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盛世华夏手抄报 > 第30部分(第1页)

第30部分(第1页)

编户安民,改革水利、重播良种,翻新地垄。虽然做不到天堂寨那般的细致和完善,却也尽量比原本的粗耕滥种要好许多。

那些首领回去后,虽然是不情不愿,却在张守仁派出的飞龙军监督下,遣散军队,只留下五十人的年轻体捷的强兵,各处统一派遣到天堂寨,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各部的长官,也多半由飞龙军派出成熟老到的军士,充做统领。

诸位举措,都很是顺利。只是张守仁手下到底人才太少,又暗中遇到不少掣肘,行起事来,不如在天堂寨便利。饶是如此,三月时光过去,整个大别山中,已经全然落入张守仁手中,再也没有人敢于挑战他的权威,哪怕是在暗室之中。

他的飞龙主力,已经扩充到三千多人。在这个时候,已经尽了他的全力。自朝廷带来的物资,已经消耗一空,若不是在大别山中寻到铁矿,连盔甲刀枪,也备办不了了。至于粮食,还屯积有十几万斤,用来供养他直接治下的三万余人,足够维持到夏收之时了。

他自十月入山,半年不到的光景,诸事顺遂,终于达成了他初步的目标,将进可攻,退可守的大别掌握在手中。

只是蒙兀方向,却不如历史上记录的那样发展。忽必烈虽然已经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两边的争斗已经成白热化,僵持大半年之久,汗位一直空虚,阿里不哥身在草原深处的蒙兀兴起之地和林,忽必烈据于开平,以内蒙辽东和中原川陕全境相抗,阿鲁忽据于伊梨,旭列兀据于波斯,钦察汗国坐视不理,蒙古国已经距离四分五裂和大规模的内斗不远。

只可惜,虽然是剑拔弩张。蒙兀人的血性却还没有爆发,窝阔台汗死后,曾经有长达八年的汗位空虚,这个前例好象使忽必烈等人看到了协商解决的希望,双方虽然已经有兵戈相见的准备,却还停留在政治层面上的争斗。

他们按捺的住,张守仁却委实不能等了。就算是惊动了忽必烈,也决计不能放弃今夏先在中原地区地手的打算。

他也知道,在中原地区,直接随时面对蒙兀人的兵峰,必须要抓紧一切的时间,在忽必烈能腾出手来之前,将战线推进到居庸关一线,若是不然,哪怕让他占了东京,也是一场空忙罢了。

这一段时间,大楚本土内风平浪静。达官贵人和禁军将军们,仍然过着醉生梦死的奢华生活。石嘉不论如何,还有北伐的野心。而在他身后的几个枢密,上受制于皇帝,没有石嘉当日的权威,下受制于禁军将领,在京城中威令不行。在这样的条件下,枢府能维持住对地方军队的权威已属不易,更遑论提起北伐之事!

大楚睿帝已经在年前驾崩,太子监国数月后,成功登位,改元文德,自号平帝。一切的一切,都显示着,大楚已经由开初失去中原北方后的不甘和愤怒,转为接受现实,偏安南方。

在他们眼中,包括许多当初关心张守仁的禁军将领,还有襄城方向,都失去了张守仁的消息。张守仁在大别山中的成就,一来是自己不肯全然上报,二来,在他们眼中,这点小小成功,原也算不得什么。

襄城大帅吕奂,在密切注意张守仁的动向数月后,并没有得到张守仁四处征战的消息,反而一再接到张守仁请调耕牛农具的请求。他大笑之余,到也慷慨,下令征调五千头耕牛,以为交待。

南方富庶之极,这点物资根本不算什么。况且,以前每有宣慰使到北方,物资牛马什么的,也消耗极多,张守仁要的牛马农具,本也是朝廷用来邀买人心的惯技。

只是这些牲口物资运转极难,在张守仁没有打通颖州、唐州、邓州、信阳、新野等一路上州府的阻拦之前,吕大帅的慷慨也只能停留在襄城之内。如此这般,口惠而实不至,又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呢。

与前两年相比,张守仁带着几百人在中原地区搅起诺大的漩涡和风波相比,这两年南北双方风平浪静。蒙兀人暂时没有进兵的打算,占据着中原和陕西路、半个四川,好象小富即安,再也懒得马踏江南。而南方明显的打算偏安,再也没有恢复中原的计划。

只有张守仁,在大别山中,好似一只扑火的飞蛾,开始溅起一团团小小的火花。

至于是他把火花煽动的更大,更强,还是自己被烧死,身为当事人的他,好象从不肯考虑过多。

是的,任何一个中国人,只要有最基本的良知,待知道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要遭遇如此之惨的境遇,个人的安危,也不是那么的重要了。

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一)

只是,他心中知道的秘密,却注定没有人可以和他分享。他属下的将士们不知道未来前途有多么险恶,多数人跟随他之初,还是因为他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多更大的享受,更强更尊荣的地位。

是的,横扫中原的飞龙将军,在他手下,又何愁得不到荣华富贵,让众人惊为天人,视为天神呢?

在山中屯垦数月,已经有少量的背崽军人心中不稳。在他们看来,要打仗,要打出名声来。就算是死人,就算是战败,只要能让敌人再次大大的丢脸,他们也就可以和张守仁一样,得到大名和朝廷的封赏了。

张守仁以厚赏、尊荣的地位、未来的期许来聚拢的这支军队,隐隐然有了不稳的迹象。好在,他在这里后征召的军人,在得到他的饷钱,他提高的地位之后,战力和士气有了明显的提高。小半年的苦训过来,论起实力,已经不在正规的楚军之下了。

大楚文帝元年四月初,距离张守仁决意用兵不到两月的光景。胡烈等襄城驻防军官,终于按捺不住他书信中的劝告,数十名军官化装成流民乞丐,艰辛转折,历时大半月的光景,这才到得天堂寨外。

“守仁,我原以为你这里必定是艰辛困苦,不成想,你这宣慰使节堂,搞的比我们吕大帅的还要威风体面。”

胡烈甫一进寨,就被这里的一切所震惊。与他相同,那些自襄城所来的将军们,又何尝见过如此的景像。

不说别的,上山途中,携带的物品不好上山,一个诺大的吊蓝垂落下来,一路上,以绞盘或是山涧水力托动,虽然少有颠簸,却是一路轻松向上,半点劲力不费,就到了半山腰的山寨门前。

寨墙坚固广博,三千多精壮士兵的训练,再有数百幢坚固厚实的建筑,苦工劳力,这种种的一切,都给了原本惴惴不安的众人以极大的信心。

在华美壮阔的节堂内参见了张守仁后,各人又以私礼相见。张守仁不顾身边有人,坚持以晚辈礼见过胡烈。胡烈感动之余,也很亲热的让张守仁陪伴身旁,一起在寨内巡看。

“这些是什么人,守仁?”

三四千人的劳力,在督察的监视下,正拼命的做着苦工。纺纱、平地、拉送铸铁、砌砖、甚至通厕,洗衣,全是由身着统一的蓝布衣服的苦力来做。

张守仁皱眉答道:“最早一批,是和我们争战的俘虏,然后就是不听招呼的山民、逃犯、伪朝的探子。半年下来,也汇集成这一批了。嘿嘿,天堂苦囚营现下是远近闻名,再也没有人敢轻易触犯我的法度了。这里是最多,还有龙翔、鹰扬两个大寨也有,加起来,五六千人是有了。”

“他们就这样一直服苦役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