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小说

青帝小说>大河湾滑雪场电话 > 第二部 新领地 10(第1页)

第二部 新领地 10(第1页)

从去雷蒙德和耶苇特家的那个晚上起,因达尔开始讲述他的故事,后来陆陆续续补充了一些新的内容。他开始讲故事的那天晚上,我第一次见到耶苇特。以后每次见到耶苇特,都发觉因达尔也和她在一起。这两个人的性格都让我犯难:我一个也吃不准。

在我的脑海里,耶苇特有固定的形象,这形象从未改变。不过后来在不同时段、不同光线、不同天气、和我们第一次见面大不相同的场合看到她,她的形象每次都有所不同,都让我惊讶。我不敢看她的脸——我开始迷上她了。

我眼中的因达尔也开始变化。他的个性也带有消解的特质。听了他讲述的故事,他在我眼中的形象变了,变得跟很多个星期前我在店里见到的那个因达尔大不一样。当时我从他的穿着上看到的是伦敦的气息,是人上人的感觉。我发觉他努力保持这种形象,但我没有想到,这形象是他为自己创造出来的。我还以为他处在一个无比精彩的世界中,所以才会养出如此不凡的风度。我还认为,倘若把我放进这样的世界,我也会养出这种风度。刚和他重逢的时候,有好多次,我都想对他说:“帮助我脱离这个地方吧。告诉我怎样才能变得和你一样。”

现在情况迥然不同。我再也不会艳羡他的风格或者说风度。我觉得这些东西是他仅有的资产。我对他产生了一种保护心态。从去耶苇特家的那天晚上起,我开始有这种感觉。那天晚上我升了,他降了,我们的角色颠倒过来。我不再把他看成我的向导,他成了需要别人牵着手引路的人。

我曾经羡慕他的社交成功,这成功的奥秘或许正在于他给人的感觉。他说过伦敦的人如何为他创造空间,而我和这些人一样,很愿意帮他摆脱身上的攻击性和忧郁——这些掩盖了他柔弱的一面,我知道他有这一面。我想保护他,保护他的风度、他的夸张、他的幻想,我不想让这一切受到伤害。不过,他不久就要离开,到别的地方履行教职,这让我感到忧伤。讲师——这就是我听了他的故事之后对他的认知。讲师这个角色的前途让他感到迷惘,正如他以前的角色。

在镇上,我只把他引荐给马赫什和舒芭夫妇。我想他只和这夫妇俩有些共同之处。但结果并不如意:双方都心生猜疑。在很多方面,他们三个人很像:都背叛了家庭,都看重自己的美,并把这种美作为表现自身尊严的最方便的形式。三个人都觉得对方和自己如出一辙,但双方(一方是马赫什和舒芭夫妇,一方是因达尔)都能嗅出对方的虚假。

有一天,我们到马赫什夫妇家去吃饭。这顿饭很丰盛,夫妇俩精心准备过:银器和铜器擦得雪亮;窗帘拉上了,挡住外面的强光;屋里的三脚落地灯照亮了墙上的波斯挂毯。舒芭问因达尔:“你做的事有钱赚吗?”因达尔回答说:“能混下去吧。”一出门,走在阳光下的红色尘土上,因达尔的怒火就发泄出来了。我们开着车前往领地,回他的家,路上因达尔说:“你的朋友根本不知道我是谁,不知道我做过的事。他们甚至不知道我去过什么地方。”他指的并不是他的旅行,而是指他们不能欣赏他经历过的那些磨难。“告诉他们我的价值是我自己定的。一年五千块,一万块,没有什么不可以。”

在领地的任期快结束的时候,他的情绪就像这样。他越来越容易发火,越来越容易陷入郁闷。但对我而言,即便在那些暴风骤雨的日子里,领地仍然是充满希望的地方。我多么希望那天晚上重新来过——琼·贝兹的歌曲营造出来的情调,地板上的台灯和非洲坐垫,让人想入非非的穿黑裤子的女人,还有在月光和行云之下前往急流边的漫步。我开始心生遐想,但我没有告诉因达尔。每次见到耶苇特,无论是在比较强烈的灯光下,还是在普通的日光下,她和我的记忆总是有很大不同,总是让我感到迷惑。

日子一天天过去,理工学院的学期终于到了结束的时候。一天下午,因达尔突然跑来道别,他似乎是那种不想把道别变得太缠绵的人,不想让我去送他。我觉得领地,还有领地的生活,从此对我关闭了。

费迪南也要走,去首都做实习官员。学期结束的时候,我送费迪南去乘坐汽船。河上的水葫芦依旧在不停地漂游:在叛乱时期,它们诉说着鲜血;在阳光炽热耀眼的下午,它们诉说着乏味的经历;在月光下,它们一片洁白,和某个夜晚的情调水乳交融。现在,这些淡紫色的花和鲜绿的枝叶诉说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汽船是头一天下午到的,后面拖着载人的驳船。扎贝思和她的独木舟没有跟着来,费迪南不想让她来。我对扎贝思解释说这只是因为费迪南感觉自己长大了,希望让人看到自己非常独立。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事实。首都之行对费迪南来说很重要,正因如此,他想低调处理。

