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津心中犹豫不决,不知是否该去探望一下先生。正不知如何回答,几个官差从城门走过,云津心中一惊,想起了自己仍是戴罪之身,若去找了先生,一旦被人认出,定会连累先生。于是对那学生道:“这几天我还有些事,等过些日子,我再去看望先生。”
那几个学生便转身走了。云津两人进了城,找了一家饭馆吃饭。
吃饭间,店小二找话道:“客官看着面生,不是本地人吧?”
云津道:“我也是本地人,只是这些年都在外地漂泊,好久没回来而已。”
店小二道:“原来也是老乡,客官是从北方来的?”
云津笑道:“不错,你是不是见我穿的衣服太厚,就猜我是北方来的?”
店小二嘿嘿一笑,没有说话。
云津叹道:“我来的时候河上还结着一尺厚的冰,现在已经是夏天了。”
店小二奇道:“哪能结那么厚的冰?客官是京城来的?”
云津道:“我是从关外来的。”
店小二惊道:“关外不是在打仗吗?我听人说是和什么女真人打仗,还打输了。”
云津还未说话,身后另一桌上的一人抢道:“是建州女真。”云津一回头,见角落里一个青衣书生正在喝酒。
“李文清!”云津不禁脱口而出。
几年不见,李文清也已经发了福,脸也圆了许多,还留了胡须,若不是他开口说话,云津根本不会注意他。
此时李文清也正抬头疑惑地看着书津,问道:“兄台认得在下?”
云津见他没认出自己,松了口气,骗他道:“几年前县学放榜之时,在下曾跟李公子有过一面之缘,只是当时人多嘈杂,所以未能引见。”
李文清想了想,怪道:“我怎么不记得你?”
云津道:“兄台当日榜上有名,风光无比,怎么会注意到区区在下。”
李文清喝着酒,自嘲道:“什么风光无比,到头来有什么用。”
云津看他失落样子,猜想到他可能是乡试不顺,正想着如何开导他,李文清竟站了起来,丢下一把钱便走出门去,走时一瘸一拐,像是腿上有伤。
店小二去收拾桌子,云津问他道:“李公子是不是乡试不顺?”
“哪儿啊?”店小二靠近云津,小声道:“李公子他是前些日子受了气,这几天心情不好。”
云津怪道:“李家也是大户,谁会让他受气?”
店小二笑道:“李公子这人好打抱不平。前几天在药房门口有几个痞子调戏一个大姑娘,被李公子撞见,就跟那几人打了起来,李公子还崴了脚。最后他们几个人全被官差抓走,每人还打了几板子。我听人说,李公子回到家,又被他爹臭骂了一顿。这不,跟家里人置气,这几天了,都没回家吃饭。”
云津笑道:“原来是这样。”心道:李文清果然还是李文清,一点没变。
正吃着饭,门外街上传来几声轻咳声,云津抬头一看,一个女子正抱着几包药,缓缓地从门前走过。这女子衣着朴素,脸上蒙着丝巾,不时还掩嘴轻咳。
店小二见那女子走过,对云津悄声道:“就是她,前几日抓药回来,遇见几个痞子。那几个痞子调戏她时正好被李公子撞见。”
云津点了点头,并没在意。那店小二却忽然神秘地问云津道:“客官知不知道这女的是谁?”
云津道:“这我怎么知道?”
店小二一脸神秘,小声道:“客官有没有听说过,此地七年前出过一个采花贼。听说那个采花贼还是个读书的秀才。”
云津顿时没了笑意,摇头道:“不知道。”接着埋头继续吃饭。
店小二却意犹未尽,指了指门外,悄声道:“那采花贼采的花就她。”
“什么?”云津一惊,猛然抬起了头。
店小二见云津有了兴致,颇有些神采飞杨,得意道:“那女的是胡家的丫环,当年被采花贼抓住,失了身,听说那时候才十二岁。”
云津心中激动,握紧了拳头,但脸上仍然平静,问小二道:“那她现在怎么样?还在胡家当丫环吗?”
店小二道:“你说这姑娘?你想啊,失了身,胡家人还会要她?不过胡老爷是个善人,给了她一套小院,每年还给些银两,让她自已生活。听说胡家这几年还四处给她说婆家,可你想,这么个破鞋,谁会要她?可这姑娘偏偏眼界还高,一般人还不愿意嫁。就这么耽误到现在,除了一帮流氓痞子天天在她门口转悠,也没人跟她来住。李公子为了她跟人打一架,回到家还被李老爷骂了一顿。哎!客官,您不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