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礼只此一个计划,更胜庞暖在这司礼位置上空磨十年啊。”
旁边庞暖称赞声未歇,一旁廉颇激动之余,直接站起身来,走到王离身前,屈膝就是一跪。
“廉颇将军。”王离看廉颇竟是直接跪在他面前,急忙起身过去扶。只是廉颇强按这力气,一头给王离叩了个头。
这个时代却是不兴跪礼,大丈夫拜天拜地拜父母拜师父,同等级之间不过躬身拱手,唯有奴隶与主人,平民与大王在重大时候才行此礼,廉颇却是直与王离跪拜。
“司礼,廉颇此礼不为其他,只代我大赵所有军士谢谢司礼,战场上人命从不值钱,但凡战争胜利,满朝上下只问有功,谁还能记住那些战死沙场的弟兄们呢,自古以来,从未有人如司礼这般还能记住他们。”
“司礼请放心,此事若是廉颇从未闻听也就算了,今日听见,定要将此事做成,而此陵园若建成,我廉颇不愿修那豪华陵寝,日后故去,宁愿住此陵园长埋地下。”
听着廉颇此语,王离用力将他搀起:“唯有军士们在外搏命厮杀,方有我大赵一方太平,有我等公卿大夫享受安逸,他们为保家卫国不牺舍命,此事实是王离应当做的。”
看着赵**方第一人廉颇如此,王离心道,慰灵碑和烈士陵园这在现代人已经开始不以为然的东西,可是在这个时代却是最顶尖的大杀器。
第二卷 寻秦篇之风起邯郸 第十三章 贺礼
求推荐!求订阅!
司礼府中,廉颇缓缓起身,好半天才平复激动的心情,回到原位,一旁的庞暖见廉颇如此激动,原本就对此事赞同,到现在更有深刻的认识。
“司礼,一个兵祭司礼就胜于庞暖在此空磨十年,庞暖倒是对司礼的其他计划越是感兴趣,不如就在此都说出来,今日司礼不说,庞暖怕是想着晚上都会睡不着啊。”
似乎是见刚才气氛稍稍有些沉重,庞暖笑了笑,如此说话,略微调节下气氛。
接下来王离便将脑子里一些成型与不成型的想法,诸如将此次大战有功的精锐部队都拉回来,由大王主持入城欢迎仪式,又有各国调停使者齐聚邯郸,大王对此有功部队进行检阅,来一次阅兵,宣扬大赵军威等等。
如此计划不一而足,说的两人连连点头认可,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也有两人补充。
而将这些计划说完,几人又对过一段时间赵燕和谈和各国使者过来调停的事情交换各自意见,这也是庞暖和廉颇今日与王离一同到司礼府的主要事情。
王离这个司礼所管辖的权力范围,先前说慰灵碑,那是祭祀范围,各种阅兵、入城仪式,这类但凡国家举办的大型活动宴会也是归于司礼负责。
除此之外,主要就是外交,日后燕国诸人过来和谈,主持和谈的就是他王离,而各国使者访邯郸,一应安排也当是他这个司礼府统一安排,如何调停,他也当是代表赵国出面。
如此在司礼府中一直呆到快到晚上时分,王离才自此处离开,回自家府邸。
夜色渐至,王离回到府中时远处天边太阳早就落山,只是折射的光辉还透过大气传过来,在西方的天空制造出一片淡金色的云霞。只是随着时间推移,这一线光辉最终不见。
回到府中的时候,王离正瞧着府邸大门正在换着牌匾,一块以篆字上书“太师府”的牌匾正被换下,另外一块全新的“司礼邸”正被人挂上去。
“赵光。”王离将在一旁指挥的管家召过来:“你们如何知道我已经是司礼了。这么快就制了块牌匾?”
“太师。哦,司礼大人,今天上午朝会结束之后,满朝公卿大夫都派了人送了礼物过来贺太师哦司礼大人的右迁之喜。”
“司礼大人。赵光可是马服君那时候就在这当管家的老人了,就是当年马服君在世时候都没瞧见整个邯郸公卿大夫们这样过来送礼的啊。”
赵光脸上满脸兴奋之色,又自怀中一掏摸,拿出一卷布帛来。
“司礼大人,这是邯郸诸卿以及各府大夫们送礼的礼单。赵光都一一清点记着,已经将礼物安排入库,请司礼大人查验。”
王离接过布帛,然后打开,这一卷布帛一拉开却是老长,整个礼单自右而左,每一竖行就是一位大夫的名字、职位和礼物数量,文字虽然写的不怎么好看,可是却是记录的极详细。
“四师大夫徐良恭贺大司礼右迁之喜。敬贺一千钱。”
“太乐大夫宗盛恭贺大司礼右迁之喜,贺上等布匹百匹。”
……
王离一排排看下去,果然是满朝上到相国、中到六卿及六卿之下的上大夫,下到最低的下大夫,不论文武皆是有礼物送过来。根据各自品级,礼物数量也是不等。
小者不过千钱,布匹百匹,大者连巴蜀上品蜀锦都有几百匹。各种明珠、黄金之类都不一而足,还有投他所好。各种百年人参、百年何首乌之类的药物成捆般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