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需开枪,装弹,再开枪,再装弹。他们成百地倒下。我们不需要瞄准,朝着他们就射。
——德国机关枪手
如果可以纯粹依靠兵力优势和炮火优势赢得西线的战争,索姆河战役就应该是西线的最后一仗。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兵力优势远远超过德国人。英法的炮火也比德国人的猛烈,有制空权,英国兵和法国兵拥有现代工业经济所能提供的所有手段。
索姆河战役是1915年底提出的,当时英、法、俄、意决定在欧洲战场所有前线发动一系列进攻,索姆河战役是其中之一。但是,索姆河战役的展开却是个漫长的过程。整个1916年上半年都用来准备大量的武器弹药、运送基钦纳在1914年征募的新兵到欧洲战场、修建阵地工事(新道路、新铁路、新通信线路),因为英法只有这样做准备,才有机会彻底制伏敌人,将僵局迅速转化为全面彻底的胜利。
根据原计划,索姆河战役担任主攻的是法军,霞飞的40个师充当主力,英国起辅助作用。但是,1916年上半年发生了许多战场剧变——先是凡尔登战役,后来是那拉奇湖战役,最后是康拉德进攻意大利、布鲁西洛夫攻打加利西亚。这些剧变改变了各国的兵力部署。凡尔登战事越拖越长,绝大部分法国部队都遭受到了法金汉设计的屠杀机器的摧残。随着被德军重创的部队变得越来越多,霞飞逐渐发现已经无力集结起他曾承诺的兵力的一半。那拉奇湖战役导致俄军中部战区、北部战区的指挥官处于意志崩溃状态;康拉德的特伦蒂诺战役使得意大利无法开展夏季攻势;布鲁西洛夫的进攻使俄军南部战区处于无力再战的状态。
只有英军处于完好状态。在协约国的所有指挥官中,唯有黑格感觉到还没有打仗似的。虽说黑格在这段时间没有打仗,但他并没有闲着。他在1916年上半年做了两件事:其一,他准备在佛兰德斯发动攻击,他计划与皇家海军一起夺取比利时的海峡港口;其二,他准备参加霞飞策划的索姆河战役(他原来不愿意参加)。被称为“基钦纳军”的英国部队抵达欧洲大陆,他们轮流着做两件事,其一是在安静的前线巡逻,其二是在模拟敌人战壕上进行攻击训练。6月,黑格在索姆河前线已经有50万兵力。运来许多新火炮,炮弹堆积得像山一样高,有些炮弹来自美国,还有一些炮弹由劳合·乔治的军需部制造。与大炮和炮弹一起运来的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现代战争的配套设备。电话线有700英里(约1125公里)长,为了防止德国人破坏电话线全都埋进了地下。120英里(约195公里)长的输水管向部队供水。由185架飞机组成的10个空军中队也组建好了,不仅用来对付德国新型福克战机(其性能有突变),还用于为英国炮兵做空中侦察。隧道掘进机用来在德军战线地下挖洞,安放炸药。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施工的效率之高出乎人们的预料。黑格是所有这些作战准备工作的总负责人。
黑格还需要负责制订进攻计划。然而,计划工作最容易产生矛盾。黑格在夏季来临时有18个师在索姆河前线,其中的三分之二用于组成一个新的第四集团军,由自大战开始就参战的亨利·罗林森将军指挥。罗林森出身步兵,是索姆河前线将领中唯一出身不是骑兵的人,他与黑格在如何打索姆河这一场战役上有极为不同的看法。黑格想要来个突破战。他相信自己的大炮不仅能削弱还能摧毁德军防线。他还相信英国步兵能在几乎不受阻碍的情况下突破德军防线,在步兵清除了前进道路后,数万英国骑兵就能冲人开阔的田野,向北偏转,将德军的整个防御体系打乱。
罗林森与黑格不同,他实际上很像法金汉。罗林森总结了西线一年半的僵局,结论是西线突破不可能,企图突破只能带来没有必要的痛苦损失。他选择消耗战,就是要少征服土地(索姆河前线实际上没有战略地位重要的目标),尽可能多地杀伤德国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偏向采用“咬住不放(biteandhold)”策略,这个策略其实就是法金汉发动凡尔登战役的初衷。这个策略需要为每次进攻设定非常有限的目标,只需占领能引发敌人发动反攻的阵地即可,然后用炮火消灭敌人的进攻部队。罗林森与黑格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仗都打起来了,他俩仍然不清楚这个战役要干什么、怎么干。
虽说第四集团军的士兵渴望参加战斗,但是对战争的了解程度不多,因为他们刚结束为期18个月的训练。黑格不觉得他们缺少战斗经验有什么不妥。在这方面,他有些像凡尔登战役开始时的法金汉。黑格手中有1500门大炮,在18英里(约30公里)长的英国远征军的战线上,每17码(约15米)就有一门大炮。英军和法军加起来共有大炮:轻型1655门、中型933门、重型393门。德军有大炮:轻型454门、中型372门、重型18门。黑格的自信心很高,他相信,在英国步兵爬出战壕之前,英军的猛烈炮火就能把德国防线打得瘫痪。他的这种自信自上而下传递着。“你们不用拿步枪,拄着拐杖就行了,”一名下级军官告诉他的士兵,“当你们到达赛普韦(村庄名,第一天的攻击目标)的时候,你们肯定会发现那里的德国人都死了。连一只活老鼠都没有。”
