,事情如此紧急,就应该从长计议。”
苏彦却叹道:“那四皇姐,不如这般,若是隋爱卿可以完成这差事,你也就别反对了。朕很累了。”
苏碧简直是无语,苏彦以前对她是客客气气的,现在居然也会跟她摆皇帝的架子。说句“朕累了”就想赶她出去,难道她是在为自己瞎操心吗?她还不是为了皇家的稳定?为了早些平定军方的变乱?
苏碧正不想走,想继续跟苏彦说几句,苏彦仰躺在暖被上道:“四皇姐,你越来越像当初的师傅了。”
苏碧一愣,突然心中有股不详的预感升起。
这是皇帝对她也心烦了。
苏彦为何那么迫切想脱离刘愈的管束,就是因为刘愈的手伸的长,军政朝政一把抓,就好像朝廷没了他就不能继续运转一样。在这样的情况下苏彦觉得当皇帝当的窝囊是应该。但其实刘愈还是很谨慎的,在有功高盖主苗头的时候他就已经选择了袖手,但即便是如此,还是受到了朝臣的猜忌。
她苏碧身为皇家人,原本先皇时还差点成为储君,现在她事事管的宽,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苏碧苦笑着走出雅前殿,她突然为刘愈可怜了起来。其实刘愈自始至终也没做过反叛朝廷的事,以刘愈当时在长安城的声望,想当皇帝也无人奈何。可刘愈还是一再选择避让,只有朝廷需要他的时候他才挺身而出。如果不是闵少顷打突厥吃了败仗,说不定现在刘愈已经带着家人回到故乡,跟定国侯刘兆一起养鱼弄儿为乐了。
世上最讽刺的事,苏碧将刘愈赶走了,自己却成为了朝廷第二个刘愈。(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一章 灾祸同生
当京兆府的衙差们突然听说京兆府尹换人了,开始是抱有一种幸灾乐祸看热闹的心态,吕忠在京兆府尹的任上属于守成的一任,不懂变通,人缘就不怎么好。衙差们心说皇帝撤换的好。
当再听说换上的是曾经的京兆府尹隋乂,衙差们登时心凉了半截。
隋书达那个疯子又要回来?那可真是个要命的主,姓隋的不干别的,最会折腾人,京兆府在隋书达的折腾下简直都要每天上街扶老奶奶过马路,成天低头哈腰的去街上发传单,以前眼高于顶的衙差们何时受过这等窝囊气?虽然饷银多,但油水相应就少,而且累死累活的天天加班谁受得了?
隋书达是个疯子,连皇帝也疯了。
新官上任,虽然隋乂不是第一次上任这差事了,但衙差们赶紧忙碌起来,这隋书达一回来,京兆府可就没安稳日子过了。如果谁怠慢了,那就要掂量一下手上的饭碗,隋书达撤换京兆府那些吃官粮的可从来都不心慈手软,下手忒狠。
隋乂人未到京兆府,朝廷的旨意先过来了,说是要把灾民全部安置进官所。两位京府少尹一合计,得赶紧办,皇帝给京兆府和两部衙门的期限是到今天晚上,时间非常仓促,如果等新任京兆府尹到任再办事,那基本就要延误公事。京兆府的大部分吃过隋乂的瘪,他们知道在隋乂手底下最看重的就是表现,还没等两个京府少尹安排好,衙差们已经整装待发。一个个精神抖擞的。两个京府少尹惊讶于隋乂的威力。这光是气场就让这些平日里懒懒散散的衙差们这么卖力。
这些衙差也都是吃硬不吃软的主。
两个京府少尹牵头,衙差们紧忙行动起来,时间只有入夜前的两个时辰时间,需要组织护送的灾民数量在六千人以上,这是个极为庞大的工事,毕竟全长安城的衙差加起来也不过七八百人,护送的过程当中不但要将灾民分好编制,让他们进入相应的官所。还要绑他们搬运生活用具,锅碗瓢盆甚至是妇孺孩子。一些老弱病残孕自己已经走不动道,只能靠马车来运送。最麻烦的还是尸体,在灾民堆中,尸体的数量也很多,有很多已经成为干尸很多天,要将他们运送到城外去安葬。
本来这工作,按照平常的效率,四五天能完成已很不错。今天要在一天内完成,工作量空前巨大。光是花费在灾民区里的时间就要接近两个时辰,还要将他们送到官所。话说朝廷的官所在长安城中分布各处。很多连衙差们也都没听说,这长安城城大地大,走到最后他们自己也怕会迷路。
刚进入灾民聚集区,衙差们便开始抱怨这不是人干的活。
很快一个人匆忙乘着马车过来,一跳下马车,衙差们先是吸口凉气,然后紧忙去干活。来人正是新上任的京兆府尹隋乂,两个京府少尹上去为隋乂说明今日的情况,隋乂考察过后当即下通牒:“干不完,所有衙差一律卸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