费迪南一直自视甚高。这是他已然形成的对自己的态度的一部分,而这态度丝毫不让人感到意外。从独木舟到汽船上的一等舱,从森林里的村庄到理工学院,再到实习官员——他已经跨越了多少个世纪!他这一路也不容易,比如叛乱时期,他就曾想过逃避。但后来,他学会了接受自己和这个国家的各个方面,什么都不拒绝。他只知道自己的国家和它所提供的东西。国家给他提供的一切,他都想要当作自己应得的。这有点儿像自负,不过也可看成是一种轻松开放的心态。他在各种场合都能轻松自如;他接受所有处境;他到哪里都能保持自我。

送别的时候他给我的感觉正是这样。那天早上,我去领地接他,送他去码头。车子开出领地,看到越来越多的破烂房屋,中间东一片西一片的玉米地,四处流淌的污水,一堆堆细碎的垃圾,这种反差对我的刺激比对他大。和他在一起,想着他的自负,我选择对这一切视而不见。他却说起了这种反差,但没有指责,只是把它当成小镇的一部分。在领地,他和熟人道别时言谈举止就是一个实习官员的样子。坐上我的车,他又变得像个老朋友。到了码头大门口,他又成了非洲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快乐、耐心,完全融入了熙熙攘攘的集市环境之中。

Misceriqueprobatpopulosetfoederajungi。我已经很久没有去想这句话透露出来的虚荣了。在汽船停泊此处的日子里,刻着这些字的纪念碑周围成了集市,而纪念碑只是这集市风情的一部分。我们艰难地穿行于人群之中,身边跟着一位老人,他比我们两个人都虚弱,却要负责照应费迪南的箱子。

一盆又一盆的蛴螬,一篮又一篮捆绑着的母鸡。商贩或者买主有时候会拎着一只翅膀把鸡提起来,疼得它们咯咯乱叫。目光呆滞的山羊走在踩得光秃秃的、坑坑洼洼的地上,一路走一路找垃圾甚至是纸片吃;还有毛发湿漉漉的猴子,样子惨兮兮的,腰上紧紧地束着绳子,边走边吃花生、香蕉皮或者芒果皮,但吃得没滋没味的,仿佛知道自己不久也会成为盘中餐。

到处都是神色紧张的丛林来客。驳船的乘客们在辞别送行的亲朋好友,赶赴一个个偏远的村庄。照料固定摊位的坐商(有两三个就在纪念碑脚下),以及他们盒状的凳子、做饭用的石头、锅碗瓢盆、大小包裹,还有孩子。游逛者,残疾人,行乞者。还有官员。

如今的官员多如牛毛。汽船一到码头,这一带的大部分官员似乎都活跃了起来。这些官员不都穿着警察或军队制服,也不都是男性。总统为纪念他死去的母亲——他在演讲中称之为“非洲女性”——决定把尊重和荣耀奉献给尽可能多的女性,为此,他安排大量女性充当政府公职人员,有时候并未安排明确的职责。

费迪南、我还有搬运工一行三人在人群中颇为显眼(费迪南的个头比本地人高),所以一路上我们多次被拦住检查证件。有一次我们被一位妇女拦住。她身穿长长的非洲棉裙,身材矮小,如同那些在村庄的河道上撑着独木舟或者搬运货物的非洲女人。和她们一样,她的头上也没几根头发,像剃过一样,但脸长胖了,长圆了。她和我们说话的口气很粗鲁。她拿着费迪南的汽船票(一张是船票,一张是餐票)打量,明明拿反了,却像在认真看,还皱着眉头。

费迪南面无表情。她把票还回来的时候,他说:“谢谢你,公民。”他的口气没有嘲讽的味道,那女人紧锁的眉头松开了,露出了微笑。这一套例行公事的主要目的好像就是为了满足她想要得到尊重和被称为“公民”的愿望。官方现已正式宣布“先生”、“女士”、“伙计”这些称呼为非法,总统下令所有人以“公民”相称,男的是“男公民”,女的是“女公民”。他在演讲中经常两个词连用,听起来就像乐句。

我们在等候的人群中缓慢地朝着码头大门的方向行进。我们只有一直往前挪动,否则前面的人就不会让出地方。到了大门口,我们的搬运工似乎知道接下来要发生的事,他把行李放到地上,向我们要钱,起先要价很高,但很快就接受了我们的还价,拿了钱一溜烟跑了。这时大门却莫名其妙地关了,把我们挡在外面。士兵们看了看我们,然后把目光移到别处,不管我和费迪南怎么说好话都不行。我们就在那里站了半个多小时,紧贴着大门,听任烈日暴晒,忍受着难闻的汗臭味和烟熏菜的气味。然后,一个士兵又莫名其妙地把门打开,放我们进去,不过只让我和费迪南两个人进。费迪南有船票,我有码头出入证,但看他们的样子,就好像给我们帮了多大忙一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