进攻计划详细到每一分钟。按照计划,战斗打响一小时后,各部队应该占领的地点有规定,到一天战斗结束时,各部队应该占领的地点也有规定。由于凡尔登的紧急情况,黑格不得不削减做计划的时间,但是他还是找到足够的时间细化计划到他所希望的程度。他根本没有考虑机关枪对战役进程的影响,也没有考虑骑兵如何对付机关枪,他把机关枪简单地说成是一种“被过高估计的武器”。6月24日,当法国总理白里安来乞求他的帮助时,黑格已经基本准备就绪,于是他下令炮兵进行弹幕轰击。
在索姆河北岸,驻扎着费迪南德·福煦的军团,隶属于法军北方集团军,福煦的南面毗邻罗林森的英国部队,其他5个法国军团沿着索姆河向北并列展开。法军的大炮比英军强大,特别是重型大炮,这种武器在大战开始的时候法国是比较缺乏的。法国人的任务是保持攻击姿态,使德国无法调动后备部队去阻止罗林森的进攻。
在即将发动攻击的英法军队的对面,是有严重战斗减员的德国第二集团军,指挥官是弗里茨·冯·比洛(FritzvonBelow)将军,他一共有7个师防守整个战线,5个在河的北岸,2个在南岸。由于兵力较少,所有部队都上了前线,这是一种危险的布置,但是比洛别无选择,因为英、法的兵力优势太大了。与法军对阵的德国防线特别薄弱,这是法金汉的意思,他相信凡尔登已经让法军无法在凡尔登之外任何地方发动进攻,因而命令比洛在法军对面布置较少部队。但是,德军把准备工作进行得极好,这都是法金汉的功劳,他命令德军不仅要挖战壕,而且还要做许多额外的工作。德军的防御工事是工程杰作,据点之间相互保护,被敌人攻克的地点,能立刻被隔离开,从而变得孤立无援。在前沿战壕的后面、地下30英尺(约9米)的深处,德国人建造出了一座地下城市,有一长串用钢筋水泥加固的暗室和走廊。在这座人造蜂窝里,有电灯,有自来水,有通风设备,除了最猛烈的炮火轰击之外,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带来损害。在地面上,有一条大约5英里深的防御带,由三道战壕组成(有些地段有更多条战壕),虽然黑格的弹幕轰击逐渐地将这些地面防御工事击碎,但是这条防御带在战斗中仍然还能发挥作用。
按照黑格的作战计划,弹幕轰击需要进行5天。但是,从6月26日,天开始下雨,一直持续到6月28日,所以进攻时间只好顺延2天等待湿地变干。由于害怕弹药库存过低,弹幕轰击的强度有所降低。不过,弹幕轰击震撼力还是明显的。7月1日,在步兵站起来准备出击时,已经有150万发炮弹倾泻到德军防线上,仅在步兵进攻的早晨就炮击了20万发炮弹。平均每一平方码的土地落下1吨的弹药,其摧毁士气的效果与过去四个月凡尔登双方曾经历过的一样。“我能活到明天吗?”比洛的一名士兵在日记中写道,“难道我们还没有受够这惊人的恐怖?这地狱的交响乐已经持续了五天五夜。人的脑袋就像疯了一样;舌头顶住上颌。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无法睡觉。与外界的联络都切断了。家里没有消息传来,我们也送不出消息给亲人。他们肯定很焦急。还要熬多长时间?”
英国兵和法国兵很高兴,因为他们想到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活着逃出这炮火的地狱。的确,德国人受到了伤害,而且损失非常严重,大约7000人死于炮火之下,许多大炮被摧毁。对那些生存下来的德国兵来说,曾经安全的地下城市变成恐怖的城市,他们只能畏缩在黑暗中等死,连埋葬身边死尸的勇气都没有。有大约1万德国士兵活下来了,他们中的大部分面对英军阵地。不知何故,这些士兵还保持着理智,用潜望镜观察对面阵地的动静。他们的大炮也是隐蔽着的。几周前,德国炮手已经把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战壕及其可能的进攻路线放入射程之中。炮手们也进入地下,他们的大炮隐蔽在树林里,覆盖着伪装。一声不发的德国大炮似乎表明它们已经被摧毁。
进攻开始了,这是一场无法令人不吃惊的战斗。战场很开阔,到处是蜿蜒起伏的农田。虽然四处都有树林点缀,但是双方前沿阵地却没有,视线非常开阔,没有障碍。6月30日下午,被挑选出来引领进攻的英国部队集聚在他们守候的村庄外,开始向阵地前沿走来。道路上都是英国兵,德国的观察哨看到了他们。大队的骑兵也跟上来了。不需要拿破仑的智慧,普通人也能看出这些现象背后的意义。这个夜晚对德国人来说特别痛苦,他们知道伟大的时刻就要到来了。
北欧仲夏的夜晚很短,在7月的皮卡第(Picardy),早晨5点钟天就朦胧发白了。这个地区黎明有雾。黑格本可以在刚有晨曦时就开始进攻;如果他真的那么做了,他的部队就可以跨越阵地之间的无人区而不被发现。但是,法国人要求晚一些开始,黑格同意了。早晨6点25分,像往常一样,早晨的休战状态结束了,炮击开始。英军建立如此的常规,就是为了吸引德军养成一种思维习惯相信7月1日就跟往昔日子一样。但是,考虑到昨天晚上看到的情况,德国人很可能不会按英国人的方式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