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两千万贷款,将在一个月之内提供给三国。
第二,大夏向三国派遣军事教官,并且为三国提供装备,帮着三国训练士兵,重建国防体系,但是大夏在必要时刻可以约过三国首脑,直接对三国的军队进行指挥调派。
同时规定,这个所谓的必要时刻,只能是大夏再一次对樱花国宣战的时候。除此之外,大夏想要调动三国的士兵,必须经过三国首脑。
这也算是给了三国首脑吃了一颗定心丸,表明大夏并不想弄死你们三个。
第三,如果大夏与其他国家发生战争,三国必须跟随大夏的外交策略,在第一时间跟随大夏,向第三国宣战。
这个条约就可以简单的理解成,三国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并入到了大夏的国防体系当中。
李熙,尚泰和德川庆喜对此并没有表示什么不满,在以往的历史上,这种事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属国与宗主国步调一致,甚至直接出兵帮着宗主国打仗,又不是没有发生过。只不过,那个时候要求的是指的,距离交战最近的属国会参战。
举个例子,大夏假如跟安南过发生战争,那么距离安南近的琉球国,就有可能参与到战争中,而位于北面的高丽就可能不会对南越宣战。
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地理环境造成的,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路太远,派兵过去帮着宗主国打仗不值得。
顶多就是为宗主国提供一些粮食供给啥的。
可是现在战争不一样了,有了远洋战舰,既是再远的路,也能在几个月之内就到。
还是拿安南国作比喻,如果这个时候,大夏跟安南交战,琉球王国可以在几天的时间内就加入到战场上,而高丽和德川幕府同样的也能做到一个月之内参战。
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就不存在什么地理上的远近,跟随宗主国步调一致很有必要。
而对于林逸来说,这三国妥妥的就是仆从军,自己养他们不就是想要他们替帝国干一些脏活,累活?所以,这一条,在林逸的强迫之下,在三国首脑没有多大反对的情况下,就快速的通过。
第四条,大夏由于跟樱花国有合约在身,所以让三国结成军事同盟。帮助德川幕府争夺樱花国的主权。
而大夏将在后面持续给三国输血,以保证三国能够在战场上取得优势。
对于这一条,三国也没有反对,他们三个,哪一个不是跟明治有仇?现在有机会让他们报仇,他们立马表示同意。
这种补充条款,林逸几人并没有对外宣布,只是签订之后,就开始各自履行自己的义务。
首先,在高丽,琉球宣布重新建国之后,以汉斯帝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第一时间就承认了三国。
约翰和高卢国,原本有一些不高兴,但是林逸却派人偷偷的告诉约翰和高卢的大使,说三国市场同样对两国开放之后,约翰帝国和高卢帝国瞬间就转变了自己的态度。
所以在汉斯帝国,奥匈帝国和一群小弟承认高丽,琉球王国之后,第二天约翰帝国,高卢帝国也带着一群小弟承认了三国的合法地位。
在这一刻,还在京都王宫养病的明治,突然感觉到了自己被世界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