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霞在鲸岛,做着苦力。鲸岛面积广大,呈现狭长状,分布这广袤的原始森林。
春霞和李博彦结婚的时候,李博彦就问她她家里的过往。那时候春霞就告诉他,她的“杜”姓,和汉人杜姓不同,而是林中百姓一个什么姓的,后来都简称“杜”。
林木中的百姓们早年在山林中以狩猎为生,住在桦树皮围制的营帐中,后来随着种地做工经商伐木的汉人迁入越来越多,一些林中百姓就慢慢和汉人融到一起去了。
春霞的父亲,早年在官办的学堂中学过,会识字,读过圣贤书,后来成了李丘在吉拉林设治厅伐木营农场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但是对于春霞的母亲,没有人和她提过,连春霞父亲也是讳莫如深,只是说“意外”。春霞虽然好奇,但是也不敢多问。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她自小就挑起生活的重担。嫁人的时候,他是幸福的,有了个可以托付终身的当家人,尤其这个当家人做了县令,多了比不菲的收入之后,春霞的脸上是有光的。
春霞其实羡慕那些建功立业的男人,他们可以用双手淘金,又可以横刀立马杀敌报国,还能以笔为刀书写春秋。
春霞是坚强的,她一个女人可以独自率领一支马队跑商帮,敢和土匪窝里的男人拼酒量,可以和达官显贵争理。甚至能忍受住一路艰苦的流放路。
而真正让她痛苦而意志消沉的,是李博彦和一个“矢韦公主”的花边消息,让她无比难受又痛苦。
她只能把自己沉浸在又苦又累的劳作中。
有天,她独自穿行在丰源县附近的森林小道中。她看看四周的环境,听说这里有野兽经常出没,不过她不怕,她还欢迎野兽把她当晚餐。
比起苦而累的劳作生活,最受不了的是旁人的指指点点,都是因为家人而受连累流放的苦命人,却因为自己的男人出了花边新闻而遭一些人的耻笑。
她现在还想着其中一个年长妇人的嘴脸:
“你老公扔下了你,娶了个公主,是不是嫌弃你这年老珠黄?哈哈哈……”
春霞没跟她废话,直接把她推倒在了土垄沟里,然后一屁股坐在那妇人的身躯上,几乎是盘腿坐在人家后背上,把浑身的力量都压在那人身上。
那人吃了一嘴的土,又差点断了呼吸,骨头虽然没断,但是也浑身疼。
没人上去帮那个妇人,也没人约束春霞,直到管事的来了,春霞才缓缓起来,而那人,差点昏厥。
现在是没人敢当面嘲弄她,但她却拦不住别人背后说闲话……
她就沉着个脸走在丰源附近的丛林中。
现在是夏秋之交林中成荫的绿树,在一阵小雨过后,显得更加的翠绿,和煦的海风吹在脸上、身上,让她的内心感到愉快,阴沉凝聚的脸呈现了稍稍放松的神态。
她放慢了自己的脚步,挎着他那柳条筐,好好欣赏着,体会着难得的美景。
几声清脆的口弦响,打破了林中的宁静。
春霞还好奇这几声清脆口弦的出处,只听这声音越来越近,然后一个个子很高,但脸上还未褪去稚嫩的大男孩子站到他的面前,把他吓一跳。
这个男孩子穿着比较原始样式的服装,应该用褪了毛的兽皮或者鱼皮做成,披散着头发,围着脑门扎着绳子,皮肤黝黑。
春霞还没从这个男孩的惊吓中缓过来神,那个男孩先开口了,不过那个男孩讲话,春霞竟然听懂了。作为林中百姓的后代,自己的民族语言是能讲的,但是后来讲得少了,尤其他们搬了家之后。这个男孩讲的内容,虽然不敢确定,但是她能听个大概。
男孩似乎问:“你去哪儿,干什么去?”
杜春霞用她自己的语言回答:“丰源,进城。”
男孩问:“你能听懂我讲的?”
春霞答:“大概吧。”
男孩开心坏了,接下来就是告诉她,他们家住在附近的森林里,这小道上来来回回的人没人能听得懂他们讲什么,今天真的是缘分。
男孩儿热情地把他拉回了家。
春霞看到他们家住在比较简陋树皮兽皮围成的帐篷中,男孩和他的奶奶还有父母住在一起。
很巧的是,那家人新打的猎物,正好招待客人。春霞手巧,就着简陋的条件,帮着人家女主人做饭。语言相通赢得了这家人的好感,也拉进了和这家人的距离。
和他们聊天的时候,春霞了解到这家人姓杜拉肯,男孩子的名字叫博斯太。春霞理解这个词好像是“熊掌”的意思。跟那家人一讲他们笑了。
“就是——熊,我希望我们家的孩子像熊一样强壮。”
春霞难得没像这样开心过了。他们从中午聊到快傍晚,春霞必须要回家了,就婉言谢绝人家留她住宿的好意。那家人见留不住,于是让博斯太送他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