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墨西哥国内的反美情绪再次露头。
当时,利用北马里亚纳群岛的管辖权问题,帝国在宣传上做了很大的文章,给全世界的印象是,帝国准备将这座主要由帝国殖民者后裔控制的群岛转交给同样是帝国殖民者后裔的墨西哥,结果因为美国坚决反对,所以才没有能够成为事实。
当然,一点点的反美情绪根本没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只是,这却为后来的事情埋下了伏笔。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墨西哥总统数度准备参战,以便在战后获得更多的利益。墨西哥没有能够在一战之后瓜分到战利品,一个很大因素就是因为墨西哥没有加入协约国集团,没有直接派兵参战。
因为国内的严重反美情绪,所以墨西哥总统一直没有能够做出参战的决定。
等到美国需要墨西哥参战的时候,美国已经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即便墨西哥那位王聪总督后裔的总统很想参战,也绝不会加入协约国集团,而是要想方设法的加入同盟国集团,因为加入必定战败的一方,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巨大的坏处。
只是,在美国的控制之下,墨西哥总统并不是墨西哥的真正统治者。
后来,随着阿根廷等美洲国家以同盟国成员国的身份参战,墨西哥国内的反美呼声再次高涨。在七十六年(44年)间,墨西哥各地就爆发了上千起针对美国的暴力事件,导致数百名美国人遇害。
为了稳定墨西哥,美国不但在美墨边境地区集结了数十万大军,还将驻墨美军从一万五千人增加到了三万五千人,并且开始在墨西哥北部地区,也就是美国人集中的地区进行武装巡逻,以确保在墨美国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只是,美国的高压政策并没有起到正面作用。
到七十八年(46年)上半年的时候,墨西哥国内的局势已经非常危急了。
当时,墨西哥南部地区出现了数十支反政府武装力量,其中规模最大的“墨西哥解放阵线”拥有上万名游击队员,且纪律严明,作风硬朗,作战素质甚至在墨西哥正规军之上。另外,在墨西哥中部地区,也就是墨西哥人口最密集的地区,还接连爆发了数百起针对政府官员,以及美国机构的暴力袭击事件。
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果墨西哥总统还不采取措施,其政权肯定会土崩瓦解。
到了这一步,墨西哥总统要想留在总统的宝座上,就必须果断的,且坚决的采取措施,要么镇压国内的反动武装力量,要么就向美国开战,与反政府武装力量同仇敌忾,建立相互信任与相互支持的政治互信。
也就在这个时候,帝国公开表态,欢迎一切反美力量加入同盟国集团。
毫无疑问,这就是对墨西哥总统的最后通牒。如果墨西哥还不向美宣战,帝国就将承认墨西哥的反政府力量,而不是承认现在的墨西哥政权。那么,等到战争结束之后,墨西哥政坛上将迎来一场血雨腥风。
几乎同时,帝国陆军在墨西哥进行了积极活动。
在帝国的威逼利诱之下,墨西哥总统最终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随着墨西哥向美宣战,美国构筑的本土防线彻底土崩瓦解。
五月十一日,墨西哥政府与六支主要的反政府武装力量达成了停火协议,在总统保证将于战后举行全民大选,组建一个符合所有墨西哥人民利益的联合政府之后,反政府武装力量接受政府的改编,成为了正规军事力量。
同日,帝国陆军第一支赴墨军团到达墨西哥西北部的瓜伊马斯港。
到此,已经沉默了一年多的帝国陆军终于再次冲到了战争的前沿地带。
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三十七章 … 关键砝码
很多人都认为,墨西哥倒戈,是压死美国这头骆驼的最后一要稻草。
在接下来的五天之内,中美洲与加勒比海地区的十多个小国,以及南美洲地区的乌拉巴拉圭等国都先后宣布加入同盟国集团,并且向美国宣战。当时,除了巴西仍然保持中立之外,整个西半球就只剩下协约国集团成功员国的殖民地与海外领地,或者海外属地还没有加入战争了。
到此时,世界上没有参加战争的国家已经是寥寥无几了。
当时,同盟国集团已经拥有三十二个成员国(当时全世界总共就只有不到五十个国家,除掉协约国集团已经战败的成员国之外,只有大概四十来个独立国家),而协约国集团就只剩下了美国、加拿大与澳大利亚(后二者名义上分别是英国与美国的海外属地,实际上都具有一定的主权国性质)。
加拿大虽然国土广袤,资源丰富,但是人口稀少,根本算不上大国。
澳大利亚隔着千山万水,且