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一匡天下翻译 > 第249部分(第1页)

第249部分(第1页)

断绝、心向敌国之意已明。当是时,朕欲派兵出征。怎奈称号在即,时机不宜。如今我大清国中无事,兵强马壮,正所谓时机已到,朕意已决……”

这番话在金国百姓看来。我大清“仁至义尽”,朝鲜国不过一蕞尔小国,两面三刀,实在是该收拾他们了。

实际上,朝鲜国一贯秉承墙头草的尿性,这不一听说金国大老爷被明国那什么团山军吊打,还丢了许多土地,顿时无比膨胀起来。。??‘非但短视地与后金国,啊,不。我大清断绝关系,甚至那朝鲜国王李倧还叫嚣要反攻辽东,打到南京去建都……估计他连南京在哪都不知道吧?

要说朝鲜自嗨的尿性与“我大清”实在是如一丘之貉,有道是不作死便不会死,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

“我大清”虽然被张力吊打,那尼玛还能被棒子反了天去?

黄台吉招来了前次奉旨出使朝鲜国的英俄尔岱和马福塔两人,令他们把当时的情形和朝鲜的现况再作了一次报告,让群臣对朝鲜的问题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以对征讨朝鲜的决策产生共鸣。一时间,“我大清”的王公大臣个个义愤填膺。誓要生死活剥了朝鲜国王才肯罢休。

实际上,黄台吉征伐朝鲜还有更深一层的想法,并不是外交受辱便要兴兵进攻……若是外交上打打嘴仗便决定武力进攻的话,那也太lo了。

这些年“我大清”从明国劫掠而来的人口增加得太快。原本辽东土地就不太适合耕种,我大清那几乎年年比要饭的强不了多少,全靠劫掠而来的金山银海找晋商买粮食。可是在团山军的打击下,晋商通往沈阳的商路比之前艰难了不少。这并不难理解,在古代粮食的长途运输损耗是非常巨大的,晋商现在只能绕道科而沁蒙古前来沈阳。注定了携带的粮食比以往少了很多,而且价格还嗷嗷贵。

以前靠抢劫还能勉力维持,但是现在团山军在辽东强势崛起,我大清想要抢一把估摸着也不容易了……别到时候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从明国抢来财货,却被团山军“截胡”,那他娘的就太划不来了。

还是那句老话,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本的生意可没人做!

形势逼迫之下,黄台吉必须找到一劳永逸解决粮食危机的办法来才行。他和范文程等人商量过无数次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解决“我大清”粮食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征服朝鲜,令其年年进贡。

所以,悲催的朝鲜再一次躺枪了……

朝鲜国数百年来以农立国,除了在万历十九年到万历二十六年间曾经遭受倭国的丰臣秀吉大军入侵之外,并没有太多的战事。农业年年丰收,积谷满仓,是最好的讹诈对象……啊,不,进贡对象,没有之一。

最最重要的是,若是一百分满分的话,明国边军的战斗力在我大清看来是属于“战五渣”了,战斗力为五嘛!可是朝鲜国的军队,战斗力只有零点一,可以忽略不计……

远交近攻“我大清”向来是不屑为之,不过先弱后强这尼玛是必须懂的,先捏爆最弱的那蕞尔小国再说其他。到时候积蓄了实力,才能说到与团山军决一死战不是?

其实早在天聪元年,后金国的军队就已经横扫过朝鲜国一次了。当时的主将派的是阿敏,带了数千满八旗和两万多新“投诚”的二鞑子雄赳赳气昂昂地渡过了鸭绿江,前后两个月时间,打得朝鲜国王李倧和满朝文武望风而逃,最后送了厚礼来舔着脸求和才罢兵。

这还没到十年,朝鲜国就要与我大清翻脸,在黄台吉看来,真真是些记吃不记打的玩意!

明国出了个张力,已经让我大清很头疼了,尼玛朝鲜那帮龟孙子也敢跳出来与大清国作对?

这些年来,朝鲜国文恬武嬉,朝野上下丝毫没有“生聚教训”一番,比起这段时间实力扩充了数十倍的我大清来说,差距就更遥远了……这一次征伐朝鲜,可以算是“十拿九稳”了呢!(未完待续。)

。。。

。。。

第453章 让他去

黄台吉在作了全盘考虑之后,仍然采取了“杀鸡用牛刀”的作法,除了留下擅长守城的一部分汉军旗以及新来的两千西洋雇佣兵守卫辽阳之外,尽起十万大军出征朝鲜。?。?‘

他明明知道以现在“我大清”的战斗力,只要派一名主将,带个万八千人就能横扫朝鲜,却仍然如此大费周章,目的正是为了一扫被团山军屡屡打败的“晦气”,彰显“我大清”壮盛的军威。

战争的进程也正如黄台吉所预料,出征的十万大军渡过鸭绿江后,一举攻下义州,而后到郭山城、定州、平壤……也只短短十数日,清军便已经攻下了朝鲜的王京。

朝鲜国王李倧在清**队围王京的前一天就把后妃和儿子送到了江华岛,自己则逃亡南汉山城。

一时间,朝鲜国风声鹤唳,国土几乎沦陷了一大半。

……

朝鲜国求援的使者十万火急地乘坐海船从天津卫登6,只用了一天时间便赶到了北京城中。

这一日的早朝,面对藩属国朝鲜的泣血求援,崇祯皇帝和满朝文武都表示“知道了”,然后,然后就让朝鲜使者耐心等待……

一连过了七八日,那朝鲜使者等得心急火燎,却迟迟得不到崇祯皇帝的召见……急火攻心之下,他竟然敲起了“登闻鼓”。。?‘c?om

这一下却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朝野上下再也不能当缩头乌龟了……

那“登闻鼓”乃是大明百姓鸣冤所用,原本作为外国使者是不能敲的。可是,朝鲜乃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定下的“不征之国”,为大明属国凡二百年,年年进贡,不敢有丝毫不敬,朝鲜子民也有如大明的百姓